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新能源車直降二十余萬 傳統豪華品牌降價能換來銷量嗎??
視覺中國圖
本報訊: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傳統豪華品牌正在放低姿態。
11月16日起,老牌豪華車企奔馳正式下調旗下部分EQ車型的建議零售價,降價幅度從5.07萬元到22.97萬元不等。
具體來看,奔馳EQE 4款車型價格分別下調5萬至5.07萬元,調整后價格區間為47.8萬至53.43萬元;EQS 4款車型價格分別下調20.46萬至23.76萬元,調整后價格區間為84.5萬至131.4萬元;AMG EQS 53兩款車型均降價19.86萬元,調整后價格分別為148.6萬元和154.7萬元。
對于此次降價的原因,奔馳官方表示,“我們不斷洞察市場趨勢,收集市場反饋,傾聽客戶需求,不斷學習發展中的寶貴經驗,從而靈活調整市場運營策略,以匹配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
有意思的是,奔馳也彌補了老車主的不足。對于在11月16日之前購買這兩款車型的消費者,奔馳官方可根據購車票價與現價的差額,為消費者提供專屬補貼方案。
這個補償方案也被很多人解讀為“購買價和退款價的差價”。不過,紙媒記者從一位奔馳售后工作人員處了解到,目前沒有收到相應的方案或通知,具體賠償形式不確定。
業內普遍認為,奔馳這次大幅降價是為了提振銷量,盡管有很多觀點認為,降價后的奔馳EQ系列還有很大的調價空間。
豪華光環掩蓋不了銷售困境
根據奔馳發布的最新財報,今年第三季度,奔馳全球銷量為52萬輛,同比增長20%。其中,新能源汽車總銷量為7.59萬輛,同比增長23%,占總銷量的近15%。
中國市場仍然是奔馳最重要的市場之一。第三季度,奔馳在華銷量為20.68萬輛,遠超歐洲的15.27萬輛和北美的8.32萬輛。
在中國這個新能源汽車大國,電動化顯然是奔馳無法回避的話題。然而,奔馳在中國市場的新能源汽車增速和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已經落后于許多競爭對手。
2022年10月26日,湖北恩施宣恩縣一電動車充電樁,電動車正在充電。視覺中國圖
與傳統燃油車時代豪華品牌穩固的市場地位不同,在新能源轉型的浪潮下,新能源賽道上的豪華品牌正在進行深度洗牌。特斯拉、蔚來、理想等車企受到的關注要比傳統豪華品牌多得多。
美團創始人王興曾公開表示,過去30年中國高端車市場的老大是德國奔馳、寶馬、奧迪,未來兩三年還要看理想、蔚來、華為。
值得注意的是,在高端新能源賽道受挫的不止奔馳一家。BBA三巨頭中的另外兩家,——寶馬和奧迪,也在新能源領域苦苦掙扎。
早在去年1月,寶馬就降低了純電動汽車iX3的價格,并向此前購買該車型的車主提供了部分補償。降價后iX3的銷量有所提升,但月銷量還是在1000左右,跟新勢力的很多車型還是有相當差距的。
奧迪的e-tron系列新能源車,在市場上幾乎成了“小透明”。國產后,降價幅度一度達<愛尬聊_創建詞條>到十幾萬元,無人問津。據銷售人員介紹,目前e-tron車型在銷售終端打折力度較大,部分車型售價在指導價的20%左右。
新能源市場面臨挑戰。
事實上,早在奔馳之前,已經有多家新能源車企下調了價格。10月下旬,特斯拉全系國產車型降價1.4-3.7萬元。此后,又增加了一項高達8000元的“限時保險補貼方案”。之后很多車企選擇跟進。
在特斯拉降價的第二天,汽車的和M7車型,這是華與
此外,Xpeng汽車還對老款車型進行了汽車保有量結構調整,部分車型價格略有下降;福特電馬直接宣布野馬Mach-E全系車型降價2-2.8萬元。
車企促銷降價的背后,其實是中國車市經歷了不小的挑戰,“金九銀十”并沒有如期而至。
據乘聯會11月8日消息,2022年10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額達到184萬輛,同比增長7.3%,環比下降4.3%。這也是自2013年以來,“金九銀十”首次出現環比下降。其中,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額55.6萬輛,同比增長75.2%,環比下降9%。
零跑相關負責人在最近的財報電話會議上透露,包括零跑在內的很多新能源車企都在經歷訂單下滑的挑戰。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日前表示,新能源汽車尤其是新動力品牌的超市,面臨商場客流下降的挑戰,銷量壓力很大。他表示,這些品牌需要及時采取措施集客促銷,會推出小范圍的優惠活動,但不會出現大規模降價。
此外,該聯合會還呼吁中國汽車市場繼續通過政策支持消費,以應對世界經濟波動帶來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