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字開頭成語有哪些??
linawang08#p#zh 2022-03-09 05:05 秋高氣爽、秋后算賬、秋水伊人、秋風落葉、秋風蕭瑟、秋收冬藏、秋毫無犯、秋扇見捐、秋風瑟瑟、秋月寒江、秋風習習、秋陽杲杲、秋雨綿綿、秋月春風、秋色宜人、秋風過耳、秋水盈盈、秋毫之末、秋毫不犯、秋荼密網、秋收東藏、秋行夏令、秋高馬肥、秋月春花、秋風蕭蕭、秋風紅葉、秋高氣肅、秋實春華、秋意深濃、秋風紈扇1、秋高氣爽【解釋】:形容秋季晴空萬里,天氣清爽。【出自】:唐·杜甫《崔氏東山草堂》詩:“愛汝玉山草堂靜,高秋爽氣相鮮新。”【示例】:方擬~,遣將西征。 ◎清·梁晉竹《兩般秋雨盦隨筆·史閣部書》【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含褒義2、秋水伊人【解釋】:指思念中的那個人。【出自】:《詩·秦風·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語法】:偏正式;作賓語、定語;指見景思念的人3、秋毫無犯【解釋】:秋毫:鳥獸秋天新換的絨毛,比喻極細微的東西;犯:侵犯。指軍紀嚴明,絲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出自】:《史記·項羽本紀》:“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后漢書·岑彭傳》:“持軍整齊,秋毫無犯。”【示例】:老夫一生公廉正直,與人~。 ◎元·岳伯川《鐵拐李》第二折【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4、秋月寒江【解釋】:比喻有德之人心底清純明凈。【出自】:宋·黃庭堅《贈別李次翁》詩:“德人天游,秋月寒江。”5、秋水盈盈【解釋】:形容眼神飽含感情。同“秋波盈盈”。【出自】:秦牧《藝海拾貝·神速的剪影》;“通過這二十幾個字,一個雪膚花貎、十指纖纖、唇紅齒白、云鬢蛾眉、秋水盈盈、嫣然含笑的古代美女的形象,就呈現在人們眼前了。”
大智如愚1 2022-03-09 05:06
低唱淺酌 低唱淺斟 低低切切 低回不已
低眉垂眼 低眉倒運 低眉順眼 低眉下首
低眉下意 低眉折腰 低情曲意 低人一等
低三下四 低聲細語 低聲下氣 低聲啞氣
低三下四【dī sān xià sì】
釋義:形容態度卑賤低下也指工作性質卑賤低下。
出處: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回:“我常州姓沈的,不是甚么低三下四的人家。”
低聲細語【dī shēng xì yǔ】
釋義:形容小聲說話。
出處: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一部:"湯阿英在枕邊低聲細語說了最近的往來,時斷時續,還是有些羞答答的,怕難為情。"
低眉順眼【dī méi shùn yǎn】
釋義:指低著眉頭,兩眼流露出順從的神情。形容馴良、順從的樣子。低眉:形容順從或和善的樣子。
出處:就是鉤頭聳背,~,一副死板板的臉相的所謂"好孩子"。(魯迅《南腔北調集·上海的兒童》)
低聲下氣【dī shēng xià qì 】
釋義:形容說話時態度卑微恭順的樣子。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三:“更瘦小低聲下氣,送暖偷寒,逢其所喜,避其所諱。”清·曹雪芹《紅樓夢》第95回:“這里只苦了襲人,在寶玉跟前低聲下氣的服侍勸慰。
低人一等【dī rén yī děng】
釋義:比別人低一級,多指社會地位低下。
出處: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三章:"這一點使孫少平非常高興,覺得自己并不是什么都低人一等。"
kateyeon 2022-03-09 05:07
大吃大喝、大顯身手、大禹治水、大名鼎鼎、大雪紛飛、大言不慚、大義滅親、大模大樣、大喜過望、大驚失色、大搖大擺、大吃一驚、大相徑庭、大浪淘沙、大義凜然、大有裨益、大材小用。
一、大名鼎鼎
釋義:形容名氣很大。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十四回:“你一到京打聽人家,像他這樣大名鼎鼎,還怕有不曉得的。”
譯文:你到京城打聽一下,像他這樣名氣很大的人,哪里有不認識他的。
二、大言不慚
釋義:說大話,不感到難為情。
出處:先秦·孔子《論語·憲問》:“子曰:‘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
譯文:孔子說:“說話大言不慚,實行這些話就很難。”
三、大義滅親
釋義:為了維護正義,對犯罪的親屬不循私情,使受到應得的懲罰。
出處:春秋·呂不韋《左傳·隱公四年》:“大義滅親,其是之謂乎。”
譯文:‘大義滅親’,大概就是說的這種事情吧。
四、大喜過望
釋義:結果比原來希望的還好,因而感到特別高興。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黥布傳》:“淮南王至;上方踞床洗;召布入見;布甚大怒;悔來;欲自殺。出就舍;帳御食飲從官從漢王居;布又大喜過望。”
譯文:淮南王到時,漢王正坐在床上洗腳,就叫英布去見他。英布見狀,怒火燃胸,后悔前來,想要自殺。當他退出來,來到為他準備的賓館,見到帳幔、用器、飲食、侍從官員一如漢王那么豪華,英布又喜出望外。
五、大驚失色
釋義:非常害怕,臉色都變了。
出處:漢代·班固《漢書·霍光傳》:“群臣皆驚愕失色,莫敢發言。”
譯文:大臣們都非常害怕,沒有敢說話的。
ly1987526#p#lio 2022-03-09 05:08
沒有印字開頭的成語。
印字開頭的詞語有:印象 、印痕 、印油 、印染 、印譜 、印次 、印紐
印拼音:yìn
部首:卩
釋義:
1.圖章,戳記:~章。~璽。~記。~把子(亦喻政權)。
2.痕跡:手~。指~。~子(a.痕跡;b.高利貸的一種,全稱“~~錢”)。
3.用油墨、染料之類把文字或圖畫留在紙、布、器皿等材料上:~刷。排~。~制。~發(fā)。
4.彼此符合:~證。心心相~。
5.外界事物反映在腦中所留下的形象:~象。
6.姓。
一天到晚游泳的魚 2022-03-09 05:19 1、月暈而風成語拼音:yuè yùn ér fēng成語解釋:月暈:月亮周圍出現的光環。月亮出現光環,就是要刮風的征候。比喻見到一點跡象就能知道它的發展趨向。成語出處:宋 蘇洵《辨奸論》:“乃能見微而知著,月暈而風,礎潤而雨,人人知之。” 2、月白風清成語拼音:yuè bái fēng qīng成語解釋:月光皎潔;微風涼爽。形容恬靜美好的夜景。成語出處:宋 蘇軾《后赤壁賦》:“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3、月里嫦娥成語拼音:yuè lǐ cháng é成語解釋:嫦娥:神話中月宮里的仙女,相傳她是后羿的妻子,因偷吃不死之藥而上了月宮。比喻風姿綽約的美女。成語出處:元·無名氏《賺蒯通》第三折:“姐姐是月里嫦娥。”4、月滿則虧成語拼音:yuè mǎn zé kuī成語解釋:月圓則缺。比喻事物發展到極點則開始衰退。成語出處:《史記·范雎蔡澤列傳》:“語曰‘日中則移,月滿則虧’。物盛則衰,天地之常數也。”5、月缺花殘成語拼音:yuè quē huā cán成語解釋:缺:少。比喻美好的事物遭到摧殘。成語出處:唐 溫庭筠《金荃集 和友人傷歌姬》詩:“月缺花殘莫愴然,花須終發月終圓。”
M89****11 2022-03-09 05:23 底死謾生 底:通“抵”。竭盡全力,想盡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