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開頭成語有哪些啊??
404598193#p#hua 2022-01-06 20:28 為人師表、興師動眾、無師自通、尊師重道、班師回朝一、為人師表白話釋義:師表:榜樣,表率。在人品學問方面作別人學習的榜樣。朝代:唐朝作者:李百藥出處:《北齊書·王昕書》:“楊愔重其德業;以為人之師表。”翻譯:楊愔很注重自己品行和才學,才成為別人 品德學問上值得學習的榜樣二、興師動眾白話釋義:發動很多人做某件事(多含不值得的意思)。朝代:春秋作者:吳子出處:《吳子·勵士》:“興師動眾,而人樂戰;交兵接刃,而人樂死。”翻譯:出動大批軍隊多半會挑起戰爭,而刀劍交接多半會導致死亡。三、無師自通白話釋義:沒有老師的傳授就能通曉。朝代:唐作者:賈島出處:《送賀蘭上人》詩:“無師禪自解,有格句堪夸。”翻譯:沒有老師的教導就能通曉四、尊師重道白話釋義:尊敬師長,重視老師的教導。朝代:南朝·宋·作者:范曄出處:《后漢書·孔僖傳》:“臣聞明王圣主;莫不尊師敬道。”翻譯:我聽說圣主明王,沒有不重視老師的教導的。五、班師回朝白話釋義:調動出征的軍隊返回首都,指出征的軍隊勝利返回朝廷。朝代:元作者:喬孟符出處:《兩世姻緣》第三折:“你奉圣旨破吐蕃,定西夏,班師回朝,便當請功受賞。”翻譯:你奉圣旨攻打吐蕃,平定西夏,軍隊勝利返回朝廷,就應該請功受賞
qkoufu3562 2022-01-06 20:28
1、師不宿飽[shī bù sù bǎo]
【解釋】師:軍隊。部隊得不到休息,吃不上飯。
【出處】《黃石公三略·中略》:“千里饋糧,士有饑色;樵蘇后爨,師不宿飽。”
2、師出無名[ shī chū wú míng]
【解釋】師:軍隊;名:名義,引伸為理由。出兵沒有正當理由。也引申為做某事沒有正當理由。
【出處】《禮記·檀弓下》:“君王計敝邑之罪,又矜而赦之,師與有無名乎?”《漢書·高帝紀》:“兵出無名,事故不成。”
3、師心自用[ shī xīn zì yòng]
【解釋】 師心:以心為師,這里指只相信自己;自用:按自己的主觀意圖行事。形容自以為是,不肯接受別人的正確意見。
【出處】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見有閉門讀書,師心自是,稠人
4、 師逸功倍[ shī yì gōng bèi]
【解釋】師:學習;逸:安閑。比喻善于學習的人,用時不多,收獲很大。
【出處】《禮記·學記》:“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
5、尊嚴道尊[shī yán dào zūn]
【解釋】本指老師受到尊敬,他所傳授的道理、知識、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為師之道尊貴、莊嚴。
【出處】 《荀子·致士》:“師術有四,而博習不與焉。尊嚴而憚,可以為師。”《禮記·學記》:“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學。”
ty_從新開始562 2022-01-06 20:40
是:師出無名 [ shī chū wú míng ]
【解釋】:師:軍隊;名:名義,引伸為理由。出兵沒有正當理由。也引申為做某事沒有正當理由。
【出自】:西漢.戴圣《禮記·檀弓下》:“君王計敝邑之罪,又矜而赦之,師與有無名乎?”
【翻譯】:您考慮我們的罪,又因同情而赦免他,沒有正當理由嗎?
師出無名的近義詞:平白無故 [ píng bái wú gù ]
【解釋】:平白:憑空;故:緣故。指無緣無故。
【出自】:梁斌《紅旗譜》三十二:“眼看平白無故被他們拿去。不,這等于是他們砸明火、路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