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麗婭拒演的《三十而已》爆了,網(wǎng)友:多謝她的不演之恩?
最近有兩部劇火了,《二十不惑》和《三十而立》。
兩部作品都以女性為中心,關(guān)注不同年齡段女性所面臨的困難和生活狀況。
顯然《三十而立》更有話題性,首播就爆了,譚雅演顧家火。
事實上,這個角色原本是為佟麗婭設(shè)定的,但粉絲們抵制佟麗婭退出該劇,這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
原因是粉絲認為顧佳在劇中被丈夫背叛,這很容易讓觀眾想起佟麗婭自己的經(jīng)歷,不利于演員的銀幕形象。
最后,佟麗婭辭職了….
看完《完美關(guān)系》,我只想對沒有演戲的佟麗婭說聲謝謝。
目前這部劇的口碑話題齊飛豆瓣評分8.2,在微博也收獲了不少熱搜。
003010講述了三個性格迥異的女孩在大城市不期而遇,共同面對年齡困境的故事。
童謠飾演的顧佳是一個家境殷實的全職太太。
外校畢業(yè),能說流利的英語。
我丈夫本是一名設(shè)計煙花的藝術(shù)家。她幫助他成立了一家煙花公司。
公司步入正軌,回歸家庭做全職太太,把家庭打理的井井有條。
在家里,她付出了一切。
為了更長時間的照顧孩子,每天早上出去跑步,練瑜伽,做營養(yǎng)早餐。
當她的丈夫和孩子還在吃飯的時候,她已經(jīng)開始打掃廚房了。
老公抱怨阿姨打掃書房什么都找不到,就自己打掃了。
我一眼就能注意到老公的短襪和西裝不搭配,馬上提醒他換。
為了讓孩子上更好的幼兒園,接受更好的教育,她想盡辦法討好學校經(jīng)理的妻子王太太。
我不說每天送甜品,但我還是喜歡。我自學教王老師使用雙筒望遠鏡。
小區(qū)停電,她跑去電梯堵王太太,給王太太換拖鞋,光著腳爬下20多樓。
顧佳必須走出去,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且她肯定會想辦法得到它。
進入幼兒園后,父母隔離了他的兒子,并在聚會上把她的兒子多帶帶留在房間里。
顧嘉賢安撫兒子,脫下高跟鞋,扔了包,上去打欺負兒子的家長。
不要惹媽媽,她會為孩子竭盡全力
對于老公的公司,她也是在線的。
當她丈夫和客戶鬧翻時,她去和客戶喝酒賠罪,收拾殘局。
女同事的動機不純。她明明拿著微薄的工資卻每人20個橘子,想討好老公借機上位。
她馬上注意到,她帶了幾盒同樣的橘子到辦公室,分發(fā)給每個人。
第二次,發(fā)現(xiàn)一個女同事挑撥老公和客戶的關(guān)系,直接寫了辭職信,讓她有尊嚴的離開。
5f71450e4c1b90f96cf89762eb26.jpg" />堪稱“人間過綠器”,還上了熱搜。
全職太太也可以是獨立女性,童瑤把顧佳這個角色詮釋的太好了。
江疏影演的是立志要在大城市安家的奢侈品銷售王漫妮,獨自在上海打拼8年。
30+的她沒結(jié)婚,沒房沒車,父母催她回老家。
在職場能夠左右逢源,銷售業(yè)績次次拿第一,因為太拼生病暈倒在出租屋。
在這個行業(yè)見多了物欲,她依然可以保持本心。
別的柜員冷眼相待的買菜大媽,她不帶有色眼鏡熱情的招待。
面對已婚男的挑逗,她拒絕的游刃有余。
渴望愛情,但是不會違背道德攀附有錢人,守住自己的底線。
王漫妮這個角色是大部分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最真實的寫照,沒有歸屬感的城市到底是堅持還是離開?
毛曉彤扮演的鐘曉芹,上海本地女孩,結(jié)婚三年。
物業(yè)公司的普通職員,沒什么事業(yè)心
父母都在身邊,從沒離開過家鄉(xiāng),快30了骨子還活的像個小孩。
丈夫是電視臺有事業(yè)編制的鐵飯碗,但兩夫妻根本就是合租式婚姻。
下班后兩人毫無交流,自己追劇,老公倒騰自己的魚缸。
小兩口的衣服甚至都要分開洗。
懷孕之后,丈夫第一反應(yīng)就是我還沒準備好你打掉吧。
胎兒出現(xiàn)問題不能生了,丈夫聯(lián)系醫(yī)院做打胎手術(shù)倒是積極的很。
沒有情感聯(lián)結(jié)的合租式愛情,兩人的結(jié)局早就能預料到。
顧佳、王漫妮、鐘曉芹,她們看著是截然不同的女人,但她們?nèi)齻€卻成為了最好的朋友。
正是因為他們對生活有自己的追求,同時保有自己的底線和善良。
《三十而已》并沒有給出是非對錯的判斷,也沒有冷酷的說教。
這部劇好看在它單純的呈現(xiàn)了三個不同出身、際遇、個性的女性最真實的困境。
這些困境非常的真實,就像一面鏡子,映照著當下不同階層的人都會遇到的社會現(xiàn)實。
富裕如王太太<愛尬聊_百科>,一個人在豪宅里孤獨的要命。
哪怕分不清《睡蓮》到底是梵高還是莫奈畫的,也要裝懂把畫買回家。
為了能跟兒子有一兩句共同語言,小行星都能給她買回來,兒子依然對她不理不睬。
貴婦群人手一個愛馬仕鉑金包,背其他牌子的女人,合影都會被裁掉。
顧佳為了打入太太圈給公司拉到資源,湊錢貸款也要買愛馬仕。
進了幼兒園拼的是爹媽,當家長也被迫卷進“家委會”的紛爭中。
老師在的是一個群,只有家長的又是一個群。
家長圈明爭暗斗,跟老師利益輸送。
如果有家長不跟隨大多數(shù)意見,孩子就會被欺負被孤立,甚至退學。
同事見王漫妮拿了大單子眼紅,偷偷在她的唇膏里加東西還她過敏。
拿著她的卡去兌換客戶的積分,差點害她被開除。
職場上明里暗里的競爭幾乎各行各業(yè)都有。
鐘曉芹的老公想打掉孩子,說是因為目前的經(jīng)濟條件不允許。
如果目前的經(jīng)濟能力給不了孩子好的條件,那就不能生了嗎?
夫妻兩人走到相看兩厭的地步,靠著孩子就能好好把婚姻維系下去嗎?
可能每個人的經(jīng)歷千差萬別,但30+女性群體面對的困境是真實存在的。
大眾化故事的表達,觀眾更加感同身受。
劇情看起來有爽感,正是因為這部劇站在女性的視角,來講述解決問題的過程和蛻變的過程。
跟欺負自己孩子的家長打架,顧佳說:比起體面,有更寶貴的事和想保護的人。
不舍得買飲水機,吃10塊錢的便當,王漫妮也不接受已婚客人的虛情假意。
郭曉芹也不再是那個不會拒絕不會說不的人,她可以自己決定生不生孩子。
想起楊麗萍拍的抖音里,評論說“沒有婚姻和生育的女人是不完美的”。
但是完美有什么標準,又需要由誰來定義呢?
楊麗萍把畢生獻給舞蹈,生育與否完全是自己的選擇,她已經(jīng)選擇了自己最滿意的人生。
即便是papi醬,事業(yè)有成,連生孩子跟爸爸姓都要被網(wǎng)友罵。
足以看出社會對于30+女性的要求之苛刻。
她們可以做所有自己認為正確的事,勇敢的為女性發(fā)聲,并不妨礙她決定自己的孩子跟誰姓。
張雨綺的肆意和通透讓很多人羨慕,也是因為她經(jīng)歷過失敗的婚姻,卻勇敢走出困境。
想生孩子就生,想要追求事業(yè)和夢想就大大方方的講出來,努力拍戲、參加節(jié)目。
無論什么年齡段,追求夢想和事業(yè)還是結(jié)婚生子都可以由自己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