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幸福”專題講座:青春期孩子“問題”的背后!?
3月6日,吾愛知道集團與“愛與幸福”團隊在西安隆重舉辦了以“青春期孩子‘問題’的背后”為主題的專場家庭教育講座。

專場講座在CEO文翊汀先生的開場致辭中徐徐拉開帷幕。
文總分享了與愛與幸福的淵源,圍繞本期講座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感悟,并祝愿大家在本場講座中能有所收獲,通過愛與幸福的滋養,希望每個人都能成為溫暖而有力量的人。
本次專場講座的主講人是中國家長教育領域的開拓者和實踐者,“愛與幸福”家庭教育理論及理念的創立者和核心研發人鄭委老師。

近十年來,鄭委老師在全國演講兩千多場,在全國各地開展"智慧家長訓練營" 200多期。
"愛與幸福"理論,基于中國傳統文化<愛尬聊_百科網>,遵循"聽得懂,可操作,有效果,有出處"十二字方針,經過十年廣泛實踐,有效幫助個人生命成長、夫妻恩愛、家庭幸福、孩子優秀。
圍繞著“青春期孩子‘問題’的背后”的主題,鄭委老師在家長們熱烈的掌聲中開啟了本場的講座。
01青春期孩子有哪些問題?
處于青春期的孩子,都有哪些“問題”呢?
鄭委老師總結了中國孩子的五大類問題:
1.人生沒方向,生命沒力量。
2.戰勝不了困難,控制不了情緒。
3.學習成績差,做事能力弱。
4.不懂尊重人,生活習慣差。
5.心里不陽光,價值觀不正確。
以上5點都是現象和癥狀,那么青春期孩子“問題的背后”是什么?

這些問題的出現和父母的家庭教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針對青春期孩子常見的學習問題、手機問題、情緒問題、作業問題、志向問題、自私問題和懶散問題,鄭委老師舉例一一做了分析。
鄭委老師說,孩子不怕苦不怕累就怕不被理解。遇到問題,父母一般都是通過表揚、要求、批評和講道理四種方法教育孩子,但這樣的方法真的有用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那么,青春期孩子“問題的背后”是什么?
鄭委老師指出,在孩子“問題的背后”,是父母極度努力后留下來的無知無法和無奈。問題只是現象,可能并不是真相。就問題解決問題,往往解決不了問題。沒找到真正原因,天天想辦法的父母,每天都是在“自欺、欺人、被人欺”的循環中度過的。
02孩子的問題,怎么辦?
面對青春期孩子身上的問題,作為父母,要打破“只想辦法,不找原因”的怪圈。父母往往只會想解決辦法,但卻不去尋找原因,為什么呢?因為“找到孩子問題的原因”太難了!

我們會發現,孩子成績不理想,孩子不是我們希望的狀態,這些都是表象,我們要去看看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找到原因之后,父母要做到“四動”,也就是感動,打動,行動和帶動孩子。
鄭委老師說,人的心門是由內而外開的,你是想讓孩子跟你說心里話,還是你說你的心里話交換出他的心里話?找到原因后,父母就要有所行動。只要做到四動,你會發現孩子的很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03教育孩子三件事
關于教育孩子,鄭委老師提出了“志、事、人”三件事,即樹立志向、會做事和會做人。

樹立志向能讓孩子精神富足,感受到生命的意義;會做事能讓孩子擁有一技之長,自食其力;會做人能夠讓孩子與人為善、受人尊敬,當一個人心理陽光、溫暖有愛、體魄強健、神清氣爽的時候,家庭也會更加幸福。鄭委老師在講座現場分享了很多案例,他說自律的人不需要他律,他律的人沒有自律,真正熱愛生活的孩子才會熱愛學習。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習如何去成為一個教育家,而非簡單的教育工作者,因為我們面對的不是我們的工作而是一個個鮮嫩的花朵,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用生命感動生命,以行動帶動行動。把愛傳出去,把幸福帶回家。幫助更多家庭,幸福小家,幫助大家,貢獻國家。
教育不僅使人聰慧,更使人高尚。不要讓教授知識成為我們工作的核心,我們要追求“教書育人”的本質,讓每一個孩子都成為溫暖而有力量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