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歷是什么??
眾所周是,我們的日歷有陰歷和陽歷兩個日期,那么陽歷是什么呢?說陽歷就不得不說陰歷,陰陽兩歷法,想必困惑過不少小伙伴吧。今天就來看看吧。
陽歷就是太陽歷,根據太陽公轉的運動周期為基礎制定的歷法。
陽歷是只顧及了太陽的運行規律,使用陽歷,可以非常清晰地看見四季變化,冷暖交替,但在陽歷的日期計算里,沒有月亮圓、缺或者新月交替的變化。
現在世界通用的公歷紀年法就是陽歷的一種,陽歷紀年也分為平年和閏年,平年365天,閏年366天,每四年輪一次閏年。
我國的陽歷包括干支歷、十二氣歷、天歷以及彝族太陽歷,這都屬于以記錄太陽運轉變化為基礎的歷法,不涉及月亮的變化規律。
干支歷早在商代的時候就已經出現并使用,春秋戰國時期已采用十二干支紀月,后來又用這個方法記時辰,西漢時期這個方法也被采用。十二氣歷由北宋科學家、政治家沈括創作,把二十四個節氣的定年法做<愛尬聊_生活百科>為一年的標準,不管月亮的圓缺而只管時令節氣。彝族太陽歷是將一年分為10個月,每月以鼠日為一個月起頭,然后根據12屬相循環3次,豬日為月末,這樣每個月是36天,一年為360天。
現在世界通用的公歷紀年法可以說是陽歷的一種,也是根據太陽公轉的運動周期為基礎制定的歷法。
該文章來源于吾愛知道網,歡迎大家分享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