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職后連夜逃亡的貪官痛哭!曾用POS機刷卡結賭賬?

廣安市鄰水縣元西田鄉走馬村委會主任吳智勇
[案例]
吳智勇,男,1965年9月出生,原任廣安市鄰水縣元西田鄉走馬村委會主任。2022年2月,接受鄰水縣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2022年5月,吳智勇因嚴重違反黨的紀律和違法履行職責被開除黨籍。2022年9月,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并處罰金人民幣30萬元,其違法所得人民幣97萬元予以退繳。
[案例]
“潛逃的那些年,聽到警車的鳴笛聲就害怕。那段時間真的很長,但現在回來就覺得很平靜。”房間里,廣安市鄰水縣原西田鄉走馬村村委會主任吳智勇回憶起逃亡時的狼狽,心中充滿悔恨。
“違法”始于“違紀”
2004年,在走馬村委會換屆選舉中,吳智勇經投票當選為村委會主任。當選后,村民們有更多的時間向他求助。
本來為村民申報補貼、開具證明、解決困難是村干部的職責。只要他們符合政策和條件,他們就應該遵守規則。然而,吳智勇錯誤地認為照顧食物和飲料是人類的天性,拒絕接受它們是“不人道的”。一開始有人遞煙,后來有人送包煙。在吳智勇看來,這不是禮物,而是每天與村民的友好“互動”。剛開始,有人送他一筐雞蛋,他很自然地聽別人安慰的話,“你幫忙了。收點雞蛋是合理的,沒問題”。在這種心理困擾下,他也心安理得地享受著小貪小占的快樂。他甚至覺得吃點飯就能和村民相處,有利于自己的工作,也是干群關系融洽的標志。
細雨濕衣,一點貪念毀了榮譽。吳智勇不僅接受了所有交給他的“小恩小惠”,而且逐漸養成了索取的習慣。2010年5月,村民劉準備按當年的政策標準,為其超生孫子辦理戶口繳納罰款和社會撫養費6000元。吳智勇主動提出幫忙疏通關系,只給4500元。劉信以為真,把罰款4500元交給了。利用為其他村民申報戶口的機會,遞上了劉孫輩的戶口登記表,并成功登記了戶口。事后,既沒有給劉開具任何收據,也沒有向計生部門提交相關費用,而是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據為己有。
2017年11月,看著自己即將到來的52歲生日,吳智勇做了一個很好的計劃。他一方面書面向鄉政府申報辦生日會,是給親戚朋友辦的。私下安排村干部幫忙,請村民吃飯。經查,吳智勇違規操辦酒席,收受管理服務對象禮金1600元。
2018年1月,吳智勇因截留村民繳納的社會撫養費,違規組織生日宴,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然而,這種懲罰并沒有喚醒吳智勇。他不以為然,放縱自己,在違法亂紀的道路上越走越暴越滑。
“點背”賭徒的手很難收。
不守節,就是貪。如果說小貪小占是吳智勇思想堤壩的蟻巢,賭博會讓這個小洞越長越大,然后坍塌。“我這輩子都被‘賭’字毀了。”在他的供詞中,吳智勇不止一次提到他的賭博習慣。
原西田鄉煤礦資源豐富。在擔任村委會主任之前,吳智勇經常在業余時間與煤廠工人打牌。他以為只是“為了快感的小賭一把”,輸了就不想贏了。
擔任村委會主任后,吳智勇開始在外面承接零星工程,并在社會上結交了一些“朋友”。一起吃喝玩樂是常有的事。慢慢的,他開始“放任自流”。受到慫恿
“這就是賭徒的心理。贏了就想再贏一次。輸了就想把錢上繳。沉迷牌桌無法自拔。”在吳智勇的賭場,我總是“點回來”,輸多贏少。長此以往,我把多年的積蓄都賠進去了。兩手空空,他盯上了他私人賬戶里的公款。
這筆躺在吳智勇賬上的公款,原本是2013年鄰水縣關門石水庫渠系配套工程二期的土地補償款。當時走馬村委會沒有集體賬戶,項目指揮部委托吳智勇保管發放。支付村民土地補償款后,集體土地補償款114萬余元存在吳智勇個人賬戶。
他開始用集體資金下注,但還是輸多贏少,最后的結局當然是越陷越深。偵查員梳理銀行流水發現,僅2016年1月,吳智勇就通過ATM取現、轉賬、POS刷卡等方式,來回取款20余筆,共計60余萬元。
為掩蓋侵占集體資金的行為,村干部林在向詢問集體土地補償款去向時,大方送給林17.5萬元作為以隱瞞其挪用集體資金的真相。
做賊心虛,走上了逃亡之路。
“我只是暫時使用它。如果我贏了,我會還的。”抱著“暫時借”的想法,吳智勇一次次將貪婪的手伸向集體資金,賭注越大,虧損越急。提現金額從幾千元到幾萬元不等,他甚至直接用POS機買單。被抓進賭場的吳智勇一次又一次地試圖歸還他的錢,但都空手而歸。
2018年,村民向縣、鄉紀委反映“關門石水庫二期工程占地情況不同,征地補償款未足額領取”。
群眾舉報打破了吳智勇的“翻身首都”夢。雖然打入吳智勇賬戶的村民土地補償款已經一筆一筆支付,但看著他空空如也的銀行賬戶,想起被自己賭走的村集體土地補償款,吳智勇瞬間慌了,如坐針氈的小鳥。“三十六計走為上策”。吳智勇以身體不好為由,向原西田鎮人民政府遞交了辭職申請,連夜踏上逃亡之路。
村主任吳智勇的突然辭職引起了該<愛尬聊_尬聊生活>組織的警惕。隨即,調查組決定對該項目土地補償款進行全面調查。雖然吳智勇已經失去聯系,調查此案更加困難,但調查并沒有停止。經過周密安排、多方配合、數據比對、人臉識別等手段,調查組終于在貴州找到了吳智勇的足跡。經過幾天的連續走訪和蹲點,確定了具體位置。
2022年初,在當地公安機關的配合下,調查組找到了吳智勇的藏身之處。推開門,會看到簡陋的家具、破舊的被子和一盆發霉的食物。那時,靠看守煤礦為生的,與以前村民眼中那個意氣風發的“吳主任”完全不同。
“這三年,我去過濟南、德州、貴陽、六盤水。本來想出去打工賺點錢,后來回來彌補過錯。結果我被拖欠了工資。因為怕暴露身份,不敢聲張,只能吃‘啞巴虧’,連電話都不敢跟親戚說。”回顧自己潛逃生涯的辛酸,吳智勇后悔不已,但由于畏罪、膽怯、愛面子等復雜心理,他始終沒有勇氣主動去找紀委監察局的門。
一步走錯,一步走錯,世界上沒有后悔藥。畢竟,吳智勇釀的苦果是要嘗的。
吳智勇的被捕并不意味著案件的結束。調查結束后,專案組在分析案情后指出,除了個人因素外,吳智勇案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如管理混亂、會計不清等
隨后,縣紀委監委在牟家鎮、高灘鎮、史鷙鎮開展農村集體“三資”升級監督試點,以問題為抓手,開展村集體“三資”專項監督。同時,督促相關部門在全縣335個行政村開展“清產核資”工作,全面清理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等“財務資源”,建設和用好農村集體資產監管平臺,實現信息規范化管理。截至目前,已發現并糾正問題12個,查處違紀違法案件6起,處分6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