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個古代好聽的建筑名字?
肖陳宇熙 2021-12-24 02:03
1、阿房宮
阿房宮被譽為“天下第一宮”,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權(quán)制國家——秦帝國修建的新朝宮。位于今陜西省西安市西郊15公里處,咸陽市東南15公里處,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
2、未央宮
未央宮是西漢帝國的大朝正殿,建于漢高祖七年(前200年),由劉邦重臣蕭何監(jiān)造,在秦章臺的基礎(chǔ)上修建而成,位于漢長安城地勢最高的西南角龍首原上,因在長安城安門大街之西,又稱西宮。
3、大明宮
大明宮,大唐帝國的大朝正殿,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國家象征,位于唐京師長安(今西安)北側(cè)的龍首原。
始建于唐太宗貞觀八年(634年),原名永安宮,是唐長安城三座主要宮殿“三大內(nèi)”(大明宮、太極宮、興慶宮)中規(guī)模最大的一座,稱為“東內(nèi)”。自唐高宗起,先后有17位唐朝皇帝在此處理朝政,歷時達(dá)200余年。
4、太和殿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是明清古代宮殿建筑,東方三大殿之一,是中國現(xiàn)存最大的木結(jié)構(gòu)大殿。位于北京紫禁城(故宮)南北主軸線的顯要位置,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故宮奉天殿建成,稱奉天殿。
5、滕王閣
滕王閣,江南三大名樓之一,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贛江東岸,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嬰始建而得名,又因初唐詩人王勃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流芳后世。
.老人 2021-12-24 02:03 我覺得哈,只要建筑最后一個名字是亭、臺、樓、閣、院、村、坊、塢、山莊,就有古風(fēng)的味道了,比如風(fēng)雨亭、觀海閣、燕子塢、妙音坊、銅雀臺、稻香村等
拂曉岸舟 2021-12-24 02:06
宮:古代帝王的住所或神廟,前者如:故宮,后者如:雍和宮。
府:舊指大官、貴族的住宅,今指國家元首辦公或居住的地方。前者如:賈府,后者如:總統(tǒng)府。
邸:高級官員的住所,如:官邸。
宅:居住地方。《韓非子·詭使》有句:無宅容身。
廂:正房兩側(cè)房屋,如:西廂房。
宇:屋檐,后泛指房屋。《史記·秦始皇本紀(jì)》有句:各安其宇。
wold3010 2021-12-24 02:10
1、滕王閣
滕王閣,江南三大名樓之一,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贛江東岸,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嬰始建而得名,又因初唐詩人王勃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流芳后世。
唐貞觀十三年(公元639年),唐高祖李淵第二十二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嬰被封于山東滕州,為滕王。他于滕州筑一閣樓名曰“滕王閣”(已被毀)。
唐顯慶四年(公元659年),滕王李元嬰調(diào)任江南洪州(今江西南昌)都督,因其思念故地滕州,修筑了著名的“滕王閣”。滕王閣因王勃的《滕王閣序》為后人熟知,成為永恒的經(jīng)典。
滕王閣與湖北武漢黃鶴樓、湖南岳陽樓并稱為“江南三大名樓”。歷史上的滕王閣先后共重建達(dá)29次之多,屢毀屢建。
2018年10月29日,南昌滕王閣旅游區(qū)被文化和旅游部批準(zhǔn)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
2、趙州橋
趙州橋(Zhaozhou Bridge),又稱安濟橋,俗稱大石橋,是中國河北省石家莊市趙縣境內(nèi)一座跨洨河的石拱橋,由隋朝匠師李春建造,是世界上現(xiàn)存年代最久遠(yuǎn)、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單孔坦弧敞肩石拱橋。
趙州橋建于公元605年距今1400多年,經(jīng)歷了10次水災(zāi),8次戰(zhàn)亂和多次地震,特別是1966年3月8日邢臺發(fā)生7.6級地震,趙州橋距離震中只有40多公里,都沒有被破壞,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說,先不管橋的內(nèi)部結(jié)構(gòu),僅就它能夠存在1400多年就說明了一切。
1963年的水災(zāi)大水淹到橋拱的龍嘴處,據(jù)當(dāng)?shù)氐睦先苏f,站在橋上都能感覺橋身很大的晃動。據(jù)記載,趙州橋自建成以來共修繕99次。
3、黃鶴樓
黃鶴樓位于湖北省武漢市長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巔,瀕臨萬里長江,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江南三大名樓”之一,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樓“和”天下絕景“之稱。黃鶴樓是武漢市標(biāo)志性建筑,與晴川閣、古琴臺并稱“武漢三大名勝”。
黃鶴樓始建于三國時代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三國時期該樓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軍事樓”,晉滅東吳以后,三國歸于一統(tǒng),該樓在失去其軍事價值的同時,隨著江夏城地發(fā)展,逐步演變成為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觀賞樓。
唐代詩人崔顥在此題下《黃鶴樓》一詩,李白在此寫下《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歷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許多千古絕唱,使得黃鶴樓自古以來聞名遐邇。
黃鶴樓坐落在海拔61.7米的蛇山頂,以清代“同治樓”為原型設(shè)計,京廣鐵路的列車從樓下呼嘯而過。樓高5層,總高度51.4米,建筑面積3219平方米。
黃鶴樓內(nèi)部由72根圓柱支撐,外部有60個翹角向外伸展,屋面用10多萬塊黃色琉璃瓦覆蓋構(gòu)建而成。
黃鶴樓樓外鑄銅黃鶴造型、勝像寶塔、牌坊、軒廊、亭閣等一批輔助建筑,將主樓烘托得更加壯麗。主樓周圍還建有白云閣、象寶塔、碑廊、山門等建筑。
整個建筑具有獨特的民族風(fēng)格,散發(fā)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氣質(zhì)、神韻。它與蛇山腳下的武漢長江大橋交相輝映;登樓遠(yuǎn)眺,武漢三鎮(zhèn)的風(fēng)光盡收眼底。
4、嵩岳寺塔
嵩岳寺塔,位于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區(qū)西北5公里嵩山南麓峻極峰下嵩岳寺內(nèi),中國現(xiàn)存最古老的磚塔,中國唯一的一座十二邊形塔,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組成部分,國務(wù)院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嵩岳寺始建于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原為宣武帝的離宮,后改建為佛教寺院;孝明帝正光元年改名“閑居寺”,并廣為增建,殿宇達(dá)千余間,僧眾700余人。
隋文帝仁壽二年改名嵩岳寺,唐朝武則天和高宗游嵩山時,曾把嵩岳寺作為行宮。當(dāng)時樓閣相連,亭殿交輝,盛極一時。
現(xiàn)塔院內(nèi)大雄殿及兩側(cè)的伽藍(lán)殿、白衣殿均為清時所建,惟此塔為北魏時物,是我國古建筑中的瑰寶。
2010年8月1日,坐落在嵩山腹地及周圍的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塔林)、東漢三闕(太室闕、少室闕、啟母闕)、中岳廟、嵩岳寺塔、會善寺、嵩陽書院、觀星臺)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
5、釋迦塔
釋迦塔全稱佛宮寺釋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應(yīng)縣城西北佛宮寺內(nèi),俗稱應(yīng)縣木塔。建于遼清寧二年(宋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南宋慶元一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畢,是中國現(xiàn)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構(gòu)塔式建筑,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景區(qū)。
與意大利比薩斜塔、巴黎埃菲爾鐵塔并稱“世界三大奇塔”。2016年,釋迦塔獲吉尼斯世界紀(jì)錄認(rèn)定,為世界最高的木塔。
釋迦塔塔高67.31米,底層直徑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全塔耗材紅松木料3000立方米,2600多噸,純木結(jié)構(gòu)、無釘無鉚。塔內(nèi)供奉著兩顆釋迦牟尼佛牙舍利。
13960123#p#jian 2021-12-24 02:24 一、以故宮為例,原因: 故宮位于北京市中心,舊稱紫禁城。于明代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漢族宮殿建筑之精華,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現(xiàn)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質(zhì)結(jié)構(gòu)的古建筑群。故宮全部建筑由“前朝”與“內(nèi)廷”兩部分組成,四周有城墻圍繞。四面由筒子河環(huán)抱。城四角有角樓。四面各有一門,正南是午門,為故宮的正門。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和俄羅斯克里姆林宮)。二、房子名稱:1、故宮宮殿建筑均是木結(jié)構(gòu)、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飾以金碧輝煌的彩畫。故宮有4個門,正門名午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面對北門神武門,有用土、石筑成的景山,滿山松柏成林。在整體布局上,景山是故宮建筑群的屏障。2、故宮的建筑依據(jù)其布局與功用分為“外朝”與“內(nèi)廷”兩大部分。“外朝”與“內(nèi)廷”以乾清門為界,乾清門以南為外朝,以北為內(nèi)廷。故宮外朝、內(nèi)廷的建筑氣氛迥然不同。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是皇帝舉行朝會的地方,也稱為“前朝”。是封建皇帝行使權(quán)力、舉行盛典的地方。此外兩翼東有文華殿、文淵閣、上駟院、南三所;西有武英殿、內(nèi)務(wù)府等建筑。內(nèi)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后三宮為中心,兩翼為養(yǎng)心殿、東、西六宮、齋宮、毓慶宮,后有御花園。是封建帝王與后妃居住之所。內(nèi)廷東部的寧壽宮是當(dāng)年乾隆皇帝退位后養(yǎng)老而修建。內(nèi)廷西部有慈寧宮、壽安宮等。此外還有重華宮,北五所等建筑。
qkoufu173 2021-12-24 02:24 皇帝在中,皇后在西太子在東長樂宮(東宮):長樂前殿、長信宮(即長信殿)、長定殿、長秋殿、永壽殿(即長壽殿)、永寧殿、臨華殿、神仙殿、溫室殿、椒房殿、建始殿、廣陽殿、中室殿、月室殿、大夏殿、長亭殿未央宮(西宮):未央前殿、后閣、麒麟殿、朱鳥殿、宣室殿、清涼殿、宣明殿、廣明殿、昆德殿、玉堂殿、金華殿、承明殿、掖庭殿(含云光殿、九華殿、鳴鸞殿)、后宮十四位(昭陽、飛翔、增成、合歡、蘭林、披香、鳳凰、鴛鸞、安處、常寧、椒風(fēng)、發(fā)越、蕙草、茞若)、鉤弋殿、高門殿、非常室、織室、作室、凌室、弄田、敬法殿、白虎殿、猗蘭殿、曲臺殿、晏昵殿、長年殿、含章殿、壽成殿、萬歲殿、永延殿、壽安殿、東明殿、金馬殿、大秘殿、神明殿、德殿、延年殿、回車殿、龍興殿、柏梁臺、蘭臺、漸臺、增盤閣、養(yǎng)德宮、武臺殿、天祿閣、石渠閣、飛羽殿、平就殿建章宮:建章前殿、駘蕩宮、馺娑宮、枍詣宮、承光殿、天梁宮、奇寶宮、鼓簧宮、奇華殿、疏圃殿、鳴鑾殿、銅柱殿、函德殿、銅池、唐中殿、涼風(fēng)臺、避風(fēng)臺、神明堂、承露盤、井干樓、太液池、孤樹池其它宮殿:桂宮(含鴻寧殿)、明光殿、北宮(含壽宮、神仙宮)、太子宮(含丙殿、甲觀、畫堂)、明光宮、貞女樓、永信宮、中安宮北宮:德陽殿、溫飭殿、安福殿、和歡殿、宣明殿、平洪殿、崇德殿、崇政殿、永樂宮、增喜觀、白虎觀、天祿殿、章臺殿、含德殿、壽安殿、章德殿、崇德殿、永寧殿、迎春殿、延休殿、安昌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