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是誰畫的呢??
老鼠飛出亞洲言 2022-03-05 20:19 寶釵(蘅蕪君) 畫菊 詩余戲筆不知狂,豈是丹青費較量。 聚葉潑成千點墨,攢花染出幾痕霜。 淡濃神會風前影,跳脫秋生腕底香。 莫認東籬閑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陽。 【詩詞鑒賞】 寶釵這首被評為第七。用的是“七陽”韻。 從《畫菊》這個題目說,這首詩寫得很生動。“攢花染出幾痕霜”、“跳脫秋生腕底香”等句,構思和造句都不落俗套。值得注意的是最后兩句“莫認東籬閑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陽”,有“畫餅充饑”之意。書作者似乎在這里暗喻寶釵同寶玉未來的夫妻關系有其名而無其實。
老鼠飛出亞洲言 2022-03-05 20:28
1.寧國府上房里有一幅勸學的字畫
賈寶玉跟著賈母到寧國府里賞梅花,在寧國府為賈寶玉準備休息的上房里,看到了一幅《燃藜圖》和“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的對聯。
2.在秦可卿的臥室里,賈寶玉看到是墻壁上掛的唐伯虎的《海棠春睡圖》。
按宋釋惠洪《冷齋夜話》記載,唐明皇登沉香亭,召太真妃,于時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侍兒扶掖而至。妃子醉顏殘妝,鬢亂釵橫,不能再拜。明皇笑日:“豈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這是“海棠春睡”典故的由來。后來大詩人蘇東坡據此寫了一首《海棠》詩:“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唐伯虎則據此畫了一幅《海棠美人圖》。第十七回,寫怡紅院題匾額,一客日“祟光泛彩”;第十八回,寶玉《怡紅快綠》一詩中,有句日“紅妝夜未眠”;第六十三回,湘云詩簽日”只恐夜深花睡去”,以及第六十二回關于湘云醉眠芍藥蔭的整段描寫,與唐伯虎的這幅《海棠春睡圖》都有淵源。
《海棠春睡圖》配了對聯“嫩塞鎖夢因春冷,芳氣籠人是酒香”。 這幅對聯是《海棠春睡圖》的拓展和延伸,讀起來讓人怦然心動,讓人能清晰地感受到初春韻致。
3.賈探春房間里掛著一幅名貴的字畫
第四十回“史太君兩宴大觀園,金鴛鴦三宣牙牌令”,大家跟著賈母到賈探春房間休息時,看到賈探春住所西墻上當中掛著一大幅米襄陽《煙雨圖》。
123456825#p#dus 2022-03-05 20:28 賈惜春,是劉姥姥提的一句
SayakaKujo 2022-03-05 20:36 抱琴、司棋、侍書、入畫四個大丫鬟
M36****713 2022-03-05 20:38
寫的是明代曹雪芹所作的《紅樓夢》中的人物賈寶玉。
出自原著第三回“托內兄如海薦西賓,接外孫賈母惜孤女”。
原文節選如下:
*一語未了,只聽外面一陣腳步響,丫鬟進來笑道:“寶玉來了!”黛玉心中正疑惑著:“這個寶玉,不知是怎生個憊懶人物,懵懂頑童?”——倒不見那蠢物也罷了。
心中想著,忽見丫鬟話未報完,已進來了一位年輕的公子:頭上戴著束發嵌寶紫金冠,齊眉勒著二龍搶珠金抹額;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紅箭袖,束著五彩絲攢花結長穗宮絳,外罩石青起花八團倭緞排穗褂;登著青緞粉底小朝靴。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面如桃瓣,目若秋波。雖怒時而若笑,即瞋視而有情。
水瓶座的阿拜 2022-03-05 20:44 《紅樓夢》成書于1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在初期是通過名為《石頭記》的手抄本形式流傳。現存最早手抄本是乾隆甲戌年(1754年)的,但只有不連續的16回。后來又發現了若干手抄本,較重要的如乾隆庚辰年(1760年)抄本,今存78回。這些手抄本都題名《石頭記》。《紅樓夢》先有故事出籠,盛名于世后才有畫家以此為題材創作,而且歷代畫家會以此為題材發揮創作,比如“四美圖”,歷代畫家創作至今,越來越精。《紅樓夢》成書不過200多年,鑒于當時的印刷技術、流通發行手段等等客觀限制,開始在社會上流傳肯定不會像現在的高科技手段而猛然火爆,需要經過相當長的一個時間在能流傳開來。所以可以推斷,畫家以此為題材,最早從清中后期開始探索創作(還看不到這類證據)。民國探索創作的多起來,但屬于探索階段,沒有誰最擅長。建國后這些屬于封資修,幾乎是創作禁區。直到改革開放后,才慢慢又開始了,而且很興盛。出現了華三川等著名國畫大師以《紅樓夢》,十二金釵等等做題材創作的國畫名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