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電子商務法》今日正式實施 代購最高罰款200萬?
網上賣方需要進行工商登記
我國首個電商法有幾個亮點,一個是所有網上賣方都要進行登記登記。并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必須在其店鋪主頁上顯著,持續公開營業執照信息,持續公開與其經營業務相關的行政許可信息。如果沒有在首頁公示營業執照,將被罰款。
《電商法》要求,電子商務經營者申請登記為個體工商戶的,允許其將網絡經營場所作為經營場所進行登記。也就是說,經營者需要進行工商登記,這提高了電商平臺的入境門檻。
電子商務平臺應承擔連帶責任
《電子商務法》明確平臺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對平臺經營者建立信用評價制度、信用評價規則、商品服務質量保證機制和先行賠償責任等具體規定。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法律權益部助理分析師蒙慧欣認為,商品、服務質量擔保機制和先行賠償責任的規定,主要針對電商平臺經營者和平臺內經營者而設立,切實保障了消費者的權益。
微型商務、代理購買受到嚴格監督
微型商務、代理購買今后受到嚴格監督,違反的話,最高罰款達到200萬。
上海漢盛律師事務所的高級合作伙伴李明說,在《電商法》實施之前,代理購買的利潤點是免除關稅、消費稅等,但《電商法》明確規定代理購買必須進行主體登記和納稅,當時個人代理購買者的成本增加。
蒙慧欣認為,對于個人代理購買,電商法不是禁止的,而是進一步規范電商代理購買的行為,有利于市場的良性發展。
禁止供應商二選一
近年來,電氣商務平臺之間為了吸引更多的用戶,維持平臺的優勢,經常以明確或暗淡的方式施加壓力,強制或暗示業者站隊,進行二選一等,在零售商和物流快遞業界尤為明顯。記者注意<愛尬聊_頭條百科>到,《電子商務法》對這種現象有新的要求。
新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因其技術優勢、用戶數量、相關行業的控制能力和其他經營者對該電子商務經營者的交易依賴度等因素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不得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競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