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了不夠休、長了不敢休 婚假怎樣調整才能讓職場人愉快結婚?
據《工人日報》報道,“看到我在外省工作的朋友有30天婚假,真的很羨慕。“張騫是淄博市一家信息咨詢公司的員工,他告訴記者,他的婚假只有三天。”時間勉強夠辦婚禮,蜜月什么也享受不到。"
近日,江蘇南京、天津、安徽、江西等地明確延長婚假。其中,南京、天津規定依法登記結婚的夫妻分別享受婚假15天和10天,安徽、江西明確規定依法結婚的職工在國家規定的3天基礎上分別享受婚假10天和15天,引發眾多網友羨慕。
婚姻是人生的大事。在三孩背景下,國家和地方政府都在不斷出臺鼓勵婚育的政策。但目前記者了解到,各地婚假規定不一,短則三天,不少人反映“根本不夠用”;長達30天,有人說“不敢休息”或“不能休息”。那么,如何調整婚假,讓年輕人真正享受到假期“福利”,幸福地結婚呢?
三天婚假捉襟見肘。
“對接婚慶公司、車隊、酒店,招待來往的親朋好友……”張騫告訴記者,三天的時間太緊了,即使有親戚朋友的幫助,他仍然覺得自己太忙了。
張騫回憶說,他們第一天早上6點鐘就開始忙碌了。除了婚禮儀式和服裝造型的細節,他們還必須布置婚房,安排車輛接親戚,招待親戚朋友直到午夜。婚禮當天凌晨3點起床,準備好,6點準時“過門”。婚禮結束后,你要安排送客,感謝親朋好友。第三天和攝像組溝通了婚禮視頻的細節,把酒店、婚慶公司、車隊的賬都結清了.婚禮就是在這種緊張的安排中完成的。
“三天辦一場酒席,似乎有些捉襟見肘,更別說出去度蜜月了。”張騫無奈地說道。
婚假3天的規定從何而來?
北京卓普律師事務所創始合伙人謝延平表示,2015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修訂后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刪除了鼓勵晚婚晚育的規定。此后,國家法定婚假為三天。
“畢竟結婚是人生大事,誰都不想留下遺憾。三天婚假太短了。”一位網友用這種方式在社交平臺上發帖,引起眾多網友發帖,“路上要走兩天”、“不夠就放假吧”、“別結婚了”.
相比之下,北京海淀區某事業單位員工聶明遠的婚禮之旅就順利多了。“北京的婚假是10天,周末我們一共放假14天。”聶明遠說,除了策劃婚禮的時間,剩下<愛尬聊_健康養生>的假期他們安排了蜜月旅行,還有時間陪家人,很充足。
婚假是有,但有些人不敢休。
從各地公布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來看,甘肅、山西兩省婚假時間最長,為30天;黑龍江、河南、陜西、寧夏等地規定,主動參加婚檢的,還可以獲得額外婚假。比如黑龍江規定婚假15天加10天婚前醫學檢查假,河南在婚假21天的基礎上增加7天婚前醫學檢查假。
“30天婚假我都不敢想。”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在年輕人較多的行業,很多勞動者期待“打假”。
北京某互聯網公司員工孫蕾告訴記者,他準備結婚的時候,還專門查了北京的婚假標準和公司規定,得知有10天婚假,非常高興。但也有同事表示,婚假公司要排隊,“真正休全假的人很少”。
考慮了一下,孫蕾問公司
“我們公司會給7天婚假。”在河南鄭州一家外包服務公司工作的馮毅(音譯)得知河南有28天婚假時,感到很驚訝。他說他也不知道婚假的規定,但是他的朋友有的只休3天,有的休15天。“還是要看公司規定。”馮毅笑著說道。
“從我們工作中遇到的案例和咨詢來看,很多私企在婚假方面的表現并不好。有很多企業不給假或者只給三天假,還有請假不帶薪的情況。”謝艷萍說,這些都是違反法律的。勞動者遇到此類問題,可以依法向勞動監察部門舉報投訴,要求監察糾正用人單位的違法行為。
系統設計應該是平衡的。
短到可以休,長到敢休或者不能休,如何調整婚假讓年輕人真正享受到政策“紅利”?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社會法室副主任王天宇表示,婚假的設置一般要綜合考慮地區的人口結構、婚育情況、福利假制度、企業承受能力等因素。“目前婚假很難有一個全國統一的標準,但可以設立一些評價機制來判斷制度設計是否合理。”王天宇舉例說,可以通過婚姻登記、生育率等指標的變化來判斷制度的實施效果。
"婚假制度應該進行系統化設計."中國勞動關系學院法學院執行院長朱曉表示,婚假的科學規則應該包括休假的前提、程序、假期的支付方式,以及勞動者未能依法享受時用人單位的責任等。她認為,目前各地立法雖然延長了婚假,但規定企業要支付假期工資,增加了企業負擔,導致企業抵觸執行,勞動者不敢休假。“在休假天數問題上,是否帶薪,需要平衡勞動者休假需求和企業負擔之間的關系。”朱曉說道。
王天宇認為,假期帶來的一部分勞動力成本應該從勞動關系中分離出來,變成社會公共成本。政府可以在稅費方面給予企業一定的政策支持,分擔部分節日成本。同時,企業也應該看到,高水平的地方福利假會增加對青年人才的吸引力,有助于提高城市整體人力資本水平,所以婚假制度應該落實。
除了調整婚假的法律法規,朱曉認為,用人單位、勞動者和工會還可以通過勞動合同或集體合同約定更多的婚假天數和更好的婚假待遇。
“勞動監察部門要定期檢查用人單位落實婚假規定的情況,確保制度的有效執行,同時對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和改進。”謝艷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