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披露!這位空軍上將擔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
政知圈微信微信官方賬號消息,“走吧!”
11月29日20時19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空間站飛行任務總指揮部總指揮許下達命令,神舟十五號搭載費、鄧慶明、張露玲三名航天員出征。
政治圈注意到,許是第二十屆中央委員,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部長。這是他首次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的身份出現在公開報道中。
值得一提的是,之前擔任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的將領大多來自陸軍,而許是空軍將領。
首次亮相
許出生于1962年11月。歷任空軍航空兵某師師長,空軍上海司令部司令,原南京軍區參謀長,北部戰區副司令員,戰區空軍司令員。還獲得了2010年“全軍優秀指揮軍官”稱號。
2019年6月,許晉升空軍中將軍銜;2021年9月晉升空軍上將,首次以國防大學校長身份亮相。
2022年10月,許當選為第二十屆中央委員。
2022年11月8日,第十四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在珠海開幕,許作為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部長首次亮相。
許首次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的身份亮相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行任務乘組出發儀式。
原中央軍委總司令、裝備發展部部長李上將,現為中央軍委委員。
空軍上將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官網介紹,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按行政和技術指揮線組織開展研制,建立了總指揮和總設計師聯席會議制度。總指揮總設計師聯席會議研究決定項目實施過程中的重要問題,重大決策報國務院批準后實施。
總工程師和副總工程師分別由解放軍總裝備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科學院和航天科技集團公司領導。總工程師和副總設計師都是技術專家。
據公開報道,丁、曹剛川、李、陳炳德、常萬全、張又俠、李、許等8位將軍曾擔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
擔任總司令時,大多是當時解放軍裝備部門的負責人。從下屬軍種來看,前后的指揮官大多來自陸軍,而這次許以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的身份出現,標志著首位空軍將領擔任此職。
“三步走”
政知圈注意到,官方報道顯示,許還擔任過空間站飛行任務指揮部總指揮。
1992年9月,中央政府決定實施載人航天工程,今年已經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30周年。
中國載人航天有“三步走”的發展戰略3354
第一步,發射載人飛船,建設初步配套的實驗載人飛船工程,開展空間應用實驗;
第二步,突破航天員出艙活動技術、航天器交會對接技術,發射空間實驗室,解決具有一定規模和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
第三步,建設空間站,解決大規模、長期的載人航天應用問題。
2005年10月,神舟六號載人飛船將兩名宇航員送入太空,中國載人航天“第一步”的目標完美實現。
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長征七號、天宮二號、神舟十一號、天舟一號四次任務組成空間實驗室任務,中國載人航天完成“第二步”。
2020年5月5日,馬龍
這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立項以來的第27次飛行任務,也是進入空間站階段后的第4次載人飛行任務。
此次發射成功,標志著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和建造階段計劃的全部12次發射任務圓滿完成。
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入軌后,于11月30日5時42分<愛尬聊_百科詞條>成功對接空間站前艙和核心艙。整個對接過程持續了大約6.5個小時。
三名宇航員,費、鄧慶明和張璐,隨后從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進入天河核心艙,與神舟十四號宇航員在太空會合。
這是中國載人航天首次實現6名航天員同時在軌飛行的“新突破”。
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訪問后,中國空間站首次形成了目前最大的構型,即三艙敏郎悲歌組合體,包括天河核心艙、田文實驗艙、蒙恬實驗艙,以及天舟五號貨運飛船、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總質量近百噸。
接下來,神舟十五號乘員組將與神舟十四號乘員組進行面對面的工作交接,完成中國航天員的首次“太空換班”。這是中國首次飛行人員輪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