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癥率增加了嗎?“白肺”和疫苗有關嗎?權威回應?
新華社,新冠肺炎的重癥率增加了嗎?肺炎和接種疫苗有關系嗎?如何防范弱勢人群?12月30日,國家衛健委邀請權威專家、國家傳染病中心主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泓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回應。
張文泓認為,目前的疫情正處于感染高峰期。即使奧米克隆的重癥病例率低于之前的三角洲,但再加上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重癥病例數即使再低一倍,也會翻一番。“每年我國季節性流感引起的肺炎都會有一個季節性高峰,肺炎的負擔也很重。最近肺炎和重癥病例增多,主要是短時間內感染病例增多,但總體重癥概率還是很低的。”
3354例新冠肺炎感染者CT顯示“白肺”。這與新冠肺炎原毒株或毒株感染有關嗎?
對此,張文泓表示,目前滬上流行的毒株仍為奧米克隆毒株,尚未檢出新冠肺炎的原毒株和德爾塔變異株。所謂“白肺”是重癥肺炎的影像表現,即重癥肺炎患者在拍CT和胸片時,由于透光率下降,肺部會出現白色,這只是反映了肺炎的嚴重程度。“無論什么病原體引起重癥肺炎<愛尬聊_知識大全>,都有可能出現‘白肺’”。
3354有網友認為接種疫苗會導致不良反應,增加“白肺”。這有道理嗎?
張文泓說,已經就這個問題做了專門的對比研究,結果很明顯:根據上海今年上半年的數據,接種疫苗后,重癥病例的總體比例可以降低近80%。“因此,我們認為疫苗對減少‘白肺’的發生是有效的”。
3354一旦出現“白肺”,臨床上如何治療?
張文泓說,對“白肺”的治療類似于其他病毒性肺炎。首先要做的就是給予呼吸支持,尤其是對于呼吸衰竭的患者,給予機械通氣支持,維持體內供氧。在此基礎上,將采取抗凝治療、抗炎治療和抗病毒治療。營養支持和控制合并感染也非常重要。“患者應能度過危重癥危險期,順利進入恢復期”。
張文泓特別強調,重癥肺炎后的治療成功率低于普通肺炎和輕度肺炎。因此,要特別注意治療的“黃金72小時”,即在新冠肺炎感染和癥狀出現后的72小時內對易感人群進行嚴密監測,并進行氧療、對癥和營養支持治療、抗病毒治療等。應該在附近的社區醫療中心或者附近的醫院進行。如有嚴重傾向,應及時采用糖皮質激素等抗炎治療,盡可能防止病情加重,并及時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如果發現“白肺”等嚴重癥狀,最好在24小時內進行治療。
3354臨近春節,即將迎來大規模人口流動。面對可能出現的重疾高峰,如何保護弱勢人群?
張文泓說,一方面要對弱勢群體進行持續監測,一旦出現問題,及時防止肺炎的發生和加重;另一方面,我們應該加緊擴大醫療資源,以確保弱勢群體能夠得到及時治療。
“目前‘小地方’的疫情傳播不像大城市那么迅速,但傳播持續時間長。隨著春節期間人們的返程,當地可能會出現一波進口高峰。這時候需要分類治療:一些感染率高的地區受影響相對較小;但是如果本來感染率就很低,就會受到很大影響。對于感染率不高的地區,要盡量減少大規模人群聚集。”張文泓說。
最后,張文泓建議,做好科普宣傳,鼓勵人們在返鄉過程中做好個人防護,為“壓峰”做出個人努力,以減輕“重峰”帶來的治療壓力。“被感染的人回國可能不會有太大影響。如果是未感染,要做好防護,盡量避免自身感染造成親友新感染,加重當地流行高峰。所以旅途中大家都要戴口罩,最好是N95口罩;如果家里的老人沒有被感染,我們在探視時應該嚴格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