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不惑》:窮人欠錢就可以不還??
近日,由關曉彤、牛俊峰、李庚希、等90后演繹的《二十不惑》正在熱播。講述了四個即將大學畢業的女生,在畢業、工作、友情、愛情上面臨不同選擇和考量的故事。
剛看完第一集,就決定追求這部劇。沒有青春偶像,沒有狗血情節,讓我看到了這個時代大學生的真實狀態。
愛情有什么問題嗎?
第一集的主題是“愛錢有錯嗎?”都說提錢傷感情,但談感情就不要提錢。無論是對于沒有經驗的學生,還是經歷過很多滄桑的成年人,都是如此。
江是她們宿舍最窮的女生。她高二買了一部iphone5手機,一直用到了高三。甚至有一次手機掉進馬桶里,我都舍不得換。直到她遇到出軌的前任,嘲笑他高二還在用他的手機,她才決定買個新的。
寢室其他三個同學家境都不錯,唯獨蔣是單親沒有多少錢,就努力學習,不停地做兼職,在大公司找實習機會。江沒有申請獎學金,而是靠攢錢過大學生活。
因此,江對隔壁宿舍家境貧寒的王偉照顧得很好。王偉向她借300塊錢的時候,她想都沒想就借了。只是王維門檻不好,借了很久都不好意思讓她還。
正當姜為她的手機錢發愁的時候,她突然看到了學校發學生獎金名單的新聞。王偉獲得了三等獎,獎金4000元,她高興地向王偉要錢。
為了向王偉要錢,姜還特意從舍友那里拿了一串香蕉去看望王偉。真正欠錢的是大爺,借款人是最卑微的。
收到香蕉后,王偉知道姜的目的,告訴姜必須歸還贈款,姜高興地離開了。
姜對充滿了期待,希望她能得到一部新手機,在前任面前重新抬頭。她喜歡用這些俗氣的物質來包裹自己,用金錢來顯示自己的地位。
善良是要求自己,而不是綁架別人。
當姜在超市看到王偉穿著新衣服時,他又主動要錢了。但是這個時候王偉哭了起來,說是姜逼她還錢的。
王偉哭著說:“你要這300塊錢換手機,我卻要買一套新衣服去面試。你的本質是娛樂,我的是為了生存,你給我一次有什么不好?”
立刻圍了一群人,大家都指責姜,說她怎么這么卑鄙,就因為300塊錢逼她同學。
就連江的室友都覺得她太過分了。江覺得很委屈。她為什么要求退錢?她是怎么變成惡人的?
江好心借錢給同學,最后卻成了最壞的人,連自己的錢都沒有拿回來的資格。
聽了姜的話后,非常難過。她還打電話給媽媽,媽媽也勸她,“別擔心,就300元。”媽媽的話讓她更加難過。她掛了電話,難過地說:“家里有錢,我管那么多干嘛?”
第三次時,江在商場遇到前來買鞋的王偉,二話沒說搶走了她原本想買鞋的300元錢。這時,王偉的室友指責姜,希望她能仁慈一點。
江問她,“如果你是好心,為什么不付這錢?你為什么要問我?為什么要道德綁架?善良是為了自己,不是為了別人。”
說完這句話,我覺得姜對他有好感。這年頭,我們很容易被道德綁架。大家都拿道德借口綁架別人,但誰要求自己呢?
窮人不值得同情。
這年頭,對窮人好就相當于“肉包子打狗”。
王薇,因為窮,夸她連買火車票的錢都沒有。她憑什么借錢還?言外之意是“我窮,所以你
所有人都應該讓著我,同情我并且盡己所能的憐憫我。”窮人不值得一分一毫的可憐,如果不甘心自己貧窮,那么就去行動,靠著自己的努力去掙錢。
同樣家境一般的姜小果,主動放棄助學金,自己去做兼職掙錢,這樣的叫骨氣。王薇呢,卻利用窮人的身份販賣他人的善良,自己不努力,隨意消費他人的善良。
曾經有過這樣的一個新聞報道,就是一個特別貧困的村子里,終于有個富豪愿意幫助他們,給全村每家都送了幾頭小豬仔。
沒想到一年后,豬肉市場大好,但是這個村子的村民依舊貧困,原來富豪送來的小豬早就被他們宰了吃了,他們渴望現成的救助,不想要這樣“授人以漁”。
在這個信息便利的時代,窮人之所以窮,是因為他們愿意窮,太多的人把善良當成了籌碼,扮演著可憐就可<愛尬聊_頭條百科>以獲得善良的施舍,不用自己努力就能有收獲,多好啊。
所以窮人根本不值得可憐,真要說可憐的話,就是他們的內心比物質更貧乏。
總結:《二十不惑》這部劇受另外一部寫三十歲的女人的劇影響,熱度并不高,但是仔細看過后發現,無論是演員的張力,還是故事情節的搭構,都更符合現在社會的情況。
如果看三十能讓你更產生共鳴,那么它一定帶給你更多的惆悵。那么不如看看《二十不惑》致敬我們曾經失去的青春,更欣賞正值青春的孩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