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三十而立?你的30歲是怎么度過的??
最近這部劇《三十而已》頻頻登上熱搜。演員瑞秋莫莫(Rachel Momo)對劇中人物鐘的分析中,出現了“打破與重建”這個詞,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每個人重建自己都不容易。
人到30歲,有自己穩定的價值觀,能夠獨立思考,自洽的生活,比成名成家更重要。
然而,人生從來都不是只有一種模式。三十歲了,迷茫不會自動消失。到了這個年紀,還有很多人還在糾結,不安。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關于30歲的不同感受。
《今生是第一次》電視劇
“變老至少有一個好處”
在李年近三十的時候,她在筆記本上寫下了:“淅淅瀝瀝的雨聲,像住在溪邊。我寧愿天天下雨,以為你因為下雨來不了了。”
三十歲生日,晚上在我的床上看到陽臺上的月光,水泥枯萎的像一塊倒塌的石碑躺在那里,沐浴在晚唐藍色的月光下。一千多年前的月光,在她三十年里已經太多,墓碑和心一樣沉重。
但她常常認為變老至少有一個好處,不需要考試。但是我還是會夢到大考,總是噩夢。
張愛玲《小團圓》
“胡說什么!”
當我在實驗室里踱步的時候,突然覺得生活很無聊。在西藏,這似乎是一種折磨:人們被裹在濕牛皮里,暴露在陽光下。牛皮干了,收縮了,就會把人綁在黑珠子上。生活也是如此:年紀越大,牛皮越緊。
這個牛皮就是生活規律:上下班,吃飯排便,甚至做愛都在其中。一切都按照時間表進行。躺在牛皮里有一點奢望:出國,提副教授。一旦希望破滅,歇斯底里就開始了。真是* * *胡說八道!真是胡說八道!
王小波《三十而立》
《今生是第一次》電視劇
“你有沒有努力過?”“是的”
然而現在,我也三十歲了。這期間我姐也度過了不是幾句臺詞能概括的歲月吧?就像風帶走了季節,歲月也帶走了姐姐很多東西,對吧?容易錯過的東<愛尬聊_百科大全>西,不能簡單的稱為“機會支出”,直到現在還傷著我的心;說出來只能一個人承受的秘密和煩惱。
二十多歲的時候,無論做什么,感覺都是一個過程。現在呢?一切似乎都是這個結果,讓人焦慮。我姐姐比我大五歲。這些我都經歷過吧?你克服了什么嗎?有沒有一些事情會成為回憶?世界上沒有什么是微不足道的。不是別的朋友做過或者正在做什么,而是我什么都不是,或者說我正在逐漸變得什么都不是。這個想法讓我很不安。不,也許我已經變成了一個比一無所有更糟糕的存在。
“如果有人問我有沒有努力過,我可以回答,有。”
金愛蘭《三十歲》
《今生是第一次》電視劇
“生活煥然一新”
我想我們二十多歲的時候,一定堅信過了三十歲,我們就和今天的成年人完全不一樣了,這個世界一定會逐漸變好的。要知道,成長的是我們這一代有著崇高覺悟和遠大理想的人。世界怎么會變得更糟?不好的是現在的成年人。很快戰爭會消失,貧富差距會縮小,種族歧視會消亡。我們真的這么認為。約翰列儂(恐怕)真的也是這么想的。埃內斯托格瓦拉(恐怕)真的也是這么想的。
但當然,烏托邦實際上并沒有實現。戰爭、貧困和種族歧視尚未消除。我們很快就三十歲了,我們大多數人都像我們面前的人一樣,變成了無趣和不起眼的成年人。
不幸的是(也許我應該這么說),那個樂觀的時代在那個時候結束了。如今,要找到幾個相信“世界未來會變得越來越好”的年輕人,即使極端保守,也是一件相當困難的工作。
就我個人而言,過了30歲后改變的是我成了小說家,我的生活煥然一新。戒煙,早睡早起,每天跑步。之前我是個煙鬼,經常熬夜,變化之快如閃電。此后一直堅持至今。
而在內心的某個角落,我還是覺得“永遠不要相信自己”。某種意義上,這也是為了堅持之前提出的“不要相信三十歲以上的家伙”的命題。如果要問哪里不能相信自己,那就是以前那個堅信“世界會慢慢變好”的自己。你去哪里了?現在的我,擺出一副滿不在乎的面孔,健康淡然的過著自己的生活。我想說的是,我的——似乎總是有點不可信。
村上春樹《年過三十的家伙們》
《今生是第一次》電視劇
說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的村上春樹,在30歲的時候決定成為一名作家,然后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說。
所以不要擔心年齡,因為追逐夢想永遠不晚。
只有三十,只有四十.幸福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