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這個烏龍戲劇性反轉 但有張照片信息量很大?
微信上彈鋼琴的消息不得不說,波蘭的這場悲劇很有戲劇性,讓全世界都驚出一身冷汗,也應該折騰拜登和整個西方。
很多朋友應該知道事情的由來。11月15日,波蘭靠近波蘭和烏克蘭邊境的普拉特維托夫一座農場被兩枚外國導彈擊中,造成兩人死亡。
一枚外國導彈擊中波蘭領土,造成兩人死亡。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大事。更別說,波蘭是北約國家。
波蘭憤怒了。
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基立即下令召開國家安全和國防部長緊急會議。波蘭總統杜達甚至打電話給在印尼巴厘島舉行20國集團峰會的美國總統拜登。與此同時,波蘭軍方提高了警戒狀態。
于是,我們也可以看到,在巴厘島的一家酒店里,拜登正一臉疲憊地與杜達通電話,旁邊是同樣疲憊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和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
拜登隨后中斷原定日程,在巴厘島緊急召集“盟國”領導人開會,討論波蘭事件。這件事的玄機,我以后再說。
到底是誰干的?
波蘭將目光投向了俄羅斯。波蘭外交部長茲比涅夫勞立即召見俄羅斯駐波蘭大使,并要求他“立即向俄羅斯作出詳細解釋”。
俄羅斯如何解釋?
俄羅斯國防部的回應是,俄羅斯當時沒有打擊波蘭和烏克蘭邊境附近的任何目標。發現的所謂導彈碎片“與俄羅斯武器<愛尬聊_百科全書>無關”。波蘭媒體和官員關于所謂俄羅斯導彈落入波蘭和烏克蘭邊境地區的聲明是“蓄意挑釁,以使局勢升級”。
隨后,有俄羅斯軍事專家認定,現場照片顯示,落入波蘭境內的導彈是烏克蘭S-300防空導彈,而非俄羅斯巡航導彈。
但對于俄方的指責,烏克蘭外長庫列巴隨即予以斥責,認為“烏克蘭導彈落在波蘭境內”的指責是“陰謀論”。
同一天,俄羅斯軍隊對烏克蘭西部發動了大規模導彈襲擊,這是真的。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此前抱怨稱,俄羅斯軍隊“對烏克蘭發動了85次導彈襲擊”。按照他的認定,俄羅斯導彈襲擊波蘭,“恐怖不僅限于我們的國界”。
俄羅斯和烏克蘭,烏克蘭畢竟不是北約國家;然而,波蘭是北約的盟友。按照北約的規定,對一個成員國的攻擊就是對所有國家的攻擊,需要啟動集體防御條款。
如果認定是俄羅斯干的,后果會很嚴重,這是對波蘭領土的嚴重侵犯。接下來會是怎樣的連鎖反應?人們想都不敢想。
世界真的捏了一把冷汗。
我當時的第一反應是,歐洲大陸的很多戰爭都是從波蘭升級的。希望這次不會,但如何妥善處理,確實是對相關領導智慧和策略的嚴峻考驗。
但結果卻讓人哭笑不得。
因為時局不到24小時,很快就180度大轉彎。
感覺松了一口氣,拜登后來公開對記者說,美國對兩名波蘭死者表示哀悼,但從軌跡來看,這兩枚導彈“不太可能從俄羅斯發射”。
你什么意思?
其實說得好聽點,這不是俄羅斯導彈,是烏克蘭防空導彈。
美國肯定是做了一些調整,感覺整個西方都迅速改變了口徑。他們都認為需要進一步調查,但導彈似乎是烏克蘭的。
波蘭總統杜達后來承認,“從我們和我們的盟友掌握的信息來看,這是蘇聯制造的S-300導彈,一種老式導彈。沒有證據表明是俄方發射的。很可能是烏克蘭防空系統發射的。”
在這種情況下,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基也表示,波蘭可能不需要繼續援引北約協議第四條來舉行會議。
而很多西方媒體已經悄悄刪除了一些西方國家已經識別出俄羅斯導彈的報道。反正剛才再搜的時候,很多內容都找不到了。
最后,你怎么看?
讓我們約定在三點鐘。
首先,一場大危機被證明是一個大錯誤。
真的很戲劇化。事件爆發后,波蘭立即召見俄羅斯大使。等待立陶宛的波羅的海國家,甚至更強調俄羅斯做到了。我知道,但最終這是一個烏龍球。
現在,輪到俄羅斯笑了。俄羅斯前總統梅德韋杰夫嘲諷道:“烏克蘭對波蘭農場的‘導彈打擊’只證明了一件事:西方對俄羅斯發動的混合戰爭正在推高世界大戰的概率。”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甚至無情地要求波蘭道歉。她說,“攻擊俄羅斯、深夜召見安德烈耶夫大使的波蘭部門難道不想道歉嗎?”
毫無疑問,這是一場悲劇,但軍務如此戲劇化,我真的不知道該怎么說。
現在西方統一的標準當然是俄羅斯仍然為此承擔最終責任。因為在西方看來,如果不是俄羅斯的導彈襲擊,烏克蘭根本不用發射導彈攔截,也不會誤射到波蘭.
二、一系列羅生門有幾個烏龍球?
當然,這次波蘭導彈事件有一點特殊,那就是一旦確定是俄羅斯干的,后果會相當嚴重,甚至可能是戰爭的升級和全面擴大。
事件越嚴重,越不可能變成羅生門,所以很快就澄清了。
之前的一系列事件呢?比如扎波羅熱核電站大火,西方和烏克蘭歸咎于俄羅斯,俄羅斯歸咎于烏克蘭。還有,北溪管道被破壞,俄羅斯指責西方和烏克蘭是黑手。西方很多人指責俄羅斯誣陷別人。
真相只能有一個。但是真相,至少到目前為止,我們還不知道。這個世界可悲的是,往往沒有對錯,只有立場。
但總有一天真相會大白。是不是類似的大目標?
第三,顯示了中國主張的重要性。
就在兩天前,在巴厘島與拜登的會晤中,中國領導人談到了烏克蘭危機。他說:
危機爆發后,我提出了“四個應當”,不久前又提出了“四個共性”。面對烏克蘭危機這樣全球性的復雜危機,有幾點值得認真思考:第一,沖突戰爭沒有贏家;第二,復雜的問題沒有簡單的解決方法;第三,必須避免大國之間的對抗。
波蘭慘案和烏龍事件再次顯示了中國主張的重要性。尤其是他的三點啟示:沖突戰爭沒有贏家,大國對抗必須避免,復雜問題沒有簡單的解決辦法。不就是這么回事嗎?
波蘭導彈事件真的讓全世界都捏了一把冷汗。當然,拜登更加痛苦。估計是想了一遍又一遍,但還是認定這次不能出羅生門,否則后果不收拾,于是直接說出了正確答案:是烏克蘭導彈。
最后,如果你仔細看圖片,你會發現拜登臨時召集的討論波蘭事件的所謂“盟友”會議,與會者包括英國首相蘇納克、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德國總理朔爾茨、法國總統馬克龍、意大利總理梅洛尼、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荷蘭首相呂特以及歐盟領導人米歇爾和烏爾蘇拉馮德萊恩……
你注意到區別了嗎?
果然盎格魯撒克遜人坐在中間,德法等國坐在一旁。
但既然是“盟友”,波蘭又是北約的盟友,拜登應該召集北約盟友開會。法國、美國、英國、德國、意大利、加拿大等國確實是北約國家,但奇怪的是,在這張照片中,旁邊出現了一個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而不是正在巴厘島開會的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
埃爾多安沒有時間?還是根本沒給他打電話?
哦,對了,在所有北約領導人中,埃爾多安第一次表示相信俄羅斯的立場。
埃爾多安沒去,岸田去了,坐在角落里。同樣是非北約國家,同樣在巴厘島會晤的澳大利亞總理艾博年和韓國總統尹熙月沒有去。
不得不說,這個悲劇很有戲劇性,但這張照片也很有教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