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央到地方 一場“訂單保衛(wèi)戰(zhàn)”已經打響!?
據中國快遞微信官方消息,第四季度通常是中國外貿的傳統(tǒng)旺季。但今年以來,受疫情和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影響,我國外貿尤其是出口似乎“旺季不旺”。
官方數據顯示,10月份中國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6.9%,連續(xù)三個月下降。按美元計算,10月份中國進出口總值同比下降0.4%,遠低于9月份3.4%的增速。其中,出口同比下降0.3%,而9月份增速為5.7%。
目前,從中央到地方,一場“秩序保衛(wèi)戰(zhàn)”已經打響。
訂單去哪了?
對外貿易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國際市場。目前,中國的對外貿易,特別是出口面臨著一個很大的問題,即外部需求疲軟和訂單不足。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fā)言人舒玉亭承認,當前外需不足已成為一個“突出挑戰(zhàn)”。中國貿促會也表示,企業(yè)訂單不足問題尤為突出,四季度外貿進出口進一步承壓。
為什么訂單少了?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聯席所長毛振華認為,當前,世界經濟整體處于低迷狀態(tài),美歐等發(fā)達經濟體通脹水平仍然較高,居民購買力受到抑制,其他經濟體的生產能力和供應能力正在逐步恢復,因此海外對中國商品的需求不如以前強勁。
此外,受疫情影響,中國外貿企業(yè)難以及時赴海外參加各類展會,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企業(yè)開拓新客戶、承接新訂單。
中國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外貿企業(yè)要獲得和爭奪訂單,線下的商品展示、溝通和談判必不可少。目前歐美民眾因為高通脹而缺錢,似乎影響了他們的需求,但對于以高性價比著稱的中國產品來說,卻是占領市場的絕佳機會。這個時候,企業(yè)只有真正“走出去”,才能抓住機遇,贏得主動。
命令防御,我們走!
訂單對于外貿企業(yè)來說至關重要,穩(wěn)定外貿很大程度上就是穩(wěn)定訂單。針對訂單不足的問題,中國一直在“對癥下藥”。
3354繼續(xù)深耕周邊市場
目前,東盟是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官方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中國與東盟貿易總值同比增長15.8%,高于同期中國外貿整體增速6.3個百分點,其中中國對東盟出口增速高達22.7%。
最近,中國和東盟國家領導人共同宣布啟動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qū)3.0版談判。中方透露,雙方將圍繞數字經濟、綠色經濟等共同感興趣的領域展開談判。此外,中國還表示將繼續(xù)幫助有需要的東盟成員提高《區(qū)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xié)定》協(xié)議的執(zhí)行能力。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高凌云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不斷升級的背景下,明年歐美市場需求疲軟可能會持續(xù),這將對中國外貿產生影響。充分利用RCEP進一步釋放與最大貿易伙伴東盟的合作潛力,有助于對沖歐美市場疲軟對中國外貿的不利影響。
3354大力支持跨境電子商務
疫情期間,跨境電商對穩(wěn)定我國外貿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官方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規(guī)模約1.92萬億元,同比增長18.6%。
上個月,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qū)再次擴容,總數超過100個。最近,簽署了電子商務諒解備忘錄的國家數目增加了
魏建國表示,隨著穩(wěn)增長政策效果的逐步釋放,預計今年四季度中國外貿增速仍有望實現小幅增長。
外貿還是有很多有利條件的。
近期,我國外貿同比增速逐月回落。魏建國認為,單月外貿增速下滑并不意味著中國外貿面臨困難。相反,中國外貿穩(wěn)定健康發(fā)展的有利條件還是很多的。
第一,外需是“危機中的有機”。目前世界經濟整體低迷,歐美等發(fā)達經濟體通脹居高不下,民眾購買力受到一定影響。看似這樣會抑制外需,其實對性價比高的中國貨來<愛尬聊_尬聊生活>說是難得的市場機會。
紡織品、箱包、電子產品等一批中國傳統(tǒng)優(yōu)勢、國際認可度高的出口產品將迎來良好的出口機遇。
二是民營企業(yè)活力進一步凸顯。官方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民營企業(yè)進出口17.44萬億元,同比增長14.4%,占我國外貿總值的50.4%,比去年同期提高2.2個百分點。其中,民營企業(yè)出口11.87萬億元,同比增長19%,高于同期中國6個百分點。
中國大部分民營企業(yè)市場經驗豐富,創(chuàng)新能力強。民營企業(yè)進出口的快速增長將為中國外貿穩(wěn)定提供有力支撐。
魏建國表示,基于上述兩個有利條件,預計第四季度中國外貿增速仍有望小幅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