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山圖是誰畫的呢??
你好請問一下,秋山<愛尬聊_創建詞條>圖是誰畫的呢?
小小孟123 2022-03-16 20:46 指唐朝嗜酒的八位學者名人,亦稱酒中八仙或醉八仙。《新唐書·李白傳》載,李白、賀知章、李適之、汝陽王李進、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為“酒中八仙人”。杜甫有《飲中八仙歌》。瓷器畫面繪飲中八仙,每每于人物之上書以人名。以清朝為多見。 一仙賀知章: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二仙汝陽王:汝陽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三仙李適之: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圣稱避賢。 四仙崔宗之: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 五仙蘇晉: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 六仙李白: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 七仙張旭:張旭三杯草圣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云煙。 八仙焦遂: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闊論驚四筵。 畫中九友 清初吳偉業所作《畫中九友歌》中,贊明末清初董其昌、楊文聰、程嘉燧、張學曾、卞文瑜、邵彌、李流芳、王時敏、王鑒等9位畫家為:“畫中九友”。董其昌為山水畫的南北宗派論,崇南抑北,以南宗清幽淡遠之風為畫家正脈,其時的畫家李流放、程嘉遂、楊文驄等受其影響。清初王時敏、王鑒等也傳其脈絡。他們非屬同一畫派,而是以友誼為紐帶、相互切磋畫藝的幾位畫家,它在明末清初畫壇中占主導地位。(祥見清初吳偉業所作《畫中九友歌》)。
360U3183694129 2022-03-16 20:48 《鵲華秋色圖卷》、《秋郊飲馬圖卷》、《水村圖卷》趙子昂 趙子昂,即趙孟頫(1254一1322年),號松雪道人,水精宮道人,晚年曾作孟俯,湖州(今浙江吳興)人。宋宗室,入元,世祖忽必烈搜訪“遺逸”,經程鉅夫舉薦,官刑部主事,后累官至翰林承旨,封魏國公,溢文敏。他博才多學,詩,書,畫,音樂造詣頗深。書畫方面尤深,在繼承晉唐,五代和北宋的優秀傳統的基礎上,博采眾長,自成面貌,題材廣泛,風格多樣,無論工筆,寫意,青綠,水墨都很精彩。 其繪畫實踐和理論在當時和以后的明清兩代都有極大的影響。一生創作了大量的各種題材的繪畫精品。在元代畫家中,他是最著名的一位。
社會.我 2022-03-16 20:48 我認為作者表達的是對美景的向往,同時也說明作者滿腔的情懷,希望通過如此良辰美景抒發出來。直待雪晴冰滿路,騎驢相逐尋詩去。這兩句的意思很好懂,就是作者非常期待和良朋好友,煮酒吟詩的時光
夢里醉花緣 2022-03-16 20:50 你說的可能是關仝。他出生于唐末,生活在五代時期。 關仝tong(約907-960間),長安(今陜西西安)人。五代后梁畫家。一作關同、關穜。生卒年不詳。畫山水早年師法荊浩,刻意學習,幾至廢寢忘食。他所畫山水頗能表現出關陜一帶山川的特點和雄偉氣勢。北宋米芾說他“工關河之勢,峰巒少秀氣”。關仝在山水畫的立意造境上能超出荊浩的格局,而顯露出自己獨具的風貌,被稱之為關家山水。他的畫風樸素,形象鮮明突出,簡括動人,被譽為“筆愈簡而氣愈壯,景愈少而意愈長”。關仝喜作秋山、寒林、村居、野渡、幽人逸士、漁村山驛的生活景物,能使觀者如身臨其境,“悠然如在灞橋風雪中,三峽聞猿時”,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論者謂其晚年成就,較之荊浩更能青出于藍,是荊浩畫派的有力繼承者,與荊浩并稱為荊關。北宋人將他與李成、范寬并列為“三家鼎峙”,具有很大影響。關仝傳世作品有《山豀待渡圖》及《關山行旅圖》等。《山豀待渡圖》描繪大山下水濱有人待渡,畫中大山矗立,石質堅凝,氣象壯偉荒寒,與宋人論述關仝山水“坐突危峰,下瞰窮谷,卓爾峭拔者,(關)仝能一筆而成”(《五代名畫補遺》)的風貌相似。《關山行旅圖》畫深秋季節荒山中的野店行旅,勾皴簡括有力,景物高深,虛實富有變化,穿插各種人物活動,使畫面更富生活氣息。 據宋人記載,關仝不善畫人物,畫中人物多請胡翼代為繪制。胡翼,字鵬云,五代畫家,主要活動于后梁之際,善畫佛道人物,也能畫樓臺車馬,亦精于摹古。 《宣和畫譜》著錄御府藏畫中有其《秋山圖》《江山漁艇圖》《春山蕭寺圖》等94件。傳世作品有《山溪待渡圖》軸、《關山行旅圖》軸等,相傳為其所作,圖錄于《故宮名畫三百種》。
ycgq1982#p#huan 2022-03-16 20:59 “清六家”中王時敏、王鑒、王翚。王原祁四人的合稱。他們之間有師友或親屬關系,在繪畫風尚和藝術思想上,直接或間接受董其昌影響。技法功力較深,畫風崇尚摹古,不少作品趁于程式化。王時敏(1592-1680)明末清初畫家。字遜之,號煙客、西廬老人等。江蘇太倉人。王錫爵孫。出身明代官宦之家,崇楨初年曾任太常寺卿,所以也被稱為“王奉常”。寄情詩文書畫,家藏歷代法書名畫甚多,反復觀摹,并曾得到董其昌等人的指點。擅山水,專師黃公望,筆墨含蓄,蒼潤松秀,渾厚清逸,然構圖較少變化。其畫在清代影響極大,王翚、吳歷及其孫王原祁均得其親授。與王鑒、王翚、王原祁并稱四王,外加惲壽平、吳歷合稱“清六家”。開創了山水畫的“婁東派”,居清初畫家“四王”之首。有《雅宜山齋圖》、《夏山圖》、《溪山樓觀圖》等傳世。著《西田集》、《西廬畫跋》。 王鑒王鑒(1598-1677),字玄照,后改字園照,元照,號湘碧,又號香庵主。明末清初著名畫家。江蘇太倉人。崇禎六年(公元1633年)舉人,后仕至廉州太守,故稱“王廉州”。王鑒出生于書香門第,為明代著名文人王世貞曾孫,家藏古今名跡甚富,豐富的家藏,為王鑒學習臨摹歷代名畫真跡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摹古工力很深,筆法非凡,擅長山水。。為“清初六家”之一。代表作有《長松仙館圖》、《仿巨然山水》、《仿王蒙秋山圖》等。著有《染香庵集》、《染香庵畫跋》等。傳世畫跡有《虞山十景圖》、《夢境圖》等。 王鑒早年曾經得到過董其昌的親自傳授,他一生的畫業就是沿著董其昌注重摹古的方向發展,繼續揣摩董源、巨然、吳鎮、黃公望等諸多前輩大家的筆意,仿古吸收并轉化古人的筆墨結構,形成了自己豐富的山水畫語言。王鑒畫的坡石取法黃公望,點苔學吳鎮,用墨學倪瓚。尤其是他的青綠設色山水畫,縝密秀潤,嫵媚明朗,綜合了沈周、文征明清潤明潔的畫風,清雅的書卷氣躍然紙上,歷來為后人所稱道。 擅長山水,遠法董(源)、巨(然),近宗王蒙、黃公望。運筆出鋒,用墨濃潤,樹木叢郁,后壑深邃,皴法爽朗空靈,匠心渲染,有沉雄古逸之長。間作青綠重色,亦能妍麗融洽。信云林山水意極綿密。仿山樵山水,仿趙大年《春景》沒骨山水、仿洪谷子設色山水,疏密奇正,純以篆法寫輪廓。仿子久《秋木山色圖》、《仿黃公望煙浮遠岫圖》、摹沈石田山水、仿董源《秋山圖》仿范華設色山水、仿巨然山水,骨重氣輕。其作品大多摹古,信效名家,缺乏獨創,并具有濃厚的復古思想和形式主義畫風。 王翚(1632-1717)清代畫家。字石谷,號耕煙散人、劍門樵客、烏目山人、清暉老人等。江蘇常熟人。出身繪畫世家,幼承家學,初學畫于張珂,后又得到王鑒、王時敏指點。擅山水,初摹黃公望,后廣泛師法唐宋元明諸家,轉益多師,加以發展變化,形成個人風貌。曾說“以元人筆墨,運宋人丘壑,而澤以唐人氣韻,乃為大成”。其畫筆墨功底深厚,長于摹古,幾可亂真,但又能不為成法所囿,部分作品富有寫生意趣,構圖多變,勾勒皴擦渲染得法,格調明快。在四王中比較突出。其畫在清代極負盛名,康熙三十年奉詔繪制《康熙南巡圖》,3年完成,得到皇帝的褒獎,被視為畫之正宗,追隨者甚眾,因他為常熟人,常熟有虞山,故后人將其稱為虞山派。有《康熙南巡圖》(與楊晉等人合作)、《秋山蕭寺圖》、《虞山楓林圖》、《秋樹昏鴉圖》等傳世。王原祁在繪畫方面他得到祖父和王鑒的傳授,喜歡臨摹五代至元代時期(公元907--公元1368年)的繪畫名作,繪畫風格主要受元代(公元1279--公元1368年)黃公望影響。在技巧方面,他作畫時喜歡用干筆,先用筆,后用墨,由淡向濃反復暈染,由疏向密,反復皴擦,干濕并用,畫面顯得渾然一體。除了會畫畫,他還編寫畫論,比較著名的有:《雨窗漫筆》和《麓臺題畫稿》。王原祁還擅長做詩,作品有《罨畫樓集》3卷。因為王原祁是江蘇太倉人,太倉也稱婁東,所以"婁東畫派"因此得名。當時的婁東畫派非常出名,幾乎可以左右藝術畫壇。王原祁作為正統派代表人物,對后來影響極大。
摩卡七飛 2022-03-16 21:07
小小孟123 2022-03-16 20:46 指唐朝嗜酒的八位學者名人,亦稱酒中八仙或醉八仙。《新唐書·李白傳》載,李白、賀知章、李適之、汝陽王李進、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為“酒中八仙人”。杜甫有《飲中八仙歌》。瓷器畫面繪飲中八仙,每每于人物之上書以人名。以清朝為多見。 一仙賀知章: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二仙汝陽王:汝陽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三仙李適之: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圣稱避賢。 四仙崔宗之: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 五仙蘇晉: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 六仙李白: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 七仙張旭:張旭三杯草圣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云煙。 八仙焦遂: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闊論驚四筵。 畫中九友 清初吳偉業所作《畫中九友歌》中,贊明末清初董其昌、楊文聰、程嘉燧、張學曾、卞文瑜、邵彌、李流芳、王時敏、王鑒等9位畫家為:“畫中九友”。董其昌為山水畫的南北宗派論,崇南抑北,以南宗清幽淡遠之風為畫家正脈,其時的畫家李流放、程嘉遂、楊文驄等受其影響。清初王時敏、王鑒等也傳其脈絡。他們非屬同一畫派,而是以友誼為紐帶、相互切磋畫藝的幾位畫家,它在明末清初畫壇中占主導地位。(祥見清初吳偉業所作《畫中九友歌》)。
360U3183694129 2022-03-16 20:48 《鵲華秋色圖卷》、《秋郊飲馬圖卷》、《水村圖卷》趙子昂 趙子昂,即趙孟頫(1254一1322年),號松雪道人,水精宮道人,晚年曾作孟俯,湖州(今浙江吳興)人。宋宗室,入元,世祖忽必烈搜訪“遺逸”,經程鉅夫舉薦,官刑部主事,后累官至翰林承旨,封魏國公,溢文敏。他博才多學,詩,書,畫,音樂造詣頗深。書畫方面尤深,在繼承晉唐,五代和北宋的優秀傳統的基礎上,博采眾長,自成面貌,題材廣泛,風格多樣,無論工筆,寫意,青綠,水墨都很精彩。 其繪畫實踐和理論在當時和以后的明清兩代都有極大的影響。一生創作了大量的各種題材的繪畫精品。在元代畫家中,他是最著名的一位。
社會.我 2022-03-16 20:48 我認為作者表達的是對美景的向往,同時也說明作者滿腔的情懷,希望通過如此良辰美景抒發出來。直待雪晴冰滿路,騎驢相逐尋詩去。這兩句的意思很好懂,就是作者非常期待和良朋好友,煮酒吟詩的時光
夢里醉花緣 2022-03-16 20:50 你說的可能是關仝。他出生于唐末,生活在五代時期。 關仝tong(約907-960間),長安(今陜西西安)人。五代后梁畫家。一作關同、關穜。生卒年不詳。畫山水早年師法荊浩,刻意學習,幾至廢寢忘食。他所畫山水頗能表現出關陜一帶山川的特點和雄偉氣勢。北宋米芾說他“工關河之勢,峰巒少秀氣”。關仝在山水畫的立意造境上能超出荊浩的格局,而顯露出自己獨具的風貌,被稱之為關家山水。他的畫風樸素,形象鮮明突出,簡括動人,被譽為“筆愈簡而氣愈壯,景愈少而意愈長”。關仝喜作秋山、寒林、村居、野渡、幽人逸士、漁村山驛的生活景物,能使觀者如身臨其境,“悠然如在灞橋風雪中,三峽聞猿時”,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論者謂其晚年成就,較之荊浩更能青出于藍,是荊浩畫派的有力繼承者,與荊浩并稱為荊關。北宋人將他與李成、范寬并列為“三家鼎峙”,具有很大影響。關仝傳世作品有《山豀待渡圖》及《關山行旅圖》等。《山豀待渡圖》描繪大山下水濱有人待渡,畫中大山矗立,石質堅凝,氣象壯偉荒寒,與宋人論述關仝山水“坐突危峰,下瞰窮谷,卓爾峭拔者,(關)仝能一筆而成”(《五代名畫補遺》)的風貌相似。《關山行旅圖》畫深秋季節荒山中的野店行旅,勾皴簡括有力,景物高深,虛實富有變化,穿插各種人物活動,使畫面更富生活氣息。 據宋人記載,關仝不善畫人物,畫中人物多請胡翼代為繪制。胡翼,字鵬云,五代畫家,主要活動于后梁之際,善畫佛道人物,也能畫樓臺車馬,亦精于摹古。 《宣和畫譜》著錄御府藏畫中有其《秋山圖》《江山漁艇圖》《春山蕭寺圖》等94件。傳世作品有《山溪待渡圖》軸、《關山行旅圖》軸等,相傳為其所作,圖錄于《故宮名畫三百種》。
ycgq1982#p#huan 2022-03-16 20:59 “清六家”中王時敏、王鑒、王翚。王原祁四人的合稱。他們之間有師友或親屬關系,在繪畫風尚和藝術思想上,直接或間接受董其昌影響。技法功力較深,畫風崇尚摹古,不少作品趁于程式化。王時敏(1592-1680)明末清初畫家。字遜之,號煙客、西廬老人等。江蘇太倉人。王錫爵孫。出身明代官宦之家,崇楨初年曾任太常寺卿,所以也被稱為“王奉常”。寄情詩文書畫,家藏歷代法書名畫甚多,反復觀摹,并曾得到董其昌等人的指點。擅山水,專師黃公望,筆墨含蓄,蒼潤松秀,渾厚清逸,然構圖較少變化。其畫在清代影響極大,王翚、吳歷及其孫王原祁均得其親授。與王鑒、王翚、王原祁并稱四王,外加惲壽平、吳歷合稱“清六家”。開創了山水畫的“婁東派”,居清初畫家“四王”之首。有《雅宜山齋圖》、《夏山圖》、《溪山樓觀圖》等傳世。著《西田集》、《西廬畫跋》。 王鑒王鑒(1598-1677),字玄照,后改字園照,元照,號湘碧,又號香庵主。明末清初著名畫家。江蘇太倉人。崇禎六年(公元1633年)舉人,后仕至廉州太守,故稱“王廉州”。王鑒出生于書香門第,為明代著名文人王世貞曾孫,家藏古今名跡甚富,豐富的家藏,為王鑒學習臨摹歷代名畫真跡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摹古工力很深,筆法非凡,擅長山水。。為“清初六家”之一。代表作有《長松仙館圖》、《仿巨然山水》、《仿王蒙秋山圖》等。著有《染香庵集》、《染香庵畫跋》等。傳世畫跡有《虞山十景圖》、《夢境圖》等。 王鑒早年曾經得到過董其昌的親自傳授,他一生的畫業就是沿著董其昌注重摹古的方向發展,繼續揣摩董源、巨然、吳鎮、黃公望等諸多前輩大家的筆意,仿古吸收并轉化古人的筆墨結構,形成了自己豐富的山水畫語言。王鑒畫的坡石取法黃公望,點苔學吳鎮,用墨學倪瓚。尤其是他的青綠設色山水畫,縝密秀潤,嫵媚明朗,綜合了沈周、文征明清潤明潔的畫風,清雅的書卷氣躍然紙上,歷來為后人所稱道。 擅長山水,遠法董(源)、巨(然),近宗王蒙、黃公望。運筆出鋒,用墨濃潤,樹木叢郁,后壑深邃,皴法爽朗空靈,匠心渲染,有沉雄古逸之長。間作青綠重色,亦能妍麗融洽。信云林山水意極綿密。仿山樵山水,仿趙大年《春景》沒骨山水、仿洪谷子設色山水,疏密奇正,純以篆法寫輪廓。仿子久《秋木山色圖》、《仿黃公望煙浮遠岫圖》、摹沈石田山水、仿董源《秋山圖》仿范華設色山水、仿巨然山水,骨重氣輕。其作品大多摹古,信效名家,缺乏獨創,并具有濃厚的復古思想和形式主義畫風。 王翚(1632-1717)清代畫家。字石谷,號耕煙散人、劍門樵客、烏目山人、清暉老人等。江蘇常熟人。出身繪畫世家,幼承家學,初學畫于張珂,后又得到王鑒、王時敏指點。擅山水,初摹黃公望,后廣泛師法唐宋元明諸家,轉益多師,加以發展變化,形成個人風貌。曾說“以元人筆墨,運宋人丘壑,而澤以唐人氣韻,乃為大成”。其畫筆墨功底深厚,長于摹古,幾可亂真,但又能不為成法所囿,部分作品富有寫生意趣,構圖多變,勾勒皴擦渲染得法,格調明快。在四王中比較突出。其畫在清代極負盛名,康熙三十年奉詔繪制《康熙南巡圖》,3年完成,得到皇帝的褒獎,被視為畫之正宗,追隨者甚眾,因他為常熟人,常熟有虞山,故后人將其稱為虞山派。有《康熙南巡圖》(與楊晉等人合作)、《秋山蕭寺圖》、《虞山楓林圖》、《秋樹昏鴉圖》等傳世。王原祁在繪畫方面他得到祖父和王鑒的傳授,喜歡臨摹五代至元代時期(公元907--公元1368年)的繪畫名作,繪畫風格主要受元代(公元1279--公元1368年)黃公望影響。在技巧方面,他作畫時喜歡用干筆,先用筆,后用墨,由淡向濃反復暈染,由疏向密,反復皴擦,干濕并用,畫面顯得渾然一體。除了會畫畫,他還編寫畫論,比較著名的有:《雨窗漫筆》和《麓臺題畫稿》。王原祁還擅長做詩,作品有《罨畫樓集》3卷。因為王原祁是江蘇太倉人,太倉也稱婁東,所以"婁東畫派"因此得名。當時的婁東畫派非常出名,幾乎可以左右藝術畫壇。王原祁作為正統派代表人物,對后來影響極大。
摩卡七飛 2022-03-16 21:07
關仝,(約907-960間)長安人,五代后梁畫家,一作關同、關穜。山水畫早年師法荊浩,所畫山水頗能表現出關陜一帶山川的特點和雄偉氣勢;北宋米芾說他“工關河之勢,峰巒少秀氣”。關仝在山水畫的立意造境上能超出荊浩的格局,而顯露出自己獨具的風貌,被稱之為關家山水,畫風樸素,形象鮮明突出,簡括動人,被譽為“筆愈簡而氣愈壯,景愈少而意愈長”;《宣和畫譜》著錄御府藏畫中有其《秋山圖》、《江山漁艇圖》、《春山蕭寺圖》等94件,傳世作品有《山溪待渡圖》、《關山行旅圖》等。與李成、范寬形成五代、北宋間北方山水畫三個主要流派,與荊浩、董源、巨然并稱五代、北宋間四大山水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