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跑不起來 娃娃菜2毛1斤菜農“也愿意賣”?
據該報報道,孫澤正站在一棵65厘米高的皇后芹菜中間,他身后的工人正在一望無際的地方收割蔬菜。他是山東菏澤曹縣的菜農。
11月23日早上6點,他走到田里,彎下腰,低下頭,切菜,裝袋,吱嘎作響地干活。忙到晚上11點,孫澤和工友們從地里出來,把一捆捆芹菜抬到車上。他們已經根據大小和類別進行了包裝,一袋35公斤,一袋2公斤。眼前芹菜堆積如山,孫澤掛著黑眼圈,當時皺了皺眉,又回到菜地。
雖然請來了工人幫忙收割,但孫澤一刻也停不下來。天氣預報說五天后曹縣的最低氣溫將達到零下5度,他必須在冷空氣到來之前收割完100多畝蔬菜。
目前,如何賣菜是他的煩惱。
在孫澤的菜地里,工人們正在收割芹菜。本文所有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
“菜賣不出去”
11月18日,孫澤在社交平臺上發了一段短視頻,并配文“想買菜的老板不能來,想賣菜的不能賣。工資幾毛錢夠嗎?沒辦法,我只能破土。”
在這個視頻下面,有人評論說,“我是濟南的,很想去取貨,但是我問了,下不了高速,回來還要被隔離。”
3年前,34歲的孫澤和朋友投資200多萬元,在曹縣普濟聯鎮蓋了200畝地,種上了芹菜、大白菜、菜花和辣椒。往年這些蔬菜發往全國各地,賣得好的時候一天能賣幾萬斤。
現在,他收獲的蔬菜運不出去,有的在地里,有的在冷庫里,只能以每斤2.3毛錢的損耗分給身邊的朋友。
目前,在曹縣,吳樓鎮、安蔡樓鎮仍有疫情高發區。
曹縣疫情防控指揮部工作人員24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9月份開始,當地對貨車司機實行點對點閉環管理。從高風險或低風險地區前往曹縣的卡車司機必須提前三天向當地有關部門報告,并且車門需要密封,直到裝載后離開。如果來自高危地區,需要7天居家隔離或集中隔離。
九月是蔬菜上市的季節。“有顧客通過我買菜,但是報隔離太麻煩。車找不到,本地人也消費不了多少。”孫澤說。
“外面批發價也不高。”曹縣農業農村局市場信息科工作人員25日表示,蔬菜滯銷不完全是因為疫情。
她說今年是暖冬,菠菜,油菜,白菜等。被提前收割,全國蔬菜豐收集中上市。加上疫情防控限制聚餐和人口流通,需求減少,導致菜價下降。
家住河南周口的林英也在為這個月大棚蔬菜的銷量發愁。最近十天,她電話聯系的幾個蔬菜經銷商都說:“高速路口進不去。”
林英家是“大地塊”,有200多畝地,其中小麥占了170畝。9月份種的40畝娃娃菜和10多畝菠菜已經成熟。
林的菜地。
最忙的時候,林英和丈夫聽到雞叫就起床,下地干活,連早飯都忘了吃。這次蔬菜產量不錯。在平時,她會笑得很開心,但今年不行了。前年娃娃菜3毛錢一斤,去年5毛錢一斤。今年,它們降到了2美分。“我愿意賣掉它們”。
同樣是收獲季節,孫澤一整天都在地里,和30個工人一起摘菜,每個人每天工作10個小時,時薪15元。
孫澤所在的曹縣是山東的農業大縣。近年來,重點發展特色蔬菜生產基地。前幾年,孫澤的蔬菜主要送往北京新發地市場,這是最大的批發市場
疫情發生前,新發地有大卡車陸續裝貨發貨,現在冷清了許多。這個市場只批發不零售。王濤主要和老客戶做生意。“去年花了10萬阿津一天,今年才一兩千斤。”
王濤<愛尬聊_生活百科>從農民那里收集卷心菜、土豆、豆子、芹菜和花椰菜。土豆最好,不容易壞。一斤能賣一塊多,其他蔬菜兩三毛錢一斤。
他算了一下,蔬菜從曹縣運到北京,包括進貨費、運費、時費、卸貨費。成本是80美分一斤。按現在的價格,一個月可能虧幾萬。
“車跑不動了”
11月22日,王濤在市場上賣的菜花是從山東濟寧運來的。他凌晨3點起床去提貨,7點做核酸。一車菜賣了兩天,還剩一半左右。
王濤在新發地賣菜。
給他送貨的司機侯智第一次來到新發地。進入市場的司機需要在24小時內出示核酸和行駛證。車輛應該消毒。來自高風險地區的車輛將有彈出窗口。侯智被封在駕駛室里。
“司機全國跑,想不彈窗都難。”侯智告訴記者,為了防止食物在車里腐爛,有時需要找一個司機。一個司機的成本大概是800到1000元。
新發地市場最近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市場物流受阻。彈窗放行的車輛需要消毒,消毒能力不足,等待消毒時間長。殺人后,司機實行封閉式管理,車輛需要找司機進場。交易完成后,會被趕出市場,歸還給司機。
愿意承運的車輛少了,運費漲了。“平時運費2000多,現在漲到4000多了。”王濤說,如果當天菜賣不出去,他需要額外付給司機300元一天的加班滯留費。
11月18日,新發地發布公告稱,市場內“周轉二區”已解封,外地暫停的車輛可返回周轉二區交易。
王濤和妻子在西紅門租了一間10平米的平房。房租每月1700元。西門距離新發地市場約10分鐘車程。11月23日,住處關門,王濤提前一天搬到了市場附近的一家賓館。“解封了再回去。”
王濤通過窗戶的縫隙給侯智食物。對方在駕駛室住了兩天,門上貼了兩個封條。半夜時分,市場上有些司機憋不住氣,下車喘口氣。
“穿越低溫”
在孫澤發視頻下方的評論區,有河南、山東、河北、甘肅等地農民的帖子。
“這里賣不出去。”聽說林營隔壁村有人在地里毀菜。“都是長輩,估計也沒什么辦法。”
林英今年51歲。他家有三個上學的孩子。她丈夫以前在外地工作。從五六年前開始,夫妻倆就一直以種地為生。快過年了,孩子需要學費和生活費,家里沒有存款了。如果地里的菜賣不出去,估計包括成本在內也有七八萬的損失。
這些天,她經常一個人去大棚,在菜地里走來走去。長勢良好的娃娃菜讓她擔心。明年,她計劃改種小麥。
“可能是前年價格高,今年有些蔬菜的種植面積有點大。”前述曹縣農業局工作人員表示,縣里主要是引導農民錯峰銷售。過幾天會有雨雪天氣,葉菜價格可能會上漲。
“比如芹菜可以儲存保鮮50天,白菜今年也是大豐收。我們先儲存起來,然后引導批發商購買,放在保鮮倉。同時,政府機構包括食堂,幫助農民消費一部分,購買一部分。”她說她單位每個人買50斤蔬菜,還幫農民聯系周邊超市,還有一些外地客商過來。
11月19日,母雞
11月21日,曹縣農業農村局也發布公告稱,為方便廣大菜農更好地種植、管理和銷售蔬菜,如有技術問題和銷售困難,可撥打熱線電話。據農民日報報道,曹縣正在調整防疫措施,以暢通交通要道和物流微循環。
“現在的價格不是很便宜嗎?不收可以晚收。”接受采訪的農業局工作人員建議,“露地蔬菜要在冷空氣來之前收,能過冬的現在就不要收了。”
目前,孫澤在地里還有150畝左右的蔬菜,他打算連夜收割。林英正在用無紡布覆蓋蔬菜,希望它們能熬過低溫。
林英正在用無紡布覆蓋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