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那個王漫妮,活成了大多數(shù)一線城市青年想要的樣子?
如果我們還用過去的眼光看待中年女性和上海漂泊者,那么這個《三十而已》對于一線城市的“30后女性”和年輕人來說,是最有效的改變大眾的方式。
一部好的電視劇,就應該是展現(xiàn)現(xiàn)實,取材現(xiàn)實的藝術(shù)。
什么是對自我的清晰認知?
在過去,我們受到周圍人和公共價值觀的影響。他們告訴我們,要在二十幾歲結(jié)婚,成家立業(yè)。這種生活范式是標準的,是完美的。
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30歲的自己對生活和未來有了更清晰的認識,或者說30多歲的人開始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你想要什么?這是當今社會年輕人正在慢慢覺醒的一種主流價值觀。
01
王曼妮,一個外表自信內(nèi)心軟弱的人。
年近三十的都市白領(lǐng)王曼妮(江疏影飾),已經(jīng)在上海工作了八年,每天都在大都市忙碌著。
也是上海奢侈品店的金牌柜姐,典型的為房租和停車費發(fā)愁的上海漂泊者。她是一個特立獨行的叛逆者,堅信自己既有顏值又有腦子,永遠值得更好的。
戀愛中,王曼妮找了一個富二代男友,一心想早日結(jié)婚。可是誰知道她的男朋友是一個堅定的未婚者;在工作中,作為一名奢侈品銷售人員,王曼妮擁有出色的顏值和外貌,這為她帶來了豐富的業(yè)績,同時也不斷被同事排擠和嘲諷。
不就是像上海漂泊者想擁有自己的愛情和事業(yè),卻不順利嗎?
電視劇中的王曼妮就像每個在大城市努力工作的人一樣。我自信大方。我對工作一絲不茍,對愛情堅定不移。
在最新一集《三十而已》中,王曼妮被同事陷害,卡里存了23萬消費積分。按照商場兌換禮品的原則,可以兌換價值11000元的代金券。
雖然不是王曼妮干的,但面對同事和領(lǐng)導的不信任,王曼妮只<愛尬聊_健康養(yǎng)生>能證明自己的清白。
她找到了一位想幫忙作證的顧客,但這位顧客也懷疑王曼妮是否在顧客離開后偷偷拿走了收據(jù)并自己使用了積分。
這個故事被網(wǎng)友戲稱太真實,代入感很強。
在看似自信的外表下,王曼妮有一顆膽怯的心。她會擔心被公司開除,但這會對她的名譽造成很大傷害。
她也會擔心自己的愛情和未來,她還想在上海有自己的房子。
而每一個漂在上海的年輕人,誰不想在大城市擁有自己的愛情、工作和家呢?
王曼妮是大多數(shù)上海漂泊者眼中的“自我”。
愛錢,愛工作,愛,卻不懂得“愛自己”。
02
為了變得更好,我們都必須嘗試和犯錯。
電視劇《三十而已》后面的劇情中,王曼妮的自我成長之路其實就是在不斷犯錯的過程中,慢慢發(fā)現(xiàn),她意識到最好的自己一直都在。
從與男友價值觀不合,到被同事排擠,再到離職后被用錢砸臉的領(lǐng)導羞辱,職場和生活永遠不會一帆風順,而王曼妮的自我成長之路其實就是發(fā)現(xiàn)“聽從內(nèi)心的低語”.的過程
我們都要卸下更多包袱,最終才能成為自己。
小王子說:“所有的成年人都曾經(jīng)是孩子,雖然只有少數(shù)人記得?!?
電視劇《三十而已》聚焦人到30歲的一系列煩惱。這和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guān)。我們都在尋找自己,尋找大城市生活的意義。雖然不同,但這是我們每個人死后一直在做的事情。
我的朋友老陽,他騎自行車已經(jīng)五年了;騎遍全國,老陽為了這個愛好放棄了婚姻和事業(yè)。對此我說不出好壞,但我能說的是,做好自己就好。
現(xiàn)在的年輕人,去上海,去深圳,去北上廣,都是為了過更好更有意義的生活。
103010其實代表了這樣一群年輕人,他們在尋找人生的意義、價值和期待,他們看重什么,他們?nèi)绾慰创ぷ骱蛺矍椤?
并且在這個過程中,努力去發(fā)現(xiàn)錯誤,通過錯誤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和反錯誤。
思,最終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三十而已,已經(jīng)不單單是指某一具體的年齡段;三十而已,背后更多的是一種態(tài)度,一種不以年齡為物喜為己悲的生活方式,一種蓬勃向上的價值觀,一種彰顯女性職場奮斗的獨特方式。
正如網(wǎng)友所說的那樣:看了這部劇突然覺得30歲不是只有結(jié)婚生子,事業(yè)有成一種樣子,即便30歲家未成、業(yè)未立,那又怎樣?30,不過一個數(shù)字而已,一個鐘點,一個月末,一個標價,三十而已,那又如何?
更有生活在上海的朋友直言道:看了第一集,眼淚就流出來了;上海這座城市,的確前所未有的貼近夢想,它好像能承載你所有曾經(jīng)的想象。當然,這也是我極力爭取,為之奮斗的結(jié)果。
而王漫妮,好像也的確活成了大多數(shù)滬漂該有的那個樣子。
永遠蓬勃向上,永遠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