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瓦拉納西的恒河邊上,有一間旅館叫做臨終關懷旅館,這里每天都有很多的老人進進出出,他們來此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為了等待死亡。


在印度教徒的心里,他們一生夙愿便是死后葬于恒河,而恒河最好的安葬地段便是瓦拉納西的恒河邊,這里的恒河便是教徒們的“天堂入口”。而這間旅館也正是位于此地。


在這間旅館里有十二間客房,如果入住的人超過兩周還沒有離世,都會被店主勸著退房。在旅館里沒有醫生也沒有藥物,只有四名牧師在這些房客將死之前為他們禱告。


這個旅館成立于20世紀50年代,這個旅館只有12間房間。而且只對印度教徒開放,如果入住的人在這里死亡,親屬會把它抬到恒河邊用河水洗凈死者的身體后,進行火葬,完成死去的人最后的心愿。
印度HOT
- 景點
- 酒店
- 餐飲
- 購物
- 娛樂

在極富盛名的泰姬陵的映襯下,阿格拉堡顯得很低調,其實這座擁有400多年的歷史的建筑是強盛的莫臥兒王朝時期最精美的城堡之一,1983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因為由紅砂巖構成,又被稱為“紅堡”,與德里的“紅堡”齊名。這座偉大的建筑由著名的阿克巴大帝開始建造,信仰伊斯蘭教的他是印度歷史上一位致力于宗教平等、改革社會陋習、促進印度各種文化融合的英明君主,因為在位期間印度國土空前遼闊,他也是印度千年歷史上僅兩位有資格被稱為“皇帝”的其中一人。阿格拉堡建筑風格壯麗大氣,高達20m的城墻威武雄偉,由印度最具代表性的紅色沙石筑成,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宏偉霸氣。這座總長2.5km的龐大建筑包含數百座如迷宮般的宮殿、大廳、高塔和清真寺、雖然大部<愛尬聊_百科全書>分建筑年久失修,墻壁上的石雕和鑲嵌畫卻依然精美。城堡內建筑物曾多達500多座。這里每天晚上還有配合音樂和燈光講述阿格拉堡歷史的聲光秀,但效果一般,并不推薦。值得一提的是,這里還有很多可愛的小松鼠甚至野生猴子出沒。
NO.1阿格拉堡

風之宮殿建于18世紀中葉,粉紅城墻以及許多窗戶,吸引了無數目光。它是印度建筑史上的杰作,因眾多窗戶,使得宮殿任何地方皆有風可吹入。倘若遇上狂風,將窗門打開,宮殿就不會被吹倒。每當皓月當空,整座宮殿便閃閃發亮,所以又被稱為“月宮”。 從鑲嵌有雕刻的窗戶中,皇宮內眾多王妃可以俯瞰街景和慶典,又可以不被丈夫之外的男子看見自己的面容。 風之宮除了外部建筑雄偉,內部采光良好,通風順暢,設計得十分巧妙。這里的回廊四通八達,但通過標示能方便地找到出口。你不妨像舊時宮女們一樣,透過小窗戶俯瞰一下齋浦爾市集的繁華景象。從這里一面可以看到街景,另一面則可以望到城市宮殿和簡塔·曼塔天文臺。
NO.2風之宮殿

古特伯高塔(The Qutab Minar)是世界文化遺產,建于1193年,是印度的第一位穆斯林國王為了慶賀戰勝當地印度教徒而修建的世界上最高的磚砌高塔,由紅砂石和大理石建成,高達73米,已有近1000年歷史,這種高塔建筑為何保存的如此完好至今仍是個謎。這座高塔是典型印度-伊斯蘭風格建筑,塔身上、鐫刻阿拉伯文的《古蘭經》經文和各種花紋圖案。塔內有397級臺階,可由此直登塔頂懸臺。關于它來歷的故事有5個版本,但最令人信奉的說法是德里的第一位伊斯蘭統治者為了顯示對印度教徒的征服而修建,為此他下令拆除了27座印度教寺廟,用寺廟的磚瓦修建了高塔下的清真寺,你甚至能看到清真寺上的墻壁上仍保留印度教的裝飾花紋——這樣的宗教沖突仍不時地在當今的印度社會中上演。現在已禁止游客登塔,但你可以從賈瑪清真寺的宣禮塔遙望到它。每年的11月-12月,這里會舉行古特伯文化節,屆時會有類似于國際音樂節的盛大演出,你將有機會看到印度的現代和古典藝術家們的現場音樂、舞蹈表演。
NO.3顧特卜塔
故宮又名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北1公里、景山南門對面,東西寬753米,南北長961米,面積達72萬平方米,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宮殿建筑群,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
-->NO.2故宮-->-->故宮又名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北1公里、景山南門對面,東西寬753米,南北長961米,面積達72萬平方米,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宮殿建筑群,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故宮又名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北1公里、景山南門對面,東西寬753米,南北長961米,面積達72萬平方米,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宮殿建筑群,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
-->NO.3故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