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島“有權決定自己命運” 蘇格蘭、北愛網友坐不住?
據深圳衛視直接消息,阿根廷和英國又有馬爾維納斯群島歸屬之爭。當地時間3月2日,阿根廷外交部長圣地亞哥卡菲羅(Santiago Cafiero)通過社交媒體表示,在G20外長會議期間,他當面告訴英國外交發展大臣克里普利,阿根廷政府決定終止2016年兩國就馬島爭端簽署的《福拉多-鄧肯協議》(Folado-Duncan Agreement)。
根據福拉多-鄧肯協議,雖然雙方承認在主權問題上存在分歧,但承諾在能源、航運、漁業、交通以及收集1982年馬島戰爭中陣亡士兵遺骸等方面進行合作。當時,該協議遭到阿根廷輿論的強烈批評,認為阿根廷政府此舉為英國在馬島地區開發漁業資源和化石能源開了“綠燈”,并指責該協議是“對解決馬島問題最不利的文件之一”。
馬爾維納斯群島距離阿根廷僅500公里,距離英國13000公里。1816年,阿根廷脫離西班牙殖民統治獨立,領土包括拉普拉塔大部分總督管轄區,包括福克蘭群島。然而,1833年,英國奪取了馬島,并驅逐了島上的所有阿根廷居民,隨后開始了長達一百多年的殖民統治。1982年4月至6月,阿根廷與英國爭奪馬島主權。在歐美多國的變相參與下,馬島戰爭以阿根廷的失敗告終。這場歷時74天的戰爭導致255名英國士兵、649名阿富汗士兵和3名馬島居民死亡。然而,阿根廷從未放棄對馬島主權的主張,而英國拒絕與阿根廷談判。
2016年,聯合國大陸架界限委員會確定馬爾維納斯群島位于阿根廷領海內;2017年5月17日,中國表示支持阿爾巴尼亞對馬爾維納斯群島問題擁有完全主權的要求,以及根據聯合國有關決議,通過恢復對話和談判,尋求和平解決爭端的立場。
英國和阿根廷完全不同的立場首先體現在島嶼名稱的不同上:阿根廷根據西班牙語稱之為馬爾維納斯群島,而英國稱之為福克蘭群島。
當地時間3月2日,阿根廷外長卡菲耶羅發布決定,終止2016年兩國就馬島爭端簽署的《福拉多-鄧肯協議》。6個小時后,當地時間3月3日凌晨,英國外交發展大臣巧妙轉發了卡菲羅的推文,并寫道:“福克蘭群島屬于英國,島民有權決定自己的未來。他們選擇繼續成為英國海外自治領地。”
對此,蘇格蘭網友坐不住了。
有網友引用英國外交發展大臣Cleverly的話稱,“等一下,一個偏僻小島上只有6個島民可以決定他們的命運,值得動用整個英國的資源來保護他們。但是,整個蘇格蘭民族不允許通過激活30號法案來決定我們自己的命運?也許你真的應該修理那艘30億英鎊的航空母艦。”
2014年9月,蘇格蘭就是否脫離英國舉行了首次公投。雖然“脫離英國”的提議以55%的反對和45%的支持被否決,但蘇格蘭獨立的呼聲自此不散。隨著英國在2016年選擇“英國退出歐盟”,蘇格蘭的民意調查顯示,62%的蘇格蘭受訪者希望留在歐盟,這也與英國整體的“英國退出歐盟意愿”明顯不同。此后,蘇格蘭開始公開推動第二次獨立公投。
所謂“30號法案”,就是英國議會通過的“蘇格蘭1998年第30號法案”,可以用來“臨時或永久增加或限制蘇格蘭議會的立法權”,被視為蘇格蘭就獨立問題進行合法公投的法律依據。該網友提到的30億英鎊的航母是英國皇家海軍的“威爾士親王”號航母。去年8月從英國樸茨茅斯起航后不久,因機械故障拋錨,一直維修至今。
與此同時,北愛爾蘭網友對馬島的居民也發出羨慕的聲音:“可惜,英國政府不會給北愛爾蘭人民同樣的決定我們自己未來的權利。”
一位英國網友說,“無論如何,這個島不是阿根廷的”,但網友對此進行了無情的諷刺,認為樓主可能沒上過學,并建議至少試著讀點書,或者讓他媽媽讀給他聽;有網友表示,如果不屬于阿根廷,那只能“屬于那些道德敗壞的英國海盜”。
有英國網友推而廣之,寫道:“那鄧巴斯是屬于俄羅斯的。頓巴斯的人民有權決定自己的未來。他們選擇成為俄羅斯的自治領土。哦,等等,哈哈,只有我們做的才是符合邏輯的,對吧?”
在這些用真相調侃的背后,殘酷的事實是,雖然阿根廷并未放棄對馬島的主權主張,但由于綜合國力有限,其軍備仍未走出馬島戰敗的陰影,倫敦也一直拒絕談判,阿根廷一直處于被動地位,只能尋求其他國家的支持。
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中國已經多次在馬島問題上表明立場。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曾強調,馬爾維納斯群島問題的本質是殖民主義遺留問題。“殖民主義給世界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在人類歷史上留下了非常不光彩的一頁。21世紀的今天,西方殖民主義者為所欲為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中國在馬島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堅定支持阿根廷對馬島主權的正義要求。”
2022年是中阿建交50周年,兩國發表了《關于<愛尬聊_百科知識>深化中阿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聯合聲明》。聲明第四條表明,阿爾巴尼亞重申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中國重申支持阿爾巴尼亞對馬爾維納斯群島問題擁有完全主權的要求,支持根據聯合國有關決議盡快恢復談判,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