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風暴下 醫護或需“輕傷不下火線”?
該文稱,在12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衛健委新聞發言人李昂表示,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后,大量新冠<愛尬聊_尬聊生活>肺炎感染者選擇留在家中康復。在京醫院確診的新冠肺炎感染者人數和核酸檢測人數呈下降趨勢。同期,發熱門診就診人數和流感樣病例明顯增多,120急救電話數量激增。
其中,12月11日,北京發熱門診2.2萬人次,是一周前的16倍;20.緊急電話數量在9日達到高峰,24小時內有3.1萬個電話,是正常數量的6倍。
李昂表示,目前北京疫情快速蔓延的趨勢依然存在。
在疾控中心前首席科學家曾光看來,“疫情風暴來得太快了,很多醫護人員都被感染了。如何保證醫院的正常運轉成為重點。”
根據相關要求,在新冠肺炎沒有特殊處理的“陽性”者需要在家隔離七天,密切接觸者需要隔離五天。相應地,醫院將面臨大量的“裁員”。
曾光認為,在患者大量增加的情況下,北京市出臺了及時的應急措施。醫護人員中無癥狀感染、病情較輕的患者堅持上崗,就像戰時一樣,“輕傷不下火線”。只有這樣,發熱門診才能24小時運轉,做好中重度患者的診療和搶救工作。同時,要做好常規醫療工作,加強醫療保障,特別是加快疫苗接種,尤其是對醫務人員、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
“目前醫護人員短缺,滿足醫療需求成為最關鍵的問題。北京一些醫院呼吁65歲以下的退休醫護人員上崗。”在接受該報采訪時,曾光表示,在特殊時期應該采取緊急措施,不可能按部就班。
[對話曾光]
論文:無癥狀溫和的藥物治療會增加免疫力弱患者的感染風險嗎?
曾光:這取決于疫情有多嚴重。我們要綜合考慮。目前如果被感染的醫護人員不上崗,損失會更大,病人進不了醫院,造成更大的問題。當然,別忘了風險,加強醫護人員的防護措施,盡量安排未感染的醫護人員到非感染科工作,尤其是老年和慢性病病房。
我覺得不應該討論如何應對疫情高峰期。最實際的是醫生要加強防護,第一時間打疫苗。現在,再也不用等到一切準備就緒,疫情再來了。目前醫療崗位人手不足,需要先完成治療。
論文:從A類管理到“減少重癥和死亡”的防疫目標,你如何看待這種變化?
曾光:從長遠來看,隨著病原體的演變和疫情控制的需要,新冠肺炎最終可以調整為“丙類傳染病丙類管理”。流感是丙類傳染病。丙類傳染病發病率很高,但根本不需要對每個病人都進行診斷和治療。
當新冠肺炎像流感一樣治療,沒有一般病例報告和管理時,醫院可以集中精力搶救危重病例,監測病情,疾病的升降趨勢,病原體的變異和耐藥性,這將有助于調整防控策略,指導疫苗和抗病毒藥物的生產和應用。
論文:目前,我們沒有常規檢測核酸。我們如何監測疫情的規模和情況?
曾光:我們可以采用隨機流行病學調查和抽樣、現場調查、電話調查和網絡調查的方法,重點搶救危重病人。現在面臨大量病例的問題,重癥病人死亡的情況還沒有發生,但是要做好避免的準備。
目前,北京的幾家醫院已經作為新冠肺炎的定點醫院開業。我認為北京應該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
現在北京還在疫情風暴中,有必要為這樣的措施點贊,有這樣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