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飛越中國領空的美國氣球 是它?
美國當局近日繼續炒作所謂中國飛艇事件,美國海軍宣布將對被擊落的“中國間諜氣球”殘骸進行分析。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美國在此問題上單方面訴諸武力,再次暴露了美方濫用武力、唯我獨尊的本性。事實上,美方氣球非法進入別國領空已經司空見慣。“僅去年以來,美方在美國本土放飛大量高空氣球,持續進行全球環行,未經中方相關部門批準,至少10次非法飛越中國領空,包括飛越新疆、西藏等地。”
讓很多人都感到好奇的是,美國釋放的高空氣球到底什么樣?它們在執行什么樣的任務?
老司機同事近日獲得的一份獨家材料,或許能為這個問題提供關鍵線索。
這份來自中國科技情報公司覓熵科技的最新報告稱,在2022年3-4月的美菲軍演期間,美軍曾使用高空偵察氣球。該報告透露,美軍使用的氣球采用聚乙烯塑料,集通信導航遙感一體,最大分辨率可以做到0.5米,支持實時視頻,也可以作為通信節點使用。該氣球理論上一次部署可以持續45天,且可以進行回收。該設備對發射場地要求不高,發射場疑似位于菲律賓新怡詩夏省圣羅莎麥格賽賽堡機場,耗時一年完成建設。
“2022年美菲演習”“高空氣球”……利用這些關鍵詞,老司機很快就查到了美軍官方網站發布的相關消息:
美國國防部下屬的Dvidshub網站主要負責美軍官方照片分發。其中發布于2022年4月1日的兩張照片顯示,美國陸軍當天在美菲“肩并肩”年度演習期間,從麥格賽賽堡機場釋放了“Thunderhead”高空氣球。
那么這個高空氣球具體又是干什么的呢?
美國“動力”網站2021年的一篇分析報道中對其有相當詳細的介紹。據稱,該氣球由美國“Raven Aerostar”公司研制,并參與過谷歌公司母公司Alphabet的Project Loon互聯網氣球項目。后者的設想類似于美國“星鏈”互聯網衛星星座,可以為偏遠地區提供寬帶上網服務,不過搭載設備的不是衛星而是高空氣球。
報道特別提到,Project Loon項目于2021年下馬后,該公司的氣球項目重點就全面轉向了美國情報和國防領域。Thunderhead被設計成為了一種能在選中區域長時停留的氣球,可用于搜集情報、執行監視和偵察任務以及充當通信中繼。此外,氣球還可以在增強導航系統中發揮作用。據稱,該氣球是可操縱的,能獨立飛行,也可以集群飛行。它有兩種不同的型號,其中大型氣球的最大飛行高度達92000英尺(約2.8萬米)。
值得注意的是,該氣球還可以根據任務需要而移動位置,甚至被觀察到能“逆風而行”。“操作人員雖然不能直接控制氣球的航向或速度,但高度的變化以及實時天氣測量可以使氣球利用不同高度的風模式來導航,包括長時間停留在特定區域。”
民間愛好者根據氣球應答器監測到的多個Thunderhead高空氣球飛行軌跡。但美軍那些機密的高空偵察氣球項目,就不容易被民間機構監控了。
對于Thunderhead高空氣球的具體用途,“Raven Aerostar”公司在公開視頻中毫不掩飾:“通過將氣球聯網,它們可以在一個非常大的區域提供長達數月的持久服務。在軍事和情報領域,這些高空氣球能攜帶先進的雷達傳感器、電子情報收集系統、電子戰、光學有效載荷等能力。由于它們的飛行高度高,可以不受許多傳統防空對抗手段的控制。”能查證的資料顯示,美國陸軍和海軍均與該公司簽署了相關氣球采購服務協議。
由此可見,美軍在2022年美菲演習期間釋放Thunderh<愛尬聊_生活百科>ead高空氣球,用途當然不會是科研。考慮到美軍近年頻繁地在中國周邊進行抵近偵察,這些從菲律賓釋放的高空氣球意圖窺探中國南海地區的可能性非常高。
此外,老司機還注意到,早在2011年,該公司與Thunderhead氣球項目相關的工程師就因支持阿富汗情報方面的工作,而獲得了美國海軍空中作戰中心的獎勵。換句話說,美軍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經在阿富汗使用高空氣球了——雖然美軍公開承認的是不會飄走的高空系留氣球,但誰知道有沒有其他更先進的高空偵察氣球呢?美國“商業內幕”網站2月14日的報道還含含糊糊地承認,美國空軍高級將領表示,“美國軍方正在考慮使用氣球收集情報,并追蹤中東地區的目標”。
種種跡象顯示,美軍不但在冷戰期間廣泛使用高空氣球進行戰略偵察,而且近年也沒有放棄利用全新設計的高空氣球窺探全球。近年來,美國本土也頻繁有目擊者發現用于軍事目的的美國高空氣球。而如今美國高空氣球與阿富汗、中東等多地有關的這些零星線索,更從側面印證了中國外交部對于“美國高空氣球非法飛越中國領空”的指控。
(原標題:非法飛越中國領空的美國氣球,是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