世界上最古老的樂器?
你好,我想知道世界上最古老的樂器,在線<愛尬聊_百科大全>等。。
安大為 2021-04-25 23:46 笙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樂器。 笙是我國古老的簧管樂器,歷史悠久,能奏和聲。它以簧、管配合振動發音,簧片能在簧框中自由振動,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樂器。 遠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我國就已有了笙的雛型。在出土的殷(公元前1401~前1122)墟甲骨文中有“和”的記載?!昂汀奔词呛笫佬◇系那吧??!稜栄拧め寴贰酚涊d:“大笙謂之巢,小者謂之和。” 在我國古代樂器分類中,笙為匏類樂器?!对娊洝返摹缎⊙?鹿鳴》寫道:“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將”,可見笙在當時已經很流行了。 從戰國到漢代的文獻中,共同記載著笙和竽兩種同類樂器?!吨芏Y·春官》中有;“笙師,……掌教歙竽、笙、塤、籥、簫、篪、篴、管。”“笙”為官名,其職務是總管教習吹竽和笙等樂器。竽和笙的區別是:笙體小、簧少;竽體大、簧多。二者早期都是用嵌簧的編管插入葫蘆內,并以葫蘆作為共鳴體,故一些文獻認為竽就是不同形制的竽,如《呂氏春秋. 仲夏紀》高繡注:“竽,笙之大者”。春秋戰國時期,笙竽是重要的吹奏樂器。竽還一度在宮廷、貴族或市民中廣泛地流行。 東漢時期的《說文解字》記載竽為36簧。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中出土了一支竽,26管,并設有折疊管,用于產生低音,簧是用銅片制成的。從出土的西漢百戲陶俑和東漢石刻百戲畫像中,也可看出竽在百戲樂隊中占有重要地位。 隋唐時期竽還存在,但在九、十部樂中已不用,而笙在隋九部樂和唐十部樂中的清樂、西涼樂、高麗樂、龜茲樂中均被采用。唐代涌現出許多演奏笙的名家,他們的技藝都達到了較高的水平。唐代不少詩人還為笙寫下了詩作?!?/p> 到了宋代,竽則消聲匿跡,在教坊十三部中,只有笙色而無竽色。 過去的笙,音域不廣,一般只用于合奏或伴奏,很少用于獨奏。在演奏樂曲遇到音不夠時,常借音吹奏。如今,改革后的笙已成為具有豐富表現力的獨奏樂器,既能演奏雄健有力的曲調,也能奏出優美抒情的旋律,代表曲有《孔雀開屏》、
李俊 2021-04-25 23:47 磬昆曲骨哨
張志鵬 2021-04-25 23:52 塤,和簫笛的原型骨笛,都有考古實物,出土過距今7000多年前的古塤。還有,賈湖骨笛是迄今為止中國考古發現的最古老的樂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樂器。注意,這個骨笛是最早的,沒有之一。【名稱】賈湖骨笛【又名】賈湖骨管【類別】吹奏樂器【尺寸】長22.7厘米【年代】 新石器時代·裴李崗文化前期(距今9000年前,約為公元前7000年)【文物原屬】1987年河南省舞陽縣 賈湖遺址出土【文物現狀】現藏河南省文物考古所藏在我們華夏國九千年前噢!快到一萬年前了。該骨笛是用鶴類 尺骨管制成。磨制精細,7孔。在第六孔與第七孔之間有一小孔,經測音可以發兩變音,應為調整第七孔發音而鉆的調音孔。值得注意的是,該墓出土有兩件形制相似的骨笛。據測音研究,它們是一雌一雄,印證了中國自古雌雄笛的傳統。此笛經試奏,證明是一種豎吹骨笛,也是后世豎笛或洞簫類樂器的祖型。當時的人們利用此笛吹奏出有節奏的音符,以此表達對生活的感受和對神靈的尊敬;現代音樂家們使用此笛仍能吹奏五聲階的曲子《小白菜》。
邵微 2021-04-25 23:59 http://www.uliao.com/rwe-70028/由Eberhard-Karls-Universitaet Tuebingen(蒂賓根大學)考古學家Nicholas Conard 和他的考古團隊去年9月在德國南部阿赫谷中的“Hohle Fels”山洞里出土一件大約3.5萬年前的骨笛,它是人類迄今發現年代最為久遠的樂器。 這支骨笛由禿鷲中空翅骨制成,長約22厘米,直徑2.2厘米,上面有V 字形吹孔和多個音孔。骨哨是在中國浙江余杭的河姆渡遺址中被發現的,據考證,這種樂器大約出現在新石器時代,是目前世界上有據可查的最古老的樂器。古哨用鳥類,禽類的肢骨中段制成,長6~10厘米不等,直徑約為1厘米,中間鏤空,哨器略有孤度。
趙偉 2021-04-26 00:01 賈湖遺址共發掘出三十余支骨笛同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發現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管樂器。賈湖骨笛有二孔、五孔、六孔、七孔和八孔笛,長度大約都在17.3--24.6cm,直徑在0.9--1.72cm間,其制作材料系用鶴的尺骨制作而成,制作規范,形制固定。經中央民族樂團黃翔鵬等音樂家對其中一支七孔笛測試,知其已具七聲音階,并能完整吹奏現代樂曲。它把人類音樂史向前推進了3000多年。
李偉 2021-04-26 00:04 陶塤是漢族最原始的吹奏樂器之一,大多由泥土制成。據考古學家考證,塤產生于史前時代,距今上限7000年。
安大為 2021-04-25 23:46 笙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樂器。 笙是我國古老的簧管樂器,歷史悠久,能奏和聲。它以簧、管配合振動發音,簧片能在簧框中自由振動,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樂器。 遠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我國就已有了笙的雛型。在出土的殷(公元前1401~前1122)墟甲骨文中有“和”的記載?!昂汀奔词呛笫佬◇系那吧??!稜栄拧め寴贰酚涊d:“大笙謂之巢,小者謂之和。” 在我國古代樂器分類中,笙為匏類樂器?!对娊洝返摹缎⊙?鹿鳴》寫道:“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將”,可見笙在當時已經很流行了。 從戰國到漢代的文獻中,共同記載著笙和竽兩種同類樂器?!吨芏Y·春官》中有;“笙師,……掌教歙竽、笙、塤、籥、簫、篪、篴、管。”“笙”為官名,其職務是總管教習吹竽和笙等樂器。竽和笙的區別是:笙體小、簧少;竽體大、簧多。二者早期都是用嵌簧的編管插入葫蘆內,并以葫蘆作為共鳴體,故一些文獻認為竽就是不同形制的竽,如《呂氏春秋. 仲夏紀》高繡注:“竽,笙之大者”。春秋戰國時期,笙竽是重要的吹奏樂器。竽還一度在宮廷、貴族或市民中廣泛地流行。 東漢時期的《說文解字》記載竽為36簧。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中出土了一支竽,26管,并設有折疊管,用于產生低音,簧是用銅片制成的。從出土的西漢百戲陶俑和東漢石刻百戲畫像中,也可看出竽在百戲樂隊中占有重要地位。 隋唐時期竽還存在,但在九、十部樂中已不用,而笙在隋九部樂和唐十部樂中的清樂、西涼樂、高麗樂、龜茲樂中均被采用。唐代涌現出許多演奏笙的名家,他們的技藝都達到了較高的水平。唐代不少詩人還為笙寫下了詩作?!?/p> 到了宋代,竽則消聲匿跡,在教坊十三部中,只有笙色而無竽色。 過去的笙,音域不廣,一般只用于合奏或伴奏,很少用于獨奏。在演奏樂曲遇到音不夠時,常借音吹奏。如今,改革后的笙已成為具有豐富表現力的獨奏樂器,既能演奏雄健有力的曲調,也能奏出優美抒情的旋律,代表曲有《孔雀開屏》、
李俊 2021-04-25 23:47 磬昆曲骨哨
張志鵬 2021-04-25 23:52 塤,和簫笛的原型骨笛,都有考古實物,出土過距今7000多年前的古塤。還有,賈湖骨笛是迄今為止中國考古發現的最古老的樂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樂器。注意,這個骨笛是最早的,沒有之一。【名稱】賈湖骨笛【又名】賈湖骨管【類別】吹奏樂器【尺寸】長22.7厘米【年代】 新石器時代·裴李崗文化前期(距今9000年前,約為公元前7000年)【文物原屬】1987年河南省舞陽縣 賈湖遺址出土【文物現狀】現藏河南省文物考古所藏在我們華夏國九千年前噢!快到一萬年前了。該骨笛是用鶴類 尺骨管制成。磨制精細,7孔。在第六孔與第七孔之間有一小孔,經測音可以發兩變音,應為調整第七孔發音而鉆的調音孔。值得注意的是,該墓出土有兩件形制相似的骨笛。據測音研究,它們是一雌一雄,印證了中國自古雌雄笛的傳統。此笛經試奏,證明是一種豎吹骨笛,也是后世豎笛或洞簫類樂器的祖型。當時的人們利用此笛吹奏出有節奏的音符,以此表達對生活的感受和對神靈的尊敬;現代音樂家們使用此笛仍能吹奏五聲階的曲子《小白菜》。
邵微 2021-04-25 23:59 http://www.uliao.com/rwe-70028/由Eberhard-Karls-Universitaet Tuebingen(蒂賓根大學)考古學家Nicholas Conard 和他的考古團隊去年9月在德國南部阿赫谷中的“Hohle Fels”山洞里出土一件大約3.5萬年前的骨笛,它是人類迄今發現年代最為久遠的樂器。 這支骨笛由禿鷲中空翅骨制成,長約22厘米,直徑2.2厘米,上面有V 字形吹孔和多個音孔。骨哨是在中國浙江余杭的河姆渡遺址中被發現的,據考證,這種樂器大約出現在新石器時代,是目前世界上有據可查的最古老的樂器。古哨用鳥類,禽類的肢骨中段制成,長6~10厘米不等,直徑約為1厘米,中間鏤空,哨器略有孤度。
趙偉 2021-04-26 00:01 賈湖遺址共發掘出三十余支骨笛同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發現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管樂器。賈湖骨笛有二孔、五孔、六孔、七孔和八孔笛,長度大約都在17.3--24.6cm,直徑在0.9--1.72cm間,其制作材料系用鶴的尺骨制作而成,制作規范,形制固定。經中央民族樂團黃翔鵬等音樂家對其中一支七孔笛測試,知其已具七聲音階,并能完整吹奏現代樂曲。它把人類音樂史向前推進了3000多年。
李偉 2021-04-26 00:04 陶塤是漢族最原始的吹奏樂器之一,大多由泥土制成。據考古學家考證,塤產生于史前時代,距今上限700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