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字開頭成語有哪些啊??
360U3115478031 2022-04-20 08:47 精益求精、精兵簡政、精神恍惚、精疲力盡、精明能干一、精益求精 [ jīng yì qiú jīng ] 【解釋】: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還求更好。【出自】:毛澤東《紀念白求恩》:白求恩同志是個醫生,他以醫療為職業,對技術精益求精;在整個八路軍醫務系統中,他的醫術是很高明的。二、精兵簡政 [ jīng bīng jiǎn zhèng ] 【解釋】:精減人員,縮減機構。【出自】:郭沫若《洪波曲》第十四章:“只要肯認真抗戰,這種精兵簡政,分頭并進,倒也似乎更要合理些了。”三、精神恍惚 [ jīng shén huǎng hū ] 【解釋】:恍忽:糊里糊涂的樣子。形容神思不定或神志不清。【出自】:茹志鵑《高高的白楊樹》:在大姐失蹤之后,我精神恍惚。領導上這時又要我寫個大姐的簡歷,要進行追功。四、精疲力盡 [ jīng pí lì jìn ] 【解釋】:精神疲乏,氣力用盡。形容精神和身體極度疲勞。【出自】:巴金《寒夜》:我才逃到這里來,已經精疲力盡了,還有什么辦法呢? 五、精明能干 [ jīng míng néng gàn ] 【解釋】:機靈聰明,辦事能力強。【出自】:茅盾《子夜》十:吳為成的臉方上透露著精明能干的神氣。
地球人我來了 2022-04-20 08:47
1、為虎作倀,拼音為wèi hǔ zuò chāng,漢語成語,意思是舊時迷信,認為被老虎咬死的人,他的鬼魂又幫助老虎傷人,稱為倀鬼。比喻幫助惡人作惡,幫壞人干壞事,幫兇。孫中山《革命原起》:“有保皇黨發生,為虎作倀,其反對革命,反對共和。”
2、為人師表,成語。師表:榜樣,表率。指在人品學問方面作別人學習的榜樣。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多指教師。
3、為民除害,拼音是wèi mín chú hài,意思是替老百姓鏟除禍害。清·劉鶚《老殘游記》第七回:自然以為民除害為主。
4、為人說項,讀音wèi rén shuō xiàng,漢語成語,指替人說好話。行轅中又送來幾封京里書札,雯青一一檢視,也有親友尋常通賀的,也有大人先生為人說項的。(清·曾樸《孽海花》第九回)
5、為期不遠,拼音是wéi qī bù yuǎn,意思是快到規定或算定的日子。毛澤東《在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上的講話》:“肅清這一部分殘余敵軍,還需要一些時間,但已為期不遠了。”
邵斐 2022-04-20 08:54
精神矍鑠、精神抖擻、精神飽滿
1、精神矍鑠 [ jīng shén jué shuò ]
釋義:指老人有精神老而強健不失風采。
出 處:《后漢書·卷二十四·馬援傳》
2、精神抖擻 [ jīng shén dǒu sǒu ]
釋義:抖擻:振動,引伸為振作。 形容精神振奮。
出 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杭州光慶寺遇安禪師》:“(僧)問:‘光吞萬象從師道,心月孤圓意若何?’師曰:‘抖擻精神著。’”
3、精神飽滿 [ jīng shén bǎo mǎn ]
釋義:形容精神振作,精力充沛,情緒飽滿。
造句:
1、參加龍舟比賽的選手個個裹頭赤膊,精神抖擻。
2、體育健兒個個精神抖擻,斗志昂揚。
3、 休息了一會兒,他又精神抖擻地上班去了。
4、 盡管天氣寒冷,工地上的工人們仍精神抖擻。
5、這些士兵個個虎背熊腰,精神抖擻。
6、 他明知道這次出海兇多吉少,但還是精神抖擻地上了陣。
7、 這老頭鶴發童顏,精神抖擻。
8、 一聲令下,解放軍戰士個個精神抖擻,沖上前去。
9、 軍訓中,同學們在操場上精神抖擻,斗志昂揚,步調一致,喊聲震天,全場觀眾以雷鳴般的掌聲給予鼓勵。
10、 他走路時總是昂首挺胸,精神抖擻。
穎寶兒波波 2022-04-20 08:57
力薄才疏,,力不同科,力不自勝,力蹙勢窮,力殫才竭,力敵勢均,力敵萬夫,力分勢弱。
解釋
【成語】: 力不自勝
【拼音】: lì bù zì shèng
【解釋】: 勝:經得住。由于力量不夠而使得自己經受不起。
【出處】: 宋·張敦頤《六朝事跡·郗民化蛇》:“無飲實可實口,無窟穴可庇身,饑窘困迫,力不自勝。”
【舉例造句】: 對一位正難過著的女大學生,有時候顯然是力不自勝的事。
【成語】: 力不從心
【拼音】: lì bù cóng xīn
【解釋】: 心里想做,可是力量夠不上。
【出處】: 《后漢書·西域傳》:“今使者大兵未能得出,如諸國力不從心,東西南北自在也。”
【舉例造句】: 按我的政治思想水平、斗爭閱歷和知識能力,擔當編選陳毅同志詩詞的工作確是力不從心。
造句
1) 他年事已高,想挑重擔卻力不從心。
2) 真抱歉!不是不肯幫忙,實在力不從心。
3) 要我這個老粗舞文弄墨,真是力不從心哪。
4) 年紀漸大,要做的事還很多,但常感到力不從心。
5) 那次事故之后,簡在車水馬龍中開車感到力不從心。
賀蘭牧 2022-04-20 09:03 力大無窮~窮形盡相~相輔而行~行已有恥~恥居人下~下喬入幽~幽期密約~約定俗成~成敗得失~力爭上游~游必有方~方員可施~施緋拖綠~綠鬢朱顏~顏精柳骨~骨肉至親~親離眾叛.....等
班尼左右 2022-04-20 09:07
沒有此“次“開頭的成語。
含有”次“字的成語:
1、不次不寵:[bù cì zhī chǒng]
基本解釋:
超越常規的恩寵。指特殊的恩寵。
出處:
元·劉因《上宰相書》:"今圣天子選用賢良,一新時政,雖前日隱晦之人亦將出而仕矣,況因平昔非隱晦者邪?況加以不次之寵,處之以優崇之地邪?"
2、不次之遷 [bù cì zhī qiān ]
基本解釋:
比喻超出常規的提升官級。
出自:
《漢書·東方朔傳》:“武帝初即位,征天下舉方正賢良文學材力之士,待以不次之位。”
3、不次之圖[bù cì zhī wèi]
基本解釋:
對于有才干的人不拘等級授予重要職位。
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 東方朔傳》:"武帝初即位,征天下舉方正賢良文學材力之士,待以不次之位。"
4、不次之位[ bù cì zhī wèi ]
基本解釋:
舊指對于有才干的人不拘等級授予重要職位。
出自:
《漢書·東方朔傳》:“武帝初即位,征天下舉方正賢良文學材力之士,待以不次之位。”
5、層次分明[ céng cì fēn míng ]
基本解釋:
層次:事物的次序。事物的次序界限清楚。
出處:
孫世愷《雄偉的人民大會堂》:“兩層挑臺像兩彎新月,圍拱著主席臺,使大禮堂成為層次分明、錯落有致的整體。”
造句:
1、可以說,林家老中青幾代人,人才輩出,層次分明。
2、馬如龍光著膀子,八塊腹肌層次分明,肱二頭肌高高拱起,胸大肌更是驚人的突起。
3、字幕標題都很醒目,內容新穎有趣,有理有據,層次分明,恩,果然不錯,不錯。
4、回答的有條有理,層次分明,似乎有滿腹經綸,一肚子的文章。
5、這篇作文寫得層次分明,有頭有尾。
6、這篇作文內容充實,層次分明,可評為一等獎。
7、膠印壓痕包裝成品各車間層次分明,工作環境秩序井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