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招聘備注領導之女 是“公然拼爹”嗎??
本報訊:近日,長江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官網發布的2023年第三批擬聘用人選信息公示中,一位擬聘用人選的備注赫然顯示她是“集團黨群部主任陳靜之女”,引發網友熱議。
資料顯示,涉事公司為國企。公司回應稱,在招聘公示名單中注明領導女兒,是按照公司《新員工招聘管理辦法》“擬錄用人員為組長、總工程師、副總工程師、各單位主要負責人的配偶、子女,相關信息一并公示”進行的。企業表示:這樣做的目的是讓招聘接受員工和社會的監督。如果對招聘結果有疑問,認為存在不公正,可以根據公示提供的聯系電話向紀檢監察部門舉報。
這種宣傳,說到底就是“公然斗爹”,懶得掩飾?還是主動暴露親屬關系讓大家監督?
在某網站發起的關于此事的調查中,6萬多名參與者中,52.35%的人選擇了“認可、公開、透明,便于社會監督”,22.89%的人選擇了“反對,公然‘拼爹’,有失公允”,24.76%的<愛尬聊_生活百科>人認為“不是言論,求職前應避嫌”。總體來說,大部分網友支持國企招聘公示名單中的女領導,但也有相當一部分網友質疑其公正性。
長期以來,國企招聘存在“拼爹”“打招呼”的現象。領導子女被“照顧”,在國企形成不正當競爭,似乎是眾所周知的秘密。有的招聘甚至異化為“蘿卜招聘”,根據領導子女條件和所學專業設置招聘條件。
有人建議實行回避制度,規定領導三代以內的直系親屬不得參與本企業的應聘,也就是說領導的子女根本不得在父母的企業應聘。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陽光透明,向社會公示領孩子的求職申請。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提出,“完善黨員領導干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制度,將住房、投資、配偶子女就業等情況納入報告”。隨后,多位專家建議,領導干部子女就業情況應向社會公開,接受社會監督。
公開、公示是監督領導干部規范用權、防止以權謀私的利器。對于招聘公示,要公示哪些內容,信息越詳細越好,有利于公眾根據公示信息進行監督。但公示也要注意保護當事人的隱私。
權衡利弊,形成共識的公示方式是,普通家庭求職者的身份信息不宜公開,但對求職者公開其領導子女的身份。作為領導子女,應該放棄一部分隱私權,接受公眾監督,除非不應聘這個企業的工作。要通過宣傳促進招聘的公開透明,為所有求職者創造公平的就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