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飯變宵夜 我的外賣為何“始終在備貨”??
據《中國新聞周刊》報道,“本來是午飯,現在是宵夜。”
12月14日晚上10點,距離陳驍點砂鍋粥已經過去了8個小時,但是沒有人點。
他反復問商家什么時候能發貨,每次回復的內容都差不多:“已經加價召喚騎手了,親愛的。”最后,陳驍太餓了,他不得不取消訂單,只是煮了一袋方便面充饑。
近期,隨著新冠肺炎防控政策的不斷調整優化,藥品、生活必需品等公共訂單數量激增,外賣配送速度在國內多個城市放緩,沒有騎手接單,配送費用增加。
外賣、購藥、生鮮電商等線上即時配送平臺正面臨新一輪的能力考驗。
外賣“一直備貨”
家住上海的陳驍告訴《中國新聞周刊》,12月12日他的自測抗原呈陽性,之后陸續出現發燒、乏力、肌肉酸痛等癥狀。“14號從早燒到晚,實在沒力氣做飯了,就想著叫個外賣。”
然而,從中午2點下單至今,還沒有騎手接單。“12月份之前,只要基本上是秒收單,那么刷一會兒餐就到了。”
北京的葉子也經歷了類似的經歷。她聽朋友說,如果陽之后沒有食欲,可以喝點電解質水補充能量。于是她點了一箱電解質水。訂單是在晚上7點提交的,而系統預計訂單將在晚上8點到8點15分送達。
但此后,訂單狀態一直是“有貨”,再也沒有騎手接單。第二天早上8點,商家給她發來消息:由于疫情、天氣等多重原因,可能無法發貨。建議取消訂單。打開樹葉地圖,發現店鋪其實只有3公里遠。
圖丁咚,買菜的外賣小哥滿負荷出行。圖/由受訪者提供
除了拖慢了外賣,還變得更貴了。
最近,武漢王樂妍發現了一家經常下單的奶茶店。配送費突然從1元漲到17.4元,配送價也從30元漲到50元。“配送費17.4元,比一杯奶茶還貴。”
鄭州張晨也有同感,尤其是超市和便利店,普遍上調送貨價格和運費。
據他介紹,外賣平臺上超市、便利店的配送價格一般在50元以內,配送費不會超過5元。然而12月14日,這類商家<愛尬聊_創建詞條>的送貨價格普遍漲到了88元或99元,送貨費也超過了10元。
其實著急的不僅僅是消費者,還有外賣商家。
老張在重慶經營一家社區超市。最近店里生意很好,每天都有幾十單。“騎手很少,沒人接單,每天會有三分之一的訂單被退回。”
12月14日,一個多年的老客戶下了黃桃罐頭的訂單。然而,從早上9點到晚上9點,沒有人接單。老張想著要不要閃。結果他打開系統,15公里路程收費180元,6瓶黃桃罐頭只要120元。最后,老張只好等到下班后親自送到客戶手中。
黃英在北京經營一家黃燜雞米飯鋪。由于質優價廉,很受周圍工人的歡迎。工作日每天至少帶出去200頓飯。
然而最近她發現外賣訂單少了一半。在檢查系統后,我們發現我們自己餐廳的配送距離從方圓的3公里縮短到了方圓的750米。
“最大的困難是不確定性”
一方面是配送不及時,沒有騎手接單,配送費用上漲。另一方面是因為外賣需求的爆發式增長。
丁咚購物北京業務負責人馬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新國十條”發布以來,平臺訂單量增長了30%至40%。
美團的數據也證明了這一點。最近,隨著各行業復工生產的加快,外賣消費需求也在快速增長
“如今,大量用戶都在囤貨。買的商品多了,礦泉水,黃桃罐頭,還有一些生活必需的肉菜蛋奶。有時候一單的重量最高能達到30公斤。”
并且每單的貨物數量增加,意味著騎手一次可以攜帶的單量減少,使得騎手多跑幾次,間接降低配送效率。
車友面臨的困難不止于此。平安站點附近有老舊小區,大部分沒有安裝電梯。“我們小兄弟還得靠手扶,下來手都紅了。”王對說道。
就這樣,王和他的兄弟們每天都要從早上6點工作到凌晨1點,才能完成當天的訂單。“有時候騎手工作太晚,第二天根本起不來”。
但從根本上說,外賣食品的配送一時無法送達,更多是因為外賣騎手等一線物流配送人員中新冠肺炎陽性病例的快速增加,導致外賣平臺和生鮮電商平臺運力嚴重不足。
王說,平安里站平日配備30名騎手。加上最近騎手的正面感染,至少車站只有8個騎手。“現在每天除了協調站內配送資源,最重要的是緊急協調外部資源,臨時招聘兼職騎手,加急騎手的在職培訓。”
對于生鮮電商來說,缺的不僅僅是送外賣小哥這個崗位。
在生鮮電商的銷售鏈條中,商品首先從產地配送到城市分揀中心,在那里經過驗貨、加工、倉儲、包裝,再由冷鏈配送到前置倉庫,最后配送到消費者手中。這個過程需要理貨員、分揀員、配送小哥的參與。
圖片美團買菜的分揀員在備貨。圖/由受訪者提供
比如理貨員負責接收市分揀中心的貨物,按照相應的順序擺放在貨架上;分揀員根據訂單,在相應的貨架上找到商品,掃描成袋,然后由配送員配送。馬波說,目前各個環節都有裁員。"在最糟糕的情況下,裁員超過了50% . "
在馬看來,其實在今年11月份和今年上半年的5月份,也出現過產能緊張的情況。但不同的是,當時的困難是缺貨,而現在的困難是沒辦法知道明天能有多少人工作,不確定性更強。
解決多渠道“最后一公里”問題
外賣已經成為市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數以萬計的騎手讓城市保持運轉,為無數人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圖片美團買菜的騎手正在配送。圖/由受訪者提供
為了緩解配送問題,各大平臺都在不斷增加運力。
美團表示,正在通過招募新人、跨區域調度、增加專項補貼、加強宣傳等方式,不斷提升城市騎手運力儲備。“隨著新騎手的增加,以及部分患病騎手康復后的復工,整體運力逐漸恢復到80%以上。”
據JD.COM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達達外賣騎手計劃招聘3000人,達達送外賣員計劃招聘3000人。
近日,北京、河南、浙江、湖南、重慶等地發出倡議,號召市民參與外賣送餐服務。
12月19日,浙江麗水蓮都發布3354提案。由于近期訂單激增,運力不足,呼吁市民在個人和家庭允許的情況下,在保證自身健康的條件下,如近期不工作或有閑暇時間,選擇自行加入外賣騎手。
美團方面表示,隨著各地陸續出臺舉措,近日新騎手注冊量較上周同期增長超過200%。
為了保證配送安全,各企業還為騎手提供防疫保障。
順豐市發放N95口罩、醫用橡膠手套、防護服等。給一線車友們。提供口罩、消毒劑、退燒藥等。對于閃盤驅動,并送單投遞箱進行消毒清洗;美團各配送點還建立了騎手健康賬戶,儲備了充足的口罩、消毒液、抗原試紙、常用藥物等防疫物資。時刻掌握騎行者的健康狀況,為騎行者提供全面保障。
此外,美團、盒馬等平臺也通過“共享雇傭”最大程度地補充了人力,努力提升服務能力。
北京市商務局數據顯示,為緩解配送壓力,北京400家超市設立自提點,讓顧客以非接觸方式取貨。
事實上,疫情下突然暴露出來的外賣騎手和快遞小哥的短缺并不是偶然發生的。即使沒有疫情的時候,騎手、快遞員等崗位也常年處于緊缺狀態。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中國9億勞動人口中,藍領工人約占4億人。據相關數據顯示,在中國最缺人的行業中,排在榜單前列的大多是生產和服務業的藍領崗位。
優客工場創始人毛大慶曾表示,藍領招聘遇到的問題可以概括為“三難一急”,即招工難、留人難、管人難、訂單急。同時,傳統藍領吸納企業還存在“兩難、一低一弱”的問題,即獲客難、展業難、費用結算難、工人粘性低、綜合能力弱。藍領求職者面對的中間商很多,虛假宣傳,套路單子。
“要解決這些問題,我們應該建立一個連接三方的平臺,并利用系統工具的集成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