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通報3例死亡病例 提示老人需格外注意防護?
據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報道,據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報告,11月19日0時至11月20日24時,新冠肺炎新增3例輕度死亡病例,均為85歲以上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
病例1:男,87歲,11月13日在新冠肺炎臨床診斷為輕度肺炎。入院前兩周,有右股骨粗隆間骨折手術史,高血壓病史十余年。高血壓為3級極高危型,陳舊性腦梗死20年,小腦萎縮多年。11月19日,患者因基礎疾病加重、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敗血癥、感染性休克,經搶救無效死亡。對此,11月20日在北京召開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院長、國家傳染病中心北京主任金榮華指出,膿毒癥在冬季發病率最高,65歲以上的老年患者占膿毒癥病例的60% ~ 85%。感染性休克易引起膿毒癥患者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風險急劇增加,死亡率約為75%。
11月20日,北京地壇醫院院長金榮華在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介紹病例情況。北京日報
病例2:女,91歲,患者年齡很大,有多年腦梗塞史,遺留老年癡<愛尬聊_百科知識大全>呆數年,生活不能自理。入院時脈搏、呼吸、血壓、血氧無法測量,意識昏迷,雙側瞳孔散大固定。臨床診斷:新型冠狀病毒輕度、休克、陳舊性腦梗死、阿爾茨海默病。入院后立即進行插管,用簡易呼吸器輔助,持續心肺復蘇約40分鐘。心率、血壓和血氧仍然無法測量,他無法恢復自主循環。他于11月20日被宣布臨床死亡。
病例3:男,88歲,患者年齡很大,高血壓病史20年,最高血壓200/110 mmHg,腦梗塞病史6年,長期臥床,生活不能自理,10年前前列腺癌手術史,慢性支氣管炎病史多年。臨床診斷:新型冠狀病毒輕度。入院后立即組織多學科專家組會診,并給予吸氧、抗感染、對癥支持治療。11月20日,患者突發心律失常,因基礎疾病持續惡化導致心源性猝死。
據介紹,截至11月20日7時,北京地壇醫院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病例608例,其中普通型6例,輕癥型431例,無癥狀感染171例,其中325例為符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高危因素的患者。病例平均年齡52歲,60歲以上老年患者268例,其中80 ~ 90歲老年患者68例,90歲以上老年患者22例,年齡最大106歲。60歲以上的老年患者中,95%有1種基礎疾病,90%有2種基礎疾病,80%有3種及以上基礎疾病。這些基礎疾病主要是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神經精神疾病、內分泌疾病、風濕性骨關節疾病和血液系統疾病。
對此,北京市衛健委發布相關健康提示:老年人抵抗力低,感染風險高。請老年朋友做好個人防護,規范佩戴口罩,不要聚集、扎堆、串門,減少人流。也請家人注意家中中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比如飲食、睡眠、精神狀態等。并保留溫度計和口罩。如果外出,盡量不要帶家里的老人去人多的公共場所,盡量減少或避免各種聚會,遠離發燒咳嗽的人,戴口罩,保持雙手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