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許幻山這種男人,為什么不能要??
看完《三十而已》大結局已經(jīng)兩天了,很容易就平復了想炸飛森林和徐歡山的欲望。今天刷微博的時候看到他們的名字并排出現(xiàn)在微博熱搜榜里。
是徐煥山的手機筆記。以前是“妻子”,后來改成了“顧佳”。
雖然有人說微信筆記和電話筆記不一樣,也許他只是懶得改?但我想,如果你真的懶得改的話,手機上的紙條就會是“顧佳”。
因為愛你的人總想給你更多的偏愛,而不愛你的人哪怕有一點點好也會吝嗇。
從林悠悠嚼徐歡山的雪糕開始,線頭就開始燃燒,直到林悠悠喝醉說了一句“你心里有我”,炸藥才徹底點燃。
你認為徐歡山愛顧佳嗎?是的,但是我覺得是一種依賴。他確信顧佳會一直為她打掩護,所以他敢于試探甚至越過這條線。
事實上,在徐煥山真的被騙的那個晚上,我其實為顧松了一口氣。
因為徐煥山是一個骨子里情感界限不明確的人,他自己就是一個炸藥包筒,沒有林幼友就會有張幼友和李由由。
現(xiàn)實中,這樣的男人很多。為什么不簡稱他們?yōu)椤俺鲕墲摿δ小薄?
看向徐煥山:
女下屬送的橘子,他毫不避嫌地吃了好幾口,25元一個,他一點也不覺得有什么問題,或者說他也享受這樣的主動,所以當顧佳辭退女下屬的時候,他有點舍不得,覺得顧佳小題大做了;
他留下來看了幾秒鐘已經(jīng)嚼過綠茶的雪糕,然后輕笑著繼續(xù)吃,表情還是很過癮,回味無窮。只要主動送上來的女人在他的控制范圍內(nèi),他就會一直享受這種曖昧的調(diào)情。
所以在徐煥山的自白里,他說的是他不知道自己為什么會失控,因為他在家里太壓抑了。顧佳像照顧自己的兒子一樣照顧他,一個了解自己的年輕女孩,善解人意,他就是把持不住。
他的遺憾不是不應該這么無國界,而是害怕。
他發(fā)現(xiàn)林悠悠對做地下情人感到不安,她正在一步步進入他的生活,這會直接導致事情的敗露。顧佳離開了,甚至自己出去了,所以他很害怕。
他也很難過,傷害了顧佳,但如果顧佳不是一個近乎滿分的精致妻子,可能真的會出現(xiàn)“你只是斷了一條胳膊,她失去的卻是愛情”這樣的狗血戲碼因為徐煥山覺得顧佳有一顆強大的心,他覺得她的復活能力超級強,他覺得只要他再求一次,這件事就結束了。
林已經(jīng)在談判桌上囂張的被狠狠的打得體無完膚,而徐煥山這才說道:
“顧佳,我們今天到此為止吧。”
是顧佳,不是他妻子。
這種男人的可怕之處在于防不勝防。
你知道什么是“出軌潛力男”嗎?其實他們心里都清楚,只是他會選擇懂得偽裝。
例如,如果這樣的事情發(fā)生在其他男人身上,他肯定會和顧佳聊一聊,宣布他的忠誠。面對林悠悠的交付,他說“我只對我老婆負責”,但他從來不會錯過一次有綠茶在行動的見面會。
不能叫醒裝睡的人,尤其是裝睡的人。
尤其是徐煥山,一個不懂得避嫌,沒有邊界感的男人,就像一臺中央空調(diào),溫暖著任何一個走近的女人。他會不會出軌,不取決于他有什么樣的女人,而只取決于他有沒有出軌的機會。
一個人是否可靠,取決于他是否懂得適可而止。
人總想擁有更多的東西,但其實手掌那么大,得到的多,最后卻什么都留不住。
陳郁起初真的不會說話,但至少他對自己的家庭負責。他不會讓婚外情發(fā)生,更不可能對妻子不忠。
所以當徐煥山向他吐露心聲時,陳郁說:“如果顧佳執(zhí)意要和你離婚,你就老老實實離開家吧。”
親近異性是本能,保持距離是道德,控制自己是對另一半最大的安全感。
記得應采兒在節(jié)目中說,陳小春出去拍戲,和男人一起吃飯。劇組里有很多穿比基尼的女生在海邊玩,他看都不看就和狗狗們一起玩。
細心,浪漫,溫柔,這些只是展示給自己的老婆看,這是優(yōu)點。他們展示給所有女人,他們是海王。
結局最讓人血脈賁張的是,林佑佑只挨了一巴掌就離開了上海灘,而顧佳這個完美的妻子,最終還是大發(fā)慈悲,為徐煥山收拾了爛攤子。
這是真的,如果你不配擁有美德,就會有災難。只能說是針鋒相對的關系。只是時機還沒到。
林悠悠因為覺得“別人家的飯更好吃”而觸怒全網(wǎng),明知道自己有家室,卻不避嫌,甚至在這樣的刺激下越來越大膽。但是生活中有很多像徐煥山這樣的男人,也有很多像林悠悠這樣的女人。
和有家室的人玩游戲,互稱夫妻;
遇到問題找異性朋友傾訴,不顧另一半的嫉妒;
趁著對方吵架溜進來,裝得只有我懂你一樣;
… .
如果你指責,對方很震驚:“我們是好朋友,好哥們!你怎么這么無知?”
我記得有人問“我女朋友堅持要我。
刪掉游戲里的好友,這么小心眼要不要分手?”一看兩人的聊天記錄,他不說我以為游戲里的那個人才是他女朋友。早安晚安說的及時,曖昧的調(diào)侃一條接<愛尬聊_百科網(wǎng)>著一條。
這是以友情的名義,享受著愛情才有的特權,卻還道德綁架另一半。
三毛在《隨想》里曾說過:
“朋友再親密,分寸不可差失。”
自認是純友誼、鬧著玩,卻不知道這些行為會給另一半造成多大的傷害。
更何況有多少人借著朋友的名義在越界的邊緣來回試探?躍躍欲試,終有一天把持不住越了界,從此人生就是天翻地覆,再不復當初。
人的一生,會經(jīng)歷很多誘惑,最佳的方法,就是遠離。
無論你是已婚還是未婚,與人相處,一定要懂得避嫌。既尊重了自己,也保護了別人。
《霍亂時期的愛情》里說:
“誠實的生活方式其實是按照自己身體的意愿行事,餓的時候才吃飯,愛的時候不必撒謊。”
同樣,不愛的時候也不要撒謊。
若是沒有感情了,可以大大方方的坦白,一別兩寬,但千萬不要靠搞曖昧、出軌這種事來尋求刺激。
很多人被出軌后,甚至產(chǎn)生懷疑:“是不是我不夠好”“是我管對方太嚴了”?就像顧佳,她開始反思自己的不對,甚至也陷入了自我懷疑之中,而王漫妮的話說的很對:
把妻子的完美,當做出軌理由的男人,會不會太低級了。
所以你要知道,你很好,只是有些人天性貪婪,我們無法改變別人,但至少要記得,不要否定自我。
另外也希望告訴正在看文章的每一個你,人世一場,界限感真的很重要。
如果想要守護自己的愛情,如果你想要給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那就首先自己要擁有一個清晰的邊界感,對待任何一段關系,都是這樣。
“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這點道理,成年人都應該懂。
維持好一個小家,其實并不難,學會避嫌、自帶分寸感,永遠是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