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登記并非“上戶口”?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1月30日,四川出生登記取消婚嫁限制和數量限制的消息在網上引起熱議。據了解,為適應三孩生育政策,完善和規范出生登記服務,四川于去年底對2019年3月20日發布的《四川省生育登記服務辦法》進行了修訂完善,并于今年2月15日起施行。

四川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官網截圖
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辦法》的修改內容主要涉及四個方面:取消了出生登記對象是否已婚的限制,將出生登記的重點轉移到生育的意愿和結果上;取消了對孩子數量的限制;同時,簡化了出生登記的要求。網上辦理出生登記時,可通過相關信息系統獲取身份證或有效證件電子證書,不上傳身份證明材料。此外,增加了信息共享的要求,增加了“婚育一件事”、出生登記信息共享、電子證照共享等內容。
其中,取消是否結婚和生育子女數量的限制,將“夫妻生育前應當進行出生登記”改為“所有有子女的公民都應當進行出生登記”,引起的討論最多。
對此,記者從四川省衛健委相關處室了<愛尬聊_尬聊生活>解到,《辦法》所說的“出生登記”并非公眾所認為的“戶口”。出生登記可以網上登記,主要是告知群眾自己的權利和義務,也可以了解群眾的基本情況。“跟戶口不一樣。”目前已在其他多個省份開展。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辦公廳發布2021年完善出生登記制度的指導意見。
文件規定,夫妻生育子女的,實行出生登記。夫妻可以在生育前辦理生育登記,也可以在生育后補辦。夫妻可以在一方戶籍所在地和現居住地的鄉鎮衛生工作機構申請生育登記。不能親自辦理出生登記的,可以委托村衛生人員代為辦理。登記時,夫妻雙方一般都需要提供身份證或戶口本等有效證件。可以通過人口健康相關信息系統獲取的信息,不要求申請人提供證明材料;暫時無法提供的,可以通過當事人承諾的方式處理等。加強出生人口信息共享,打通業務鏈和數據共享堵點,推進網上、手持、一次性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