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汽車能否成為許家印的“救命稻草”??
中國新聞周刊微信報道“保證交樓”“造車變現”.許家印手里的牌不多。
12月2日晚7點,許家印現身恒大集團,召開樓宇安全專題會議。許家印的出現讓之前的所有傳言都破滅了。
在“樓宇保底交付<愛尬聊_頭條百科>”會議上,許家印表示:“今年1-11月,恒大集團實現交付樓宇25.6萬套。2022年,力爭完成30萬棟的交付。12月必須保質保量完成44000棟的交付。本月還剩29天,時間緊,任務重。恒大全體員工一定要堅定不移地履行好我們的主體責任,努力工作,確保完成年度交接任務。”
不僅僅是“保證交房”的壓力。最近恒大面臨一系列“麻煩”。據悉,為降低成本,恒大汽車集團總部將被解散,總部人員結構也將進行調整。大部分人會面臨裁員,少數人會沉入工廠。與此同時,由于恒大集團12月2日月度工作會議臨時取消,網上傳言頗多。12月2日,恒馳汽車內部人士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對于裁員一事,我們有官方回應,但其他傳言太離譜。請不要相信他們,也不要傳播他們。
“這種優(yōu)化和淘汰的整體比例是10%,一些業(yè)務線高于這個數字,另有25%的員工被停薪留職1至3個月。”上述人士表示:“此前,恒馳汽車的人員架構是按照9款車型同步研發(fā)來配置的。但鑒于目前的疫情和市場原因,公司進行了戰(zhàn)略調整,降本增效,集中資源保證了恒馳5號的生產和交付,以及恒馳6號和7號的R&D和量產。”

目前恒馳5已經量產交付。早期恒馳5預售14天后,恒大曾表示該款車型累計預定人數超過3.7萬。但現在,恒馳5除了宣布首批交付100輛外,連具體的銷售信息都無法訪問。
恒5真的有官方宣稱的那么成功嗎?
第一輛車只是“半成品”?
"買買買,關閉,循環(huán),大和大,好和好."
2019年11月,在全球1100多名汽車零部件企業(yè)高管面前,許家印用上述15個字展望了恒大的造車之路。
許家印造車雖然不算早,但已經趕上了“最好的時代”。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僅為1%,2019年達到5%,現在已經超過20%。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lián)席會數據顯示,2022年1-10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559萬輛,同比增長108.4%,累計滲透率達到24.7%,占汽車市場增長的80%以上。
全新能源汽車三年后,2022年10月29日,恒大向首批車主交付首款車型——3335.41萬輛恒馳5。恒汽車表示,后續(xù)批次車輛將發(fā)往各地,交付車主。根據預約協(xié)議,第一批車主在交車時向天津津濱公證處支付全款。目前,恒馳汽車已在北京、天津、上海、廣州、深圳等19個城市布局了首批交付服務中心。
雖然目前還沒有恒馳5最新的真實交付數據,但在7月6日恒馳5正式開啟預售時,恒馳汽車總裁劉永卓曾表示,預售發(fā)布會結束后,恒馳5的市場反應良好,恒馳5大賣已成定局。根據其官方銷售數據,截至7月20日,恒馳5累計預定量超過3.7萬輛。
恒馳內部人士曾表示,恒馳5虧本定價17.9萬元,是為了有一個好的銷售業(yè)績。官方恒馳5號稱“30萬以內最好的純電動SUV”。
據稱,恒馳5采用了從德國本特勒收購的新能源汽車3.0底盤結構,并搭載了UMC研發(fā)的“三合一”電驅動系統(tǒng),最大功率150kW。

按照恒大的規(guī)劃,集團正在同時研發(fā)14款車,目前已經發(fā)布了9款。天津工廠生產的恒馳5只是恒大造車的開始。
然而,這款被恒馳汽車寄予厚望的車型,交付后卻存在諸多問題。有車主表示,在后續(xù)使用過程中發(fā)現了中控屏幕字體出現鬼影、剎車異響、自適應巡航無法開啟、續(xù)航里程12km時車輛突然蜷縮、座椅通風無法開啟、座椅加熱無法關閉等異常現象。恒馳汽車客服表示,輔助駕駛無法使用的問題將在后續(xù)OTA升級后實現。
事實上,目前很多智能電動車都存在“先賣后開發(fā)”的“半成品交付”現象。目前,智能駕駛被視為國內造車新勢力的主要優(yōu)勢。但目前市面上很多車型都只有在硬件上實現L3或L4自動駕駛的能力,真正的自動駕駛功能還需要通過后續(xù)的OTA推送不斷開放、不斷完善。甚至,在交付之初,有些車型連最基本的巡航功能都還沒開通。恒馳5就屬于這一類。
如何走出虧損的“無底洞”
新能源不僅是市場上的行業(yè),也是前期投入巨大,后期九死一生的行業(yè)。
新能源行業(yè)的巨大機遇,不僅吸引了小米、百度等互聯(lián)網巨頭相繼入場,也吸引了恒大等地產公司玩起了跨界造車。
造車的第一關是“燒錢”。此前,恒大集團表示,新能源汽車領域是恒大集團宣布的未來10年轉型發(fā)展的重點。自2019年以來,宣布進軍整車制造領域的恒大已在新能源汽車產業(yè)投資474億元。
主營汽車制造的上市公司恒大汽車,前身為恒大健康,2020年9月更名為恒大汽車。恒大財報數據顯示,2018年、2019年、2020年恒大虧損逐年增加,分別為14.29億元、44.26億元、73.94億元。2021年上半年,恒大虧損47.87億元,2021年財報沒有按時發(fā)布。2022年4月1日,恒大宣布停牌。直到今天也沒有復牌。
恒馳5問題頻發(fā),顯然不足以支撐恒大盈利。目前即使是國內新造車企業(yè),銷量比較高,在市場上比較受歡迎的,一般也是不盈利的。
根據近期公布的財報數據,Xpeng Motors第三季度凈虧損23.8億元,同比增長49.0%。前三季度,小鵬凈利潤虧損達67.78億元;零跑汽車凈虧損13.4億元,同比增長86.37%,前三季度虧損總額達37.84億元;蔚來第三季度調整后凈虧損35億元,去年同期虧損5.7億元。
與此同時,近年來,許多進入市場造車的企業(yè)迅速倒下。比如林賽汽車從高調入市到被拍賣只用了一年時間,陷入經營困境的漢騰汽車破產重組。在德國被稱為BBBA四強的寶沃也宣布破產。正因如此,產品力不強的恒大也被業(yè)界猜測是否會是下一個倒下的企業(yè)。
2020年,許家印表示,恒大將力爭在3-5年內成為全球最大、最具實力的新能源汽車集團。現在恒馳5交付后明顯沒有達到預期,恒馳6、7能否帶來顛覆性的影響還是未知數。許家印的造車夢是否還有機會照進現實,現在看來越來越迷霧重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