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國初婚人數跌破1200萬 為37年來新低?
第一財經:近年來,中國結婚人數不斷減少,初婚年齡不斷推遲,單身人數不斷擴大。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結婚登記764.3萬。這是自2003年以來,結婚人數首次跌破800萬大關。
登記數據包括初婚人數和再婚人數,初婚人數與出生人數的關系比再婚人數<愛尬聊_百科>更密切。根據國家統計局編制公布的《中國統計年鑒2022》,2021年中國初婚人數為1157.8萬人,比上年減少70.8萬人。這也是多年來首次初婚人數跌破1200萬,為1985年以來最低。
分省份來看,廣東初婚人數以98.74萬人排名第一,河南以92.12萬人排名第二。江蘇、四川、山東分列第三至第五。
從歷史數據來看,2013年是中國初婚人數最多的一年,達到2385.96萬人。也就是說,在過去的八年里,中國的初婚人數下降了51.5%。
初婚人數持續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適婚人數減少、初婚年齡推遲、經濟壓力、婚戀觀念變化等。近年來,中國年輕人的初婚年齡大大推遲。根據《中國人口普查年鑒-2020》,2020年我國平均初婚年齡為28.67歲,比2010年提高了3.78歲。
2022年1月20日,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口與家庭司副司長楊答記者問時表示,“90后”“00后”作為婚育新主體,大多在城鎮長大和工作,受教育年限較長,面臨較大的就業競爭壓力,晚婚晚育現象十分突出。

人口專家、廣東省人口發展研究院院長董對《第一財經》分析說。目前,年輕人對婚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婚育的社會價值的看法發生了變化。有人認為結婚生子不一定是人生必修科目,甚至認為單身更自由。尤其是在大城市,很多大齡青年至今未婚未育。雖然他們的父母和親戚都很著急,但他們并不著急。
“還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自己能力有限,婚姻帶來的負擔無法承受等等。這些觀念和他們的行為選擇對婚姻都不是積極的。”董對說道。
此外,城市化的大發展,經濟壓力,婚戀觀念的變化,也使得婚齡推遲,越來越多的人晚婚甚至不婚。比如在高學歷群體中,很多人碩士畢業時一般是25、26歲,工作幾年后就接近30歲了。
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也影響了年輕人的愛情和婚姻。11月28日,內蒙古自治區統計局網站發布的《疫情之下內蒙古居民結婚對數創新低》稱:“持續三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僅給我區經濟帶來巨大沖擊,也影響了我區居民的正常生活,結婚率也在下降。2021年,全區13.27萬對居民夫婦依法登記結婚,創2004年以來新低。”
根據2022年前三季度的數據,結婚人數仍在下降。民政部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我國婚姻登記數量為544.5萬件,比2021年同期下降7.5%。也創下2007年同期新低。
董表示,結婚人數和初婚人數的下降也會對未來人口發展產生很大影響:一是出生人數會進一步減少,出生率會繼續降低;第二,人口自然增長率也受到影響;第三,隨著人們平均壽命的不斷提高,人口結構將進一步老齡化。
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比例已達14.2%。董對說,由于人數的減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