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被封控錯過患兒手術?如何解決是一面鏡子?
極端新聞:預約給小孩小麗做手術,青島的主治醫生卻被限制在中等風險區域。醫生將此事發到朋友圈后,引發廣泛關注。經核實,當天上午社區并未收到醫生的手術申請。根據專家判斷,最近3到5天是兒童手術的最佳窗口期。在與醫院協商以及與主治醫生和孩子家屬協商后,手術已被安排在11月9日。
事情解決后董醫生發的朋友圈。
11月8日,山東青島大學附屬醫院醫生董偉的一條朋友圈引起廣泛關注。截圖顯示,小麗是個孩子,需要做肝母細胞瘤手術。經過5個月的化療,3歲的小麗終于迎來了最好的根治窗口期。但由于董偉所在的小區被封鎖,她無法去醫院做手<愛尬聊_百科大全>術。
一方面是給孩子最好的根治手術窗口,一方面是醫生在封閉的控制下。醫生們很著急,網友們也在幫忙轉發,希望能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現在事情有了最新進展,大家也就放心了。董偉醫生將于9日給寶寶做手術,希望手術成功,解除寶寶的痛苦。
社區表示,“只要醫生向社區說明情況,就可以聯系醫院解決他們的手術需求。”也就是說,董偉醫生出去給孩子做手術沒有任何障礙。在朋友圈內容中,董偉并沒有說自己外出手術申請被拒。可能她不知道小區有相關應急保障措施,問題是溝通不暢造成的誤會。
雖然這可能是一個誤解,但有必要表揚一下當地政府的快速反應。這條朋友圈的內容,當天經網友傳播后,立即引起醫院和社區的重視,立即實施對接,制定防疫方案。經過精心安排,手術定在了11月9日。同一天晚上,當地網站發布了“清醫大附屬醫院已安排董剛教授為嬰兒小麗做手術”的消息,回應公眾關切,撫平公眾焦慮。
在這種情況下,董偉得到了網友的高度贊賞。有網友說,這真是個好醫生。他受阻,想給病人做手術。的確,醫生被稱為白衣天使,是因為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了“生命第一”的理念。
此外,由于醫生、醫院和社區相關工作人員心中都有“生命第一”的共識,并妥善安排了相關事宜,事件得以迅速解決。疫情的防控措施是針對“生命第一”的,但是孩子需要手術,那么不就是一種“生命第一”嗎?防疫關口要有綠色生命通道。
醫生發朋友圈,說自己沒能力出去急診手術。只要他們實事求是,沒毛病。讓我們一起努力找到方法。但也要看到,網上有很多信息是屏蔽就醫的。當地涉及的部門是否都遵循“生命第一”的原則,像青島一樣積極響應,根據實際情況開通綠色通道,回應公眾關切?
“生命至上”不是一句空話,而是要具體到每一個人,落實到每一件事。每一次行動,每一次120的呼救,每個人的呼救.應采取“民有所呼,我有所答”的態度,避免群眾求助而無人問津、無人關心的麻木和冷漠。
前不久,鄂爾多斯官方通報稱,如果遇到危及自身人身安全的情況,特別是危及生命安全的緊急情況,有權及時采取措施自救或避險,但請記住:自救和避險時不要傷害他人生命。這個通知得到了網友的稱贊,就是相關部門給了市民們保障“生命第一”的信心。
董偉的朋友圈和跟帖之一是一面鏡子。有些地方真的值得看一看,汗流浹背,學習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