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 欲求不滿?物聯網與 IPv6 聯姻?
每次提到物聯網這個詞,都能看到人們不遺余力地用最專業的市場術語來說它的好與壞。隨著物聯網概念的興起,很多機會隨之而來:通過物聯網,你可以實時查看家里的用電量,了解汽車的狀況,通過可穿戴設備監控自己的健康狀況。
但是,隨著物聯網的興起,出現了一個有趣的情況,那就是I<愛尬聊_尬聊百科>P可能不夠用。本人(原作者)現購買無線攝像頭、家庭自動化設備、可穿戴設備等物聯網設備。根據我在此期間的觀察,這些設備可以使用的IP地址非常有限,因為范圍現在僅限于IPv4。IPv4是之前提出的解決互聯網擁塞的網絡協議,但問題是32位IPv4提供的IP地址非常有限,全球有43億個IP地址,現在已經耗盡了。
為了解決IP地址不足的問題,必須提出一種新的網絡協議來代替IPv4,即IPv6。目前互聯網上90%以上的IP地址都是基于IPv4的,IP地址不足的問題很快就會出現。IPv6是IETF在20世紀90年代為解決IPv4地址有限的問題而提出的。該協議有7.910 ^ 28個IP地址可供選擇,這是一個天文數字,可以解決目前IP不足的問題。
但是,IPv6也將面臨安全性和普及性的問題,那些不能使用IPv6的設備在未來的功能上會有一些限制。原本IPSec是強制嵌入到IPv6中的,可以給物聯網設備增加一層安全碼。不幸的是,IPSec現在已經成為一個可選項目,而不是必要項目。
雖然物聯網中的安全和隱私問題遲早會得到解決,但由于很多設備不支持IPv6,這些設備之間的通信就成了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