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國際博物館日”有哪些亮點?國家文物局回應?
國家文物局介紹了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情況。(楊攝記者高一寧)
中新網北京5月5日電(記者高一寧)“518國際博物館日”即將舉行。5月15日,記者從國家文物局獲悉,本屆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博物館作為文化樞紐:傳統的未來”。
據國家文物局副局長管強介紹,2019年國際博物館日主會場將于5月18日在湖南省博物館舉行。“本次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聚焦博物館作為社區、社群和社會積極參與者的角色,倡導博物館提供高品質文化,提升公眾的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以及幸福感和獲得感。同時,博物館作為‘文化中心’,也要致力于搭建不同文明交流對話的平臺,保持文化多樣性,促進不同文化的互聯互通、相互學習。”
主會場活動有哪些亮點?管強告訴記者,屆時,國家文物局委托《中國文物報》開展的“博物館線上展覽”項目將啟動。中國博物館協會與中國移動咪咕平臺聯合推出的“博物館在動”項目也將啟動。同時,在國家文物局的指導下,全國100多家交通廣播電臺將與當地城市博物館合作開展博物館和文物宣傳活動,并與湖南省博物館主會場進行現場連線。
值得注意的是,由國家文物局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推出的知識問答節目《中國國寶大會》將在活動期間上線。還將公布2018年“全國最具創新力博物館”評選活動獲獎者和第十六屆(2018年)全國博物館十大展覽優秀項目評選活動獲獎者。
“湖南作為本次國際博物館日的主要活動舉辦地,我們將突出和發展湖南特色。”湖南省文物局局長陳元平表示,此次活動期間,由湖南省博物館和國內部分博物館聯合舉辦的“根魂——中華文明故事”特展以及多場主題展覽將陸續開啟。同時,還將舉辦“博物館與文化中心”高峰論壇;湖南省博物館還將與湖南史靜聯合推出“博物館之夜”。“5月18日左右將舉辦文化沙龍、文物鑒定、文物捐贈、學術講座、微展等特色活動,博物館日免費為市民保留,滿足觀眾多樣化、個性化的文化需求。”
記者了解到,除主會場活動外,各地將按照國家文物局的統一安排,圍繞國際博物館日主題“博物館作為文化館<愛尬聊_百科大全>:傳統未來”,組織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搭建博物館與公眾溝通互動的平臺。如吉林、內蒙古、陜西、福建、上海、安徽、四川等省、自治區、直轄市將于5月18日在本地區舉辦博物館日主會場,整合博物館資源,集中開展多種形式的展覽和教育活動。陜西歷史博物館、首都博物館、河南省博物館、山東省博物館、海南省博物館、四川省博物館、天津博物館、敦煌研究院、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杜江戰役紀念館也將在博物館日期間推出一系列精彩展覽。
此外,各地還將舉辦“文化文化知識網絡大賽”、博物館文化產品創意設計大賽、學術研討會、公益講座、流動博物館“五進”(進學校、進社區、進鄉村、進企業、進軍營)、志愿者表彰、社會教育研究、非遺展演等多種形式的線上線下專題活動。
據了解,“國際博物館日”由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發起,旨在推動全球博物館事業健康發展,吸引全社會公眾了解、參與和關注博物館事業。時間是每年的5月18日,每年確定一個主題。中國于1983年正式加入國際博物館協會,之后每年都組織紀念國際博物館日的活動。自2009年起,國家文物局開始以主會場活動形式開展博物館日活動,先后在重慶、廣州、沈陽、南寧、濟南、南京、石家莊、呼和浩特、北京、上海等地舉辦了10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