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打與下一句是什么呢??
墨子8686 2021-08-01 04:58 兩天曬網~如果你認可我的回答,請及時點擊【采納為滿意回答】按鈕~~手機提問的朋友在客戶端右上角評價點【滿意】即可。~你的采納是我前進的動力~~O(∩_∩)O,互相幫助,祝共同進步!
謝章誠 2021-08-01 05:02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兩天不抽皮肉發餿。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是一個漢語成語。含義指孩子調皮,現在引申為人欠打調皮。
資料拓展成語是語言中經過長期使用、錘煉而形成的固定短語。它是比詞的含義更豐富而語法功能又相當于詞的語言單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內涵,簡短精辟易記易用。并常常附帶有感情色彩,包括貶義和褒義. 成語多數為4個字,也有3字的以及4字以上的成語,有的成語甚至是分成兩部分,中間有逗號隔開。
來源:
1.源于寓言故事
寓言是以散文或韻詩的形式講述帶有勸諭或諷刺意味的故事。它往往是通過故事或者把自然物擬人化來說明一個道理。寓言具有教育的性質,具有勸諭性或諷刺性。比如,成語“東施效顰”是《莊子·天運》里的一則寓言,講的是東施效仿西施不成,反而遭人唾棄的故事,諷刺胡亂模仿的行為,勸告人們不要盲目地模仿。
2.源于神話傳說
神話傳說往往是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對自然現象和文化的解釋與想象的故事。神話盛行于上古時代,也就是五帝時期,許多神話都是在那個時期產生的。比如,成語“精衛填海”,出自先秦古籍《山海經·北山經》的一個神話傳說,講的是上古時期炎帝的女兒精衛去東海玩,由于風暴突襲,她死了。后來精衛去西山銜來石子兒和樹枝,一次又一次地投到大海里,想把東海填平。中國人用這個成語比喻按既定的目標堅持不懈地奮斗到底。
3.源于歷史故事
中國有悠久的歷史,由歷史事件形成的成語也不少。這些成語除了史實本身,往往帶有更深一層的隱喻意義。比如,成語“指鹿為馬”出自西漢司馬遷的《史記·秦始皇本紀》,講的是秦二世時奸臣趙高的故事。成語除了講趙高指著鹿說是馬,謀害大臣這個歷史外,還比喻故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4.文人作品 如:老驥伏櫪,青出于藍。
5.外來文化 如:功德無量,火中取栗。
漢語成語_百度百科
孟慶雪 2021-08-01 05:03 一人得道,( 雞犬升天)。二人同心,(其利斷金)。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Hanyoy 2021-08-01 05:04
”三天打魚“的下一句是兩天曬網。
1、三天打魚,兩天曬網【sān tiān dǎ yú,liǎng tiān shài wǎng】:比喻對學習、工作沒有恒心,經常中斷,不能長期堅持。
2、出自: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回:“因此也假說來上學,不過三日打魚,兩日曬網。”
3、造句:體育鍛煉要每天堅持,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4、近義詞:一曝十寒
造句:學習不能一曝十寒,要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堅持到最后。
5、”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俗語,正確含義是做每件事都有自己的正確方式,不能照搬,也不能蠻干,更不能偷懶。
6、“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在多數情況下是含貶義的;但在創新的角度上分析這個詞語時,可以理解為——張弛有度,才利于身心。
蒼狼王 2021-08-01 05:12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下一句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兩天不罵提拎甩褂。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兩天不抽皮肉發餿。
qkoufu7782 2021-08-01 05:20 1)歇后語【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后半句是【磨洋工】。2)【磨洋工】意思是【動作很慢,故意浪費時間或拖延時間。】3)歇后語是中國勞動人民自古以來在生活實踐中創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是一種短小、風趣、形象的語句。它由前后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謎面,后一部分起“后襯”的作用,像謎底,十分自然貼切。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通常說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領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稱為歇后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