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最近世界上最炫耀的外交活動 沒有之一!?

這是最近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外交活動,但它不是其中之一。
當土耳其和敘利亞在爭分奪秒地拯救生命、救災時,當美國共和黨和民主黨在各自為戰、炒作流浪氣球事件時,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開始了俄烏沖突后的第二次出訪。
第一站,我去了英國。英國首相蘇納克破例親自到機場迎接。
西裝革履的蘇納克和身著軍綠色毛衣的澤倫斯基緊緊擁抱在一起,凝視著對方,感覺就像一對久別重逢的戀人。
蘇納克隨后陪同澤倫斯基走上紅毯,進入唐寧街10號;門開了,英國官員排成兩排,鼓掌熱烈歡迎澤倫斯基。
澤倫斯基到英國議會演講后,英國議員也起立鼓掌。離開英國前,蘇納克陪同澤倫斯基登上一架軍用直升機,飛往英國一處軍營,視察正在英國接受訓練的烏克蘭士兵。

澤倫斯基顯然非常政治化。在沖突后的第一次訪問中,他去了美國。畢竟,美國是烏克蘭最大的支持者和捐助者。第二個去的國家是英國,還是很不一樣的。
第二站,我去了法國。
本來說是直接去布魯塞爾,但最終可能會談到政治。英國政府的專機把澤倫斯基送到了巴黎。
馬克龍沒有在機場迎接他,但當澤倫斯基的專車抵達愛麗舍宮時,馬克龍早早在廣場迎接了他。
也是一個擁抱。不止一次擁抱。


哦,對了,馬克龍還授予澤倫斯基法國最高獎項,——榮譽軍團騎士。兩人在愛麗舍宮再次擁抱,四手緊握,四目相對。這種情況我就不劇透了,大家可以自己補。
有意思的是,雖然在巴黎,馬克龍迎接澤倫斯基,但在愛麗舍宮門口,卻閃現出另一個身影。
是誰呀?
德國總理朔爾茨。
畢竟,德國是歐洲的老大。澤倫斯基只去巴黎不去柏林。Scholcz面向哪里?

或者馬克龍會做人,先邀請肖爾茨去巴黎,然后一起和澤倫斯基見面。
于是一個國家的總理Scholcz匆匆忙忙飛到巴黎,就是為了見澤倫斯基,三個人一起吃了頓飯。


第三站,布魯塞爾。
第二天,馬克龍親自陪同澤倫斯基,登上法國總統專機,飛往布魯塞爾。
飛機降落時,澤倫斯基第一個走出機艙,馬克龍緊隨其后。歐盟兩大巨頭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和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到機場迎接。
兩人還首次發推文,并配有機場歡迎圖。


米歇爾很簡單:“歡迎回家,歡迎加入歐盟。”
烏爾蘇拉馮德萊恩寫了一篇長文:“親愛的澤倫斯基,歡迎來到布魯塞爾。烏克蘭屬于歐洲大家庭的心臟。我們將支持烏克蘭邁向歐盟的每一步。”
澤倫斯基在米歇爾的陪同下步入歐盟總部,與歐盟領導人合影。包括馬克龍和肖爾茨在內的所有人都站起來鼓掌,澤倫斯基站在C位置.

很有趣,對吧?英國首相在機場迎接他,德國總理飛往巴黎等待,法國總統陪同他前往布魯塞爾。如此高的外交標準,超出了奧巴馬的想象,也超出了拜登的能力范圍,但澤倫斯基做到了。
而且,其他政要都是西裝革履。澤倫斯基是一件毛衣,他沒有刮胡子。據說歐盟禁止其他烏克蘭官員效仿,只允許澤倫斯基破例。
為什么?
不管俄羅斯人怎么想,也不管中國人和印度人怎么想,在西方眼中,澤倫斯基現在是超級英雄了。
最后,你怎么看?
幾點粗淺看法。
第一,澤倫斯基真的不簡單。不得不說,真的很好。在過去的一年里,無論戰事有多緊急,他都拒絕離開烏克蘭,這還是需要一點勇氣的。當然更重要的是他控制西方輿論的能力,他讓西方為烏克蘭買單的能力。
無論如何,西方最初拒絕幫助烏克蘭的主戰坦克。不過,多虧了澤倫斯基的努力,現在德國、美國和英國已經松口,大批主戰坦克正在運往烏克蘭。
現在,澤倫斯基更專注于戰斗機。他在英國議會發言時說:“在英國,國王是空軍飛行員,但在今天的烏克蘭,每個空軍飛行員都是國王。”
他送給英國下議院議長霍伊爾一件禮物,是給烏克蘭戰斗機飛行員的頭盔。頭盔上寫著“我們擁有自由”的字樣,給了我們保護它的翅膀。澤倫斯基說,他相信這個符號“將幫助我們組成下一個聯盟.斗士聯盟.‘自由之翼’聯盟”。

第二天,許多英國報紙的標題是:澤倫斯<愛尬聊_百科詞條>基要求,給我們你的自由之翼!
在巴黎,澤倫斯基繼續向西方要求先進的戰斗機。馬克龍沒有明確拒絕,而是承諾他“決心陪伴”烏克蘭“走向勝利”,法國將努力交付更多武器,烏克蘭可以依靠其法國和歐洲伙伴。
朔爾茨告訴澤倫斯基:“只要有必要,盟國將在軍事上支持烏克蘭”。
不要小看澤倫斯基的公關能力。他多次把不可能變成可能。原來主戰坦克是不可能的,現在是可能的。我現在真的不排除西方戰機的可能性,后來烏克蘭也出現了。

第二,歐洲也不是沒有反對意見。
看到歐盟總部的歡迎場面很有意思。澤倫斯基一出場,幾乎所有領導人都鼓掌,除了匈牙利總理歐爾班,真的很有個性。
意大利女總理梅洛尼公開批評馬克龍邀請澤倫斯基訪問巴黎“不合適”。
并不是說她反對烏克蘭。應該是意大利的觀點,歐盟三駕馬車,法國,德國,意大利,還有去年的三國領導人一起去了烏克蘭。現在馬克龍故意忽略意大利。這是什么?
另一方面,歐爾班明確表示,他的國家站在和平一邊,他不會允許歐盟對俄羅斯的制裁延伸到核能領域,并將否決任何相關制裁。
但在西方認為支持烏克蘭是政治正確的前提下,這些聲音還是很微弱的。

第三,對俄羅斯是重大考驗。
對澤連斯基英雄般的隆重歡迎,不僅是在激勵烏克蘭的斗志,也是在給俄羅斯添彩:烏克蘭的背后,是我們整個西方世界。
澤倫斯基自然知道這一點。他在歐盟總部發表演講時說,俄羅斯不僅攻擊了烏克蘭,也攻擊了歐洲的生活方式。只有確保烏克蘭在沖突中獲勝,才能保證歐洲不被俄羅斯偷走。
他還向歐洲議會議員喊話:“我們正在抵抗現代世界‘最反歐洲的力量’。我們在保護自己,保護戰場上的烏克蘭人,保護你們。”
可以預計,澤倫斯基不會空手而歸。大量西方武器和物資將被運往烏,包括豹2、M1等西方主戰坦克,不排除下一步可能出現的戰斗機和中遠程導彈。
西方不斷切香腸,突破俄羅斯紅線。俄羅斯該怎么辦?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警告稱,“德、英、法越來越多地卷入沖突。間接接觸和直接接觸之間的界限正在逐漸消失。我們會為此后悔的。”
但是批判的武器不如批判的武器。俄羅斯最強烈的反應絕對不是在口頭上,而是在戰場上。
如果你在戰場上得不到什么,就不要指望在談判桌上得到什么。澤倫斯基招搖的訪問是為了尋求西方更多的支持,為即將到來的戰爭做準備。西方也充分展示了團結,鼓勵烏克蘭以更大的勇氣對抗俄羅斯。
寒冬即將結束,接下來,應該是一場春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