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旅游助推老區脫貧攻堅?

游客參觀位于江西瑞金的“蘇爾大學”舊址。楊友明攝/光明圖片。

江西井岡山毛坪鄉神山村一角。2017年2月,神山村與井岡山所有貧困村一起脫貧。新華社
聚焦紅色旅游發展。
盛夏時節,我爬上當年井岡山五大前哨之一的黃洋界山,環顧四周:抬頭望去,云霧蒸騰,層層疊疊;低頭,山路彎彎,游客如織。“井岡山,兩寶,紅色歷史,好山。”當年,我們的祖先在深山密林中進行革命和反圍剿。如今,它已成為江西紅色旅游最醒目、最具代表性的招牌。
近年來,井岡山不斷創新紅色旅游產品,完善景區設施,加強旅游產業管理,拓展客源市場。以紅色旅游為主導的第三產業保持健康發展態勢,帶動了當地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2017年2月,井岡山在全國率先脫貧“摘帽”。紅色旅游幫助老區脫貧,在井岡山、江西邁出堅實步伐。
一個
接受旅游紅色精神的洗禮。
“慶幸你來了不僅能洗眼洗肺,還能洗心洗腦。”這是來井岡山參與紅色旅游的游客的共識。
登上井岡山茨坪北山革命烈士陵園,瞻仰革命先輩的光輝事跡,回首遠眺巍峨蒼翠的吳志鋒,人們可以用博大的胸懷和鋼鐵般的意志領略先輩們的氣魄。在瑞金葉坪尋找革命舊址,看著紅墻黑瓦的磚房保存下來的舊場景,讀著古樟樹記錄下的歲月滄桑,讓人想起了從未后悔過的艱苦歲月。站在懷玉山的紀念碑前,方志敏,聽著磅礴的山風,看著千峰萬峰,重溫《清貧》篇,更能體會到錚錚鐵骨中蘊含的精神力量。
紅色資源是我們黨和人民的寶貴精神財富,每一個紅色旅游景區都是一個常學常新的生動課堂,蘊含著豐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養。基于此,江西重視方向,重視文化資源和紅色教育基地的作用,將紅色教育和紅色基因傳承作為發展紅色旅游的核心,讓游客在旅游中受到紅色精神的洗禮。
為了讓井岡山的紅色歷史和美麗風景更加深入人心,井岡山市開展了以“吃一口紅米、唱一首紅軍歌、走一趟紅軍路、讀一本紅軍書、聽一堂傳統課、掃一座紅軍墓”為主要內容的紅色培訓。這種集體驗、參與、互動于一體的紅色培訓形式,內容生動、形式多樣,將歷史事件、紅軍戰爭、紅軍生活場景有機融合,讓參觀者在紅色培訓中學習黨史、陶冶理想、錘煉品格。目前,井岡山有20多家培訓機構,參加紅色培訓的人數已超過百萬。
為告別“一屋一棒一麥克風”的傳統紅色旅游展示模式,讓紅色旅游熱鬧起來,瑞金先后推出“十送紅軍”等19場與游客互動的情景喜劇表演。游客身穿紅色軍裝,扮演各種革命角色,體驗紅色革命場景,從而活躍歷史,讓文化深入人心。游客們仿佛又回到了上世紀30年代,看到了中央蘇區壯麗的紅色盛況。
一批又一批的游客來到江西的紅色旅游景點拜謁、尋訪。他們經歷的是傳承,留下的是反思。正如一位大學生參觀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后所說:“革命的勝利來之不易!這是革命先烈們艱苦奮斗、浴血奮戰換來的。這一切都離不開堅定的革命信念。有了它,我們可以克服一個
“近年來,參觀紀念館的游客越來越多,我們的生意也越來越紅火。年營業額可達67萬元!”談起紅色旅游帶來的變化,興國縣長崗鄉長崗村紅色農莊主人謝芬林滿心歡喜。41歲的謝芬林和妻子一直在外打工。2014年,他依托村里的紅色旅游資源,回鄉創辦了農家樂。隨著紅色旅游的蓬勃發展,一家人坐上了致富的快車,生意越做越紅火。
謝芬林提到的紀念館是2006年6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六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長崗鄉考察紀念館,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近年來,該紅色景區逐步完善配套設施,將一館三址(長崗鄉調查紀念館、原消費合作社、長崗鄉原列寧小學、原蘇維埃政府)與鄉村體驗相結合,成為集紅色教育、生態農業體驗、鄉村風光游為一體的鄉村特色紅色旅游景區。
江西紅色旅游的快速發展,使其先天的資源優勢轉化為后發的經濟優勢,拉動了內需,促進了消費,帶動和拉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特別是在促進老區群眾脫貧摘帽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使不少當地群眾從傳統農業生產中解放出來,從事旅游商品的生產和銷售,開啟了農家樂,共享紅色旅游產業發展紅利。目前僅井岡山就有1000多家從事鄉村旅游的經營主體,其中以當年紅軍吃的“紅米南瓜湯秋茄”為特色的農家樂就有400多家。據統計,江西省紅色旅游直接從業人員約17萬人,間接從業<愛尬聊_創建詞條>人員近75萬人。
三
以品牌推動紅色旅游發展。
行走在江西南昌的大街小巷,八一大道,八一廣場,八一學校,八一公園.所有這些都有著與眾不同的名字,使人們深深地感受到了城市的靈魂。
“‘八月一日’是南方。
昌發展紅色旅游的一個核心品牌。”南昌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龍和南說。近年來,南昌市對八一廣場及周邊環境進行改造,對八一起義紀念館等“一館五址”進行改造提升,立體式再現八一史詩。在充滿時代氣息的城市景觀中,紅色的記憶與符號格外耀眼,成為城市的新地標。以品牌促發展,是江西省發展紅色旅游產業的一個縮影。
萍鄉市安源區是中國工人革命運動策源地和秋收起義的策源地及主要爆發地之一。該區精心打造安源品牌,重點做好以安源紅色文化為主的紅色游、安源國家礦山公園為主的工業游、安源紅領巾紀念館為主的科普游及鄉村生態游等。萍鄉市委常委、安源區委書記黃萬林介紹,去年以來,安源紅色旅游業呈現快速增長態勢,全區接待旅游人數784.63萬人次,同比增長29.2%;旅游綜合收入79.5億元,同比增長39.8%。
“以品牌樹立形象,以品牌開拓市場,是江西推動紅色旅游健康快速發展的重要經驗之一。一方面,加大對基礎設施、旅游服務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精心打造紅色精品景區,完善紅色旅游目的地體系,推出紅色精品線路;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媒體宣傳、活動推廣等多種方式,運用紅色文化元素,打造紅色旅游商品,增強紅色旅游的市場競爭力。”江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朱虹說。
“我們規劃將江西建設成為中國紅色旅游發展典范、最具吸引力的紅色旅游目的地。到2020年,全省紅色旅游年接待規模將達2.4億人次,紅色旅游綜合收入達2500億元,直接就業人數達50萬人,間接就業人數達250萬人。”江西省旅游發展委員會主任歐陽泉華說。
(來源:光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