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會否全面放開?緣何取消判定次密接?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會解讀多個重要問題!?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11月11日發布了進一步優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二十條措施。
12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發布會,對優化措施進行解讀。
“不是放松,更不是‘躺平’”
開場,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米鋒首先明確表示,二十條優化措施是對第九版防控方案的完善,不是放松防控,更不是放開、“躺平”。
就此,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雷海潮解釋稱,我們通過兩年多的防控實踐,積累了很多防控的經驗,對于病毒的傳播規律和臨床治療特點,有了新的認識。另外,我們在疫苗的研發方面,在藥物的研發儲備方面,也有了新的技術進步。因此,我們要因時因勢來調整優化我們的防控舉措,不斷提升防控的科學精準水平。
他還提到,優化之后的舉措能夠明顯緩解各地疫情處置當中遇到的一些瓶頸和障礙的問題,比如說隔離資源相對比較緊張,隔離房間不足。另外,流調方面壓力非常大,流調的人員也相對不足。調整和優化,是基于科學的認識,也是基于循證研究的新的成果,這不是放松,更不是“躺平”。
未來會否全面放開?
會上有媒體提問:“二十條措施當中包括加強醫療資源建設,是否意味著不久的將來會全面放開?”
雷海潮應詢表示,我們國家是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大國,并且老齡人口眾多,又面臨著發展既不充分也不均衡的問題。目前我國每千人口的醫療床位達到6.7張,每10萬人口的重癥醫療床位才不到4張。所以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我們一直強調要加強能力建設,要加強各方面的資源儲備,這是一個綜合性的防控安排,目的就是統籌好疫情防控和日常醫療服務保障之間的關系。
他提到,提高重癥資源、醫療床位的配置,不僅僅是服務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也可以用在其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置過程當中。總的來說,我們要建設符合總體國家安全觀要求的,并且能夠適應公共衛生安全形勢的強大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他指出,今后我們還將繼續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基調,按照“走小步、不停步”,根據病毒變異的特點和臨床治療的實踐認識,以及我們國家防控能力的改善和提升,來因時因勢優化完善和調整防控舉措。
會上還有媒體提問:“以后會否逐步取消集中隔離這一做法?”
中國疾控中心傳防處研究員王麗萍表示,我們對于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密接人員實施集中隔離,這個措施是對于切斷傳染病傳播途徑非常重要的環節,在近三年的抗疫實踐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優化措施中的相關調整是基于我們對病毒新的特點,在基于數據、證據的基礎上做出的,并不是說集中隔離作用必要性在降低。未來隨著病毒的不斷變異,對這個疾病的認識不斷深入,以及整個國內外疫情形勢變化,我們也不排除再對我國隔離措施進行進一步的優化調整。
次密接陽性檢出率為10萬分之3.1
“優化調整二十條”發布后,公眾“知其然”。會上,國家疾控局副局長常繼樂對相關措施的出臺依據進行了解讀,讓公眾“知其所以然”。
常繼樂舉例稱,密切接觸者的管理措施從“7+3”改成了“5+3”,即5天集中隔離和3天居家隔離。我們國家的主要流行株是奧密克戎BA.5和BA.5.2、BA.2.76。評估發現,密切接觸者3天內檢出陽性比例是81.4%,4天達到90.1%,5天達到94.5%,7天達到99.7%。根據這些結果,將隔離期限進一步優化到“5+3”。政知見
他<愛尬聊_百科>還提到,評估發現,次密接的陽性檢出率很低,大概是3.1/10萬。次密接不去管、不去判,可以節約很多服務保障的資源。我們出臺公共政策,就要兩害相權取其輕,所以不再判定次密接。
他還披露,我們經過第九版的實踐應用以及7、8月份的評估,發現中風險區的陽性檢出率為3/10萬。同時,中風險區劃了以后,管控的人員比較多,也消耗防疫人員。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也是兩害相權取其輕,決定取消中風險區。
下一步將制定加快推進疫苗接種方案
針對我國新冠疫苗接種情況,常繼樂透露,國內外大量研究表明,新冠病毒疫苗在防重癥、防死亡方面效果是明顯的。
他提到,我們國家2020年12月15日開始緊急使用新冠疫苗,到2022年11月11日為止,我們共接種新冠疫苗34.4億,覆蓋人群是13.4億,其中完成全程接種的是12.7億,覆蓋人數和全程接種人數分別占全國總人數的92.5%和90.26%。加強針共接種8.9億,60歲以上老年人共接種2.39億,60歲以上老年人全程接種2.28億,覆蓋人數和全程接種人數分別占60歲以上人口的90.65%和86.38%。
他指出,我國80歲以上老年人的全程接種率為65.7%,80歲以上老年人加強針接種人數占80歲以上老年人總數的40%。我國新冠疫苗接種總數在全球名列前茅,但是80歲以上老年人疫苗接種率確實不是很高。在這里我們也呼吁老年朋友不要相信網上的傳言或者錯誤信息,要及時主動的接種疫苗,及時進行加強免疫。
他透露,下一步,我們按照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的部署,制定加快推進疫苗接種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