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藥一定要先用上?
第一財經消息,抗病毒藥物被認為是新冠肺炎“黃金72小時”治療的關鍵“武器”。
“在新冠肺炎,社區醫院是患者接受治療的第一道關口。只要采用正確的治療方案,我認為絕大多數患者都可以在‘黃金72小時’內得到緩解,從而避免小病轉為重癥。”復旦大學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泓在日前的一次內部培訓會議上這樣說。
張文泓強調,在這寶貴的三天時間里,應該首先使用新冠抗病毒小分子藥物。“目前二、三級醫院的床位周轉肯定是慢的。早期輕癥患者轉到大醫院排隊、看病、掛水,可能會延誤和加重病情。在治療初期,沒有細菌感染的時候,就要對癥下藥。”
“其次,為了防止輕癥轉為重癥,一旦檢測到患者血氧飽和度有所下降,肯定是肺功能有問題,可以配合使用某些激素。”我們的社區醫生也不用太擔心激素的使用,或者血糖控制等問題。激素在由輕轉重的高危人群中是明確有效的藥物,胰島素和口服降糖藥也可以在監護下同步使用。"
張文泓建議,患者不必都去二、三級醫院掛水。“可以在二級醫院準備補液,回社區醫院輸液,再配合社區醫院開的抗病毒藥物。”他舉例說,“比如輕度新冠肺炎患者,如果沒有并發細菌感染,第一天可以在補液液中加入少量地塞米松,同時在社區醫院吸氧。也許一個多小時后,他的熱度會降下來,血氧飽和度會提高。晚上回去他會加點菜,鹽,燉蛋,狀態會好很多。在接下來的兩三天內,可以根據患者的病情逐漸減少藥物的用量,或者將輸液改為口服。”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今天也了解到,阿夫定片已于1月3日在上海115家二、三級醫院和113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投入使用。
上述113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包括長寧區的北新涇、程家橋、虹橋等社區醫院,楊浦區的平涼、五角場、長海,寶山區的廟行鎮,顧村鎮的聚泉新城等社區醫院。患者可以在最近的社區醫院接受醫生的詢問和評估,然后開出相應的處方。醫保價格270元/瓶。
2022年12月30日,帕昔洛韋交付黃浦區、嘉定區、長寧區等部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供患有嚴重疾病風險因素的新冠肺炎患者使用。
“醫院最近剛來了一批阿夫定,之前一直儲備的帕昔洛韋基本可以滿足轄區居民在新冠肺炎抗病毒藥物的供應保障,以后會陸續補充。”上海多家社區醫院的負責人告訴記者。
除了新冠肺炎已經批準上市的兩種小分子口服藥物,還有哪些藥物正在上市?記者梳理發現,率先提交IND申請的“君實生物VV116”近日披露了一項三期臨床試驗數據,并稱其“不遜于帕昔洛韋”,但該公司尚未提交上市申請。
呼聲較高的“simcere SIM0417”表示,已于2022年12月19日完成II/III期臨床試驗,其此前獲批的兩個臨床方案用于治療輕中度新冠肺炎感染,以及對接觸過新冠試驗陽性感染的密切接觸者進行暴露后預防性治療。此外,“眾生藥業RAY1216”、“廣生堂GST-HG171”等最近3個月完成三期臨床試驗的患者入組。
此外,2022年12月23日,平安鹽野木恩替利韋與上海醫藥達成進口經銷合作,但其上市申請仍在審理中。2022年12月29日,莫東莫爾努匹拉韋也獲得了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緊急審查和批準”,并有條件地批準了進口注冊,但仍需
“上述大部分在研藥物,其臨床方案設定的終點不是輕到重,而是癥狀改善、輕到中度治療等。這就要求藥企主動補充一些現實世界的數據,以完善藥物的療效和安全性信息,即使是在藥物有條件上市之后。”一位藥物研發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愛尬聊_百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