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免費博物館大全?
博物館是一座城市源遠流長的歷史見證,是這座城市的精品文化和靈魂。下面就看看天津那些免費開放的博物館。

1.天津博物館
天津博物館是一座歷史藝術類綜合性博物館,其前身可追溯到1918年成立的天津博物院。天津博物館新館<愛尬聊_百科全書>位于天津文化中心區域內,新館地上五層,地下一層,層疊錯落;內部空間設計更融合了博物 館穿越時空隧道、連接未來之窗的理念,新穎獨特。其收藏特色是中國歷代藝術品和近現代歷史文獻、地方史料并重,現有古代青銅器、陶瓷器、法書、繪畫、玉器、璽印、文房用具、甲骨、貨幣、郵票、敦煌遺書、竹木牙角器、地方民間工藝品及近現代 歷史文獻等各類藏品近20萬件,圖書資料20萬冊。
2.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
周恩來、鄧穎超的青少年時代是在天津度過的,他們在天津相識、相知、相愛并共同走上革命道路。可以說天津是他們的第二故鄉,臨終前他們分別留下遺囑將骨灰撒在祖國的山河大地,撒在天津海河。紀念館位于天津風景秀麗的水上公園北側,是一座園林式的偉人紀念館。建筑布局呈“工”字型,高21.3米,主體分三層,屋頂采取傳統重檐形式并結合現代工藝,石材屋面,外檐鑲嵌花崗石,色彩樸素淡雅。館外紀念廣場、巨型花崗巖雕像《高山仰止》、不染亭、紀念林、草坪花卉與主建筑相互襯托,環境幽雅,氣氛莊重。館內藏品種類豐富、文物價值彌足珍貴。
3.天津文廟博物館
天津文廟是明清兩代天津地方官員祭祀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學創始人孔子的廟宇,也是天津學宮所在。始建于明正統元年(1436),1986年設立天 津文廟保管所,1991年更名為天津文廟博物館。主要由并列的府、縣兩廟及明倫堂組成,是天津市區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建筑群。
4.平津戰役紀念館
平津戰役紀念館位于天津子牙河橋西側的植物園預留地內,于1997年建成占地4.7萬平方米,是一座全面介紹平津戰役的現代化展館。主要由多維演示館、紀念廣場、勝利花園、序廳、戰役決策廳、戰役實施廳、人民支前廳、偉大勝利廳、英烈業績廳等組成。該館是反映中國解放戰爭三大戰役之——平津戰役的專題紀念館。聶榮臻元帥為紀念館題寫了館名。
5.天津自然博物館
天津自然博物館位于天津市河西馬場道西端,前身是北疆博物院,于1914年由法國傳教士桑志華創辦,1927年對外開放。1952年改建為天津市人民科學館,1957年正式定名天津自然博物館,是中國最大的自然博物館之一。2014年1月25日搬入原天津博物館(文化中心近平江道),稱為天津自然博物館新館,館內動、植物標本及古生物、古人類化石約40萬件。
6.元明清天妃宮遺址博物館
元明清天妃宮遺址博物館是展示古代建筑基址、媽祖崇拜現象及其文化形成的原因和過程,濃縮天津城市形成與發展的遺址類博物館,是天津市第一座遺址博物館,位于天津市河東區大直沽中路51號。
7.天津歷史博物館
天津歷史博物館位于天津市河東區光華路,該館于1952年6月在原天津市第一博物館與天津市第二博物館合并的基礎上建立。同年10月,原天津美術館并入。1955年底,又接收原華北博覽館,同時將館址由南開區二緯路遷至河西區馬場道。文化大革命期間,該館與天津市藝術博物館、天津自然博物館、天津市彩塑工作室等單位合并,一時改稱為天津市博物館。1974年,天津市歷史博物館與上述各館分開,恢復原稱,館址移至河東區光華路。現有館藏文物10萬余件。藏品以歷代“傳世精品”為主,其中一級文物400余件,藏書10余萬冊;館藏文物中,有原王懿榮、王襄等人舊藏甲骨,戰國時期“行氣”銘文玉飾,原“寶楚齋”舊藏西周紋銅禁、戰國“簟邦”殘刀幣等傳世孤品、精品。出土文物以1973年于天津市武清縣蘭城附近發現的東漢延熹八年 (166)雁門太守鮮于璜碑最珍貴。該碑是目前中國保存字數最多的一通完整漢碑。革命文物有反映周恩來“五四”運動時期活動的照片、文獻、吉鴻昌烈士遺書,毛澤東在開國大典時所穿服裝等珍貴文物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