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 大學生返鄉記?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在有陽性病例的宿舍樓最終被打造成“低風險區”后,研究生李靜下定決心要回國,“因為他不想一次次被堵”。
11月底以來,北京、廣州等地疫情防控形勢復雜。很多學校都發出了“請假回家”的通知,用“點對點接送”“班車接送”的方式把學生送到車站、機場。
許多前幾天在網上搶購材料的學生開始在出售閑置物品的微信群上“瘋狂”倒賣他們囤積的材料。把一些人手里存的感冒發燒腸胃炎常用藥發到微信朋友圈,讓有需要的同學自己去取。為了順利回國,很多同學在出發的前一天晚上都去了實驗室和自習室睡覺,防止出發前被關在宿舍樓里。
在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中學習了3年的同學們爭相搶票,打包拼車,匆匆登上火車或飛機。有人“回家”成功,沒用帶來集中隔離的吹風機。有些人在咨詢了當地政策,做好居家隔離準備后,被臨時拉到車站集中隔離。幾次投訴后,他們被轉移到家中隔離。
奔跑
11月29日以后,幾乎每天早上醒來,大四學生金炫所在學校的宿舍都會出現核酸異常或陽性的情況。有同學稱之為“狼人殺”游戲。“天黑時請閉上眼睛。先知,你要查誰的身份?好吧,他是消極的。”當我醒來的時候,天已經亮了。“xx大樓今天被封鎖了。可以開始新一輪的猜測了。”
“能盡早去的,不一定能晚點去。”一個班主任在群里貼了通知。
和俱樂部里的朋友商量好“跑路”后,金炫趕緊打包訂票。和她一起訓練的學弟,原本打算留在學校,微信名加了后綴" ",決定三天后回家,把括號里的內容清空。

匆忙離開時扔掉的拖鞋。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研究生三年級學生李姣記得,大學導師最近開始勸說學生回國。12月2日,他下定決心提交回國申請,20分鐘左右就獲批了。他給社區打電話,得知從北京海淀區回南京,不需要集中隔離,也不需要居家隔離。他只需要3天的家庭健康監測,這是“相當意外的”,并立即購買了機票。
2日晚,他擔心宿舍關門,第二天走不了路,就在教學樓同學的工作站過夜。學校提前開通了“返鄉專線”,班車將把學生直接送到北京西站、北京南站、豐臺站、首都機場等車站。到了北京南站,他發現“到處都是大學生”。無論從車站到公交車,他都覺得大家都很沉默,“比安靜的車還安靜”。
哈爾濱大學金融專業大三學生陸克宇也是離開的幸運兒。從8月中旬開學到11月底,她所在的學校一直處于管制狀態,外賣暫停,除非重病不能出門。陸克宇的頭發從下巴一直長到肩膀。
11月24日晚8點,學校召開緊急會議,通知學生“可以請假回國”,期末考試推遲到春季學期。然而,第二天下午5點55分,班長在群里發出緊急通知:“根據省里的統一要求,目前疫情依然嚴峻。目前未離校的學生暫緩離校,已經買票的盡快退票。所有審批手續無效,門衛不再受理。”
一群提著行李箱的學生涌向學校的后門。學校領導過來了,就同意放了。陸克宇的舍友們聞訊后,立即收拾好衣服,離開了學校。桌子上的牛奶有一半沒喝完。另一個室友,剛洗完衣服,一個h就跑出來了
即便如此,還是“一車難求”。等待回家的學生在零下9度的寒風中擠在學校門口。學校附近賣雞公煲的商家看不下去了,發朋友圈:“可憐的孩子,如果你暫時無處可去<愛尬聊_百科全書>,可以來我的店里避寒。”
變化
陽性病例轉移5天后,宿舍變成了“低危區”。李靜立刻把專業書籍和電子產品塞進一個小行李箱,買了一張兩天后,也就是12月4日回云南曲靖的機票,“一切從簡”。
12月2日,她所在縣的防疫政策要求,所有從外省返回的學生都要集中隔離。為了調整當地的防疫政策,直到3日晚,社區成立的“出國留學大學生信息調查組”下發紅頭文件,將“集中隔離”改為“居家隔離”,李靜才向社區匯報。
她立即向社區匯報,社區網格工作人員感嘆“你真幸運”,約她回來當防疫志愿者。12月4日凌晨,她坐在高鐵上,看著太陽從地平線升起。她“真的很開心”。從早上5點到下午6點,她不吃不喝,一路上沒有摘下過一次口罩,“怕帶回一點點病毒”。
但是當她出站的時候,我聽說她是從北京朝陽區回來的。工作人員驚呼,她隨即被防疫人員制止,隨后被告知需要集中隔離。這位工作人員拿出紅頭文件,上面提到從北京高風險地區返回需要集中隔離,她在國務院小程序上查到自己的宿舍樓位于低風險地區。但工作人員無意與她爭論,“除非領導說讓你進組”。
12月1日,法學院大二學生Jojo回到江蘇省淮安市時,被“集中隔離”弄了個措手不及。
喬觀察到,在車站大廳里,一個城市的七八個區的人,不管到達與否,都擠在一起登記。“現場非常混亂”。工作人員一會兒說“小區的人來接就可以回家了”,一會兒又說“區里會安排集中隔離”。各區工作人員說法不一。一問,他們回答“我是xx區的,不知道你在哪里”。
地區工作人員告訴喬“集中精力隔離”。困惑的她之前問過街道辦,準備了七天的居家隔離,甚至把大部分分店的行李都郵寄回家了。但Jojo只能“配合”。她向跨線前來接站的父母道別。怕濕口罩,她只能忍著眼淚上了換乘公交車。
和Jojo一起被隔離的有10個人,都是大學生。沒有人告訴他們這次旅行要去哪里,要花多長時間。幾分鐘后,車輛停在了工廠附近,看起來像一片“荒地”。
在接近0度的環境中,穿著單薄的Jojo手腳冰涼。她直到晚上12點才入住。聽說她一天大部分時間沒吃飯,負責登記的工作人員給了她兩桶方便面。
隔離點由宿舍改造而成,樓道塵土飛揚,燈光昏暗,酒精、試劑、推車隨意擺放。喬靜把他朋友的微信視頻“指南”隔離在一起,然后四處摸確切的地方。她走進隔離室,環顧四周。衛生間被布幔隔開,水壺“臟兮兮”,床邊的插座無法正常工作,她能聽到孩子的哭聲。

開樓道不接燈。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一覺醒來,Jojo打電話給市、區、街道辦的疾控中心,得到的回應依然是褒貶不一。她聽說市疾控中心說“可以在家隔離”,區疾控中心說“北京回國必須集中隔離,后續社區出具材料才能帶回家”。街道辦推翻了7天居家隔離的承諾,稱“應該在區里安排,不歸社區管理”。
喬多次撥打12345投訴,給國務院小程序留言,向學校老師求助,還有trie
這些歸國留學生意識到,時間和地理位置是影響旅途順利與否的變量。一名11月30日從北京回濰坊的學生,在被要求集中隔離時提出了一個問題:“我北京的同學昨天和今天上午回濰坊了,但是他們的身份證沒有被扣,不用運送。為什么他們現在要這么做?”回復:“這是今天剛收到的通知。”
他換了幾個角度,提高音量,表達訴求,還引用了國務院的“二十條”和“九個嚴禁”作為依據。一個中年男工人從板房的文件柜后面走出來,用手指著自己的鼻子。“別以為你在北京呆了幾年……”“我看你是去上學了!”在寒潮中露天站了三個多小時,冷得他不停地踢腿取暖,終于上了換乘公交車。
一名12月3日從北京海淀區返回溫州并被隔離的學生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網記者,12月5日,同校的朋友回暖,在家中被隔離。和她一起回來的一群同學,有的因為街道不同,提前結束了集中隔離,但她還是要完成剩下一天的集中隔離,被告知“老人老政策,新人新政策”。
“我拒絕”
剛到隔離點,李靜就打了市疫情防控辦、信訪局、云南省政務服務平臺一輪又一輪的電話,但都沒有得到回復。雖然給她看紅頭文件的防疫人員態度強硬,但當她哽咽著說一整天都沒吃東西時,對方卻急了,連說“這個不行。”她馬上給她拿來了糕點和方便面,說她的孩子也上了大學,住在集中隔離點,“而且情況不太好。”
一些人的疑問也得到了解答。廣大研究生田甜靠著“我拒絕”,從“集中隔離”變成了“居家隔離”,沒有任何沖突,然后得到了“五天五檢”。
她的飛機于11月30日晚降落在山東煙臺。在前往威海分流點的換乘大巴上,田甜看到了幾個小時前廣州新聞發布會的消息,——宣布調整疫情防控措施。
當日,以“雪窩”聞名的威海下了今年的第一場雪。高速路堵了,開車一個小時差不多三個小時。

調車拍下的車窗。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凌晨1點,田甜被拉到一個類似“工業園區公寓樓”的地方。而登記她的信息的工作人員說:“我拒絕參加集中隔離。如果有任何問題,請你的領導直接聯系我。”對方說:“你現在離開不是我們的責任。應該是最后一個環節轉運的責任。”田甜回頭看了看,交通工作人員立即關上車門,坐著馬車離開了。
就這樣,田甜登上了他父母的車。在回家的路上,她連續接到七個電話,始終保持著平靜的態度。其中一人威脅她:“你這樣一走了之,怕警察抓你嗎?”過了一會兒,警察禮貌地打電話來了解情況,但沒有對田甜怎么樣。
回家后,田甜繼續受到來自社區的各種電話的“轟炸”。但是自始至終,沒有一個工作人員出現。除了口頭通知,沒有人封了田甜的房子并安裝了門磁。
12月2日下午5點,一家人在等待“核酸上門”。有人打電話確認田甜是低危區的,告訴她“可以自己下樓做核酸”,要五天五檢。
田大吃一驚。當時她所在的小區正在經歷“臨時管制”,除了加油站和較大的藥店,所有的店鋪都關門了。路上有路錐,不允許汽車通行。每一輛進出的車輛都要向站在路口的警察解釋“為什么在外面”。
沉默中,田甜出去摸了一把雪,第一次出村做核酸。
打了20個投訴電話后,Jojo終于有了轉機。十二月七日晚上七點
一些沒有“超重”成功到家的大學生,第一次做了他們在“停課”期間沒能做到的事。經過25個小時的火車,陸克玉順利回家。那天晚上,他去理發店剪了三個月沒剪的頭發。
當李姣回家時,他不需要被隔離在家里。他只需要每天去小區的核酸點做核酸。他從微信群里得知,當天回湖南后,室友被要求集中隔離。他住在板房里,沒有空調和暖氣,只能用吹風機取暖。現在,他們的宿舍樓因為另一起陽性案件,已經被查封控制。他覺得“幸運”。
他準備明年春天回學校,但他擔心明年的畢業典禮可能會受到影響。2020年夏天,本科畢業的他,見不到所有同學。
有同學在學校成立了一個微信群,叫“同學回家”。截至記者發稿時,已有80名成員。大家互相分享一下對層層加碼說“不”的策略吧。有大學老師給學生發“九不”截圖,說如果有人阻止,就給他看3354。不允許對符合條件的離校返鄉大學生采取隔離等措施。
12月5日下午,正在隔離點趕論文的李靜接到曲靖衛健委的電話,說明天可能會調整政策。只要衛生代碼是綠色的,所有集中隔離的返回者都將被釋放。
據了解,各地正在優化完善疫情防控措施,全面、準確、完整落實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第九版防控方案精神和進一步優化疫情防控“二十條”措施,落實返鄉人員防控措施。
李靜記得她離開北京時,送她一程的出租車司機安慰她。兩天前,這條街是空的,但現在街上有更多的汽車。“會好的,每天都一樣。”她希望明年春天,能和入學后就沒見過面的同學一起去居庸關長城看桃花。"我相信明年會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