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大數據支持,這些基因檢測小公司怎么保證解讀的正確?真的很納悶?
基因檢測,群魔亂舞的時代,無數小作坊式的基因檢測公司陸續冒出,沒有大數據支持,這些小公司怎么保證解讀的正確?真的很納悶,怎么<愛尬聊_健康養生>看待這些小公司?有什么建議?
M26****1138 2021-05-13 16:23
大數據的路還很遠,基因預測疾病還只是很初級的階段,跟公司大小無關。
我想亂來 2021-05-13 16:25
有那么多的科研結果。
而且看怎么定義小公司啊,現在大部分生物技術的企業都不大啊。在中國連規模以上企業都算不上~
M43****381 2021-05-13 16:35
樓主一個問題暴露智商呀。。。。捉急
第一、親,所謂的大數據是什么?生物大數據?行為大數據?別人提大數據你也跟著站隊說大數據,你自己搞清楚了嗎?這些大數據能給你有什么用呢?恐怕你自己都不知道這些大數據真正解決你什么問題吧!!!
第二、基因檢測行業,從基因芯片到測序無不是一個公開的秘密,基礎的差異、通路、功能、共表達,無非就是這些。關鍵是你自己對自己方向課題的理解的深度,他們提供給你的只是如何去解決得到你要這類數據或者結果的方法和途徑,本生他們科研能力也都放在如何更好的去幫助你獲得這類信息或者是準確的獲得,不會NB逼到你給想法,最后發表的時候你就敲上第一作者的大名的地步。
第三、樓主定義的大公司和小公司是什么樣子的?谷歌投資的七橋整個信息服務團隊只有20人,光常青藤學校就占了一半其,其中包含了生物信息學、數學、計算機學你說他是小還是大?華大這么大規模我覺得在數據分析上還不如這個20人的美國公司呢?樓主這怎么解釋。。。
第四、樓主看臉不看能力的行為實在無語。
Aquarius 2021-05-13 16:35
數據不在大,在于對預測問題的足夠的支持,要精準。
公司不在大,在于對市場前景的足夠的潛質,要活力。
_CFT01****00199 2021-05-13 16:38
我覺得吧,這個不在乎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而在于“誠意”。目前的風險評估主要是對多個單個SNP進行描述,對于復雜性疾病來說,一般都會有多個SNP位點與疾病相關,這些位點在導致疾病發生過程中的相互關系是如何的呢?是完全獨立的嗎?這些SNP共同造成的結果如何計算呢?看論壇中多數報告都沒有這樣做,僅僅是對單點的風險描述,這種的解讀真心意義不大。那么這種SNP共同作用的結果如何描述?需要有流行病學的風險評估模型,或者是說在已有的環境因素評估疾病的模型的基礎上加入遺傳因素。這樣的模型拿到后才可以說對于風險評估的報告結果是可讀的。就國內來說,目前連評估環境因素導致疾病的風險模型都幾乎沒有,更不要說加入遺傳因素了。那么這種模型如何來?這就可能需要大規模的人群(包括前瞻性的隊列研究)了。題主說的大數據應該主要指的這部分。
可惜,國外在做,國內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