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是自由的嘗試丨專訪《錦繡南歌》總導演李慧珠?
003010 7月1日的上線有點突然。可以說這部劇沉寂了近一年,除了演員的粉絲,幾乎“默默無聞”。這樣一部50多組女裝的偶像劇,上線前三天就開始放出海報、鮮花等素材,真的很少見。
沒有長期的動力是片方的選擇,一年的保密也會帶來一些神秘感。比如這兩年一直活躍在男頻古裝劇的秦麗,終于有了女主角。比如剛剛在社會推理劇《錦繡南歌》中大獲好評的秦昊《張東升》在一部《古偶》中會產生什么樣的化學反應?

不得而知。因為這是原創故事,沒有原著可查,也沒有痕跡可尋。
如果《隱秘的角落》不是通過命名與《錦繡南歌》有關聯的話,那么《錦繡未央》作為一個原創故事,在當前IP泛濫的時代,可能確實會受到一些損失。但作為同一個團隊出品的項目,無論是從孵化IP系列的角度,還是從專注于為《錦繡女子圖鑒》等古代女強人木偶劇做出貢獻的角度,《錦繡南歌》原著都有其誕生的必然性。
“原著故事的拍攝有很大的空間,是很自由的嘗試。”當谷多想起拍攝《錦繡南歌》時的激動心情時,導演李慧珠這樣描述他。

導演李慧珠
一個故事的想象力,總是承載著創作者和觀眾雙方的期待。除了想象之外,李慧珠也成了這個項目播出前最實際的基石。她在大女人和古偶這方面很少失敗。
作為國內布袋戲項目中最活躍的兩位港女導演之一,李慧珠有自己的方法論,也有在實踐中的提升和進化。她說她喜歡定期參加原創項目,因為可以學到更多的自由和活力。
原創自由
“和李慧珠導演合作就是喜歡她每次都在尋找不一樣的東西。她可能拍的故事類型都很相似,但她不受風格限制。她尋求改變的熱情讓我感到安心。”華策集團克頓傳媒桔子工作室總經理、《錦繡南歌》制片人王贏在拍攝完《錦繡南歌》后,立即與李慧珠達成再次合作的協議。即使《錦繡未央》那時候甚至還沒出生,只存在于幾句閑聊中,她覺得一個有激情有活力的導演一定要抓緊時間。

從李慧珠的角度來看,與王贏合作的自由和信任是她決定拍《錦繡南歌》的主要原因。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她和王贏同時強調“每個角色都足夠完整和豐滿,這種挑戰很難得。”
這項四年前達成的合作,讓李慧珠有足夠<愛尬聊_讓生活聊出新高度>的時間和機會參與項目的前期準備。2018年8月拍完一部戲,她只短暫休息了一下,調整了一下。她迅速投身《錦繡南歌》,帶領團隊直接參與劇本創作,對劇本的感情也越來越深。
李慧珠有她自己的原則,不做名義上的總經理。2019年3月出發前,她花了半年時間調整劇本,討論如何裝扮現場,準備入團。每一步都牽涉其中。
包括李慧珠帶領的整個導演團隊,包括跟了她十年,同時也是《錦繡南歌》導演的黃斌,都遵循著她為作品做穩健準備,每次都發揮更多無限想象力來提升拍攝的風格。這是王贏再次選擇與這個團隊合作的一大原因。
“我真的拍了很多南北朝的故事。都是巧合,我做的比較有經驗。”顯然,李慧珠以前沒有想到這一點。他《錦繡南歌》-《錦繡未央》的作品大多以南北朝為背景,做得很好,但一次又一次的不同。

明顯不同于現在很多架空背景的武俠神仙故事的拍攝。相對于很多虛構的武林環境和人仙三界的氛圍,李慧珠更喜歡將故事的年代背景付諸實踐。就算拍架空時代的故事,她也想用一個實際的王朝來實現。故事有根,她可以用真實的年代文化來包裝。所以她的作品在穿衣方式上很少被人詬病。
“我個人更喜歡用真實場景。綠屏的拍攝需要憑空想象,會限制拍攝思路。所以主要場景都要實際搭建,綠屏只是作為一個非常輔助的手段。”
真實場景的優勢在一部影片中播出后,觀眾可以直觀地感受到。在之前的作品中,她已經盡量簡化道具的擺放,突出空間感。她拍攝了《錦繡南歌》期間與制作設計師劉世允老師的交流,利用空間感和巨大的雕塑突出宮廷場景的風格,再用大型壁畫增加布景的色彩。幾乎每一個角色都有特定的與場景相匹配的色調來隱喻角色和劇情氛圍。

“簡化和清潔。”看似簡單的原理,也蘊含著極大的提升空間。
當故事層次調整后,李慧珠的會滲透到一些具體情節和拍攝效果的呈現中。比如女主角沈選擇與反派沈月清合作,將找到的解藥交給劉益康,就是希望不同的角色在極端情況下能暫時在善惡之間做出不同的選擇。
這類劇情中的處理方式乃至處理結果的調整,大多是在劇本文本落實到畫面的過程中,在原有框架的基礎上進行的,將人物展現和情感處理推向了更高的高潮。
“原創的故事可以跳脫IP限制,根據拍攝中的靈感和想象力即時改變,這種體驗也是很舒服的。”
現突破的糾結
“我們想做一個很帥的女主,可以跳脫宅門,跳脫宮門,做更多的事情。”這是李慧珠和王瑩在項目最初的默契。因為當時沒有找到一本很適合的小說,也是兩人希望繼續挖掘自己作為電視從業者的原創力,最終成就了這個原創故事。

在諸多女頻IP改編項目的包圍下,沈驪歌以“拿錯男主劇本”的初印象誕生在觀眾眼前。她武功高強、誓殺奸佞、手撕白蓮,被誣陷了絕不委屈,習慣性立刻“正面剛”,聽起來頗有爽劇女主的意味,和不少傳統大女主古偶劇里女主從嬌弱的原點一路升級成長是不太一樣的。
在李慧珠完全進入內地市場拍戲之前,她參與過許多港臺內地合作的項目,是陪伴一代人成長的作品 。《少年英雄方世玉》里方世玉之母苗翠花,《方謬神探》里方天謬之母十三娘,都是嫁入商賈之家但仍舊不改江湖豪氣又古靈精怪的剛直女子。港劇里不少此類為人熟悉的設定,即便在古裝背景的氛圍里,也完全稱得上“獨立女性”。
沈驪歌大抵如此。她的武力與智商都足以支撐自己獨立完成許多劫富濟貧的俠義之事,是名副其實的“俠女”。人設起點高不代表成長空間小,而是成長方式注定會與嬌弱女子有所不同。

李慧珠很看中這種人物性格的完整和飽滿。沈驪歌最初是暗殺組織朱雀盟的殺手;但入沈府之后,她從家人身上獲得了溫暖,冰冷的性格開始變得有溫度,也有了牽絆;再與劉義康結識,從他那里知道原來自幼從師父那里接受的世界觀是正邪顛倒的,又能通過自己經歷的現實去思考改變自己的世界觀,做到真正的明辨是非。同時也從一名只會靠手起刀落“江湖救急”的俠女,跟隨劉義康上戰場,成為可以運籌帷幄的女將軍,這就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進化過程。
“沈驪歌的成長并不囿于表面性格的變化,而是一種更深層次的思想與格局的成長。我一直認為小白兔型女主其實很難成長為大老虎,要成為大老虎,一開始也會是小老虎。”
當然這種成長方式也會有所犧牲,比如在男女主之間的情感關系上,也與以往古偶劇中男女感情跌宕糾葛的傳統有所不同,很少膩膩歪歪,甚至有時候聚少離多,是小甜劇盛行年代鮮少的女頻劇對感情的處理方式。
但李慧珠和王瑩都認為,“沈驪歌與劉義康的相處會相對來說更加理性,感情波折是暗藏,是甜在骨子里的紙短情長。”

網友笑稱這沈驪歌與劉義康分開了是分別搞事業,在一起的時候就一起搞事業,像是上陣不離夫妻店。其實就是這樣在事業上有共同目,互相之間耳濡目染了相同的三觀,才更能理解他們為何可以水到渠成再細水長流。
做劇的人永遠在學習糾結中如何突破,究竟是一味迎合觀眾口味去做觀眾愛看的,還是堅持做出自己想表達的東西,引導觀眾理解自己的想法。李慧珠希望盡量在其中找到一種平衡。
市場的輪回
在《錦繡未央》播出之后,網劇漸漸迎來了爆發期,影視作品的多樣化改變了觀眾的口味,也顯然在擠壓“女性古偶”的市場。
“有品類的多樣化,制作才會多樣化,國產劇市場的人才增加、技術發展,那我們不管做任何故事,才能得到創造力的替身,也會增強行業競爭力。”
李慧珠在影視行業創作超過30年,她經歷過《少年英雄方世玉》《方謬神探》《2001版新楚留香》《2003版倩女幽魂》等等這些可以把傳奇故事做得天馬行空的年代,如今也經歷了《錦繡南歌》中觀眾較真地質疑“為什么郊外小舟上的劉義康可以聽見王府里的琴聲,為什么王府里的驪歌可以看見郊外彭城王放飛的孔明燈”。

她笑言,琴音與孔明燈代表了劉義康和沈驪歌的愛情,這是一種意識形態的表現方式,偶爾也會拍一些抽離現實的狀態去營造抒情的氛圍,或許需要置身其中之后的感知力和想象力,也或許可以考慮以后能讓觀眾更有代入感。
觀眾的觀劇口味在變化,這一點毋庸置疑。“節奏明快,加強邏輯推理,平衡喜感元素,增加劇情新鮮感。”最關鍵的,李慧珠還觀察到,“要更多地理解不同年齡觀眾對愛情觀上的變化與需求。”
將劉義康與沈驪歌的感情做得更加理性是一種嘗試,另一種嘗試是將沈驪歌的父母感情做得細膩溫情之后,竟然也得到了不錯的反饋。這部分內容則是由較為年輕的黃斌導演操刀拍攝,把沈家一門的感情拍出了溫情與煙火氣,不僅在柔化沈驪歌性格時更顯自然,也滿足了觀眾對家庭親情和人情味的感悟。

“有段時間我們喜歡看父母愛情,后來我們又覺得年輕人不會想看中年人的感情,現在我發現,從《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到《慶余年》到我們這部劇里的父母家庭情感,只要做得足夠真實,也是可以滿足觀眾情感需求的多元化的。”
雖然觀眾口味快到可能一年一個變化,但抓住了人性最根本的東西去講,也是可以掀動“文藝復興”,畢竟“市場有進步,也有輪回。”
而國產劇基于華人生活習慣里的感性濃度偏高,造就了觀眾相比邏輯事件推理,本質上更喜歡看人物關系變化的觀影習慣,即便這些年在國外影視劇浸淫中,部分年輕觀眾的口味喜好有所變化,但人物性格與情感關系仍舊是國產劇的中心,而“大女主古偶”就是一種力求把人物情感關系做到極致的類型故事。

如何做到極致?
“根據男女主角的人設去構建一個豐滿的世界觀,再以踏實的世界觀填補男女主性格。”無論從導演還是制片人的角度,李慧珠和王瑩對于能夠嘗試這樣一個豐滿的故事都是興奮的,“沈驪歌的成長需要愛人、家庭、朝堂眾臣甚至反派敵人去刺激她,那這些刺激她的人和事也要做到細膩真實,互相影響之下整個故事才會變真。各個年齡層和各種口味的觀眾也可以在不同角色身上找到適合自己的代入感。”
故事越做越細膩,情感點、情節點都在增加,集數和長度才會變長。《錦繡南歌》全劇一共1350場戲,女主700多場戲,男主500多場戲,場景數量超過1000個。提前進組適應的秦昊和可以在地上摸爬滾打也不怕妝花了的李沁,真真切切地扎在組里四個月。

“這個類型的故事需要匹配這樣的成片長度,如果要割舍長度,也就要割舍其中情感點,那就又是另外一種類型的故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