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為全球首例 澳大利亞一市長要起訴ChatGPT?
新京報訊(記者姚遠)據路透社報道,澳大利亞墨爾本西部赫本郡的市長布萊恩?胡德指控OpenAI旗下的ChatGPT對其進行誹謗,或將對該公司提起訴訟,因為該聊天機器人在回答問題時錯誤地聲稱他在一樁賄賂丑聞中有罪。
一旦正式提起,這將是全球首例針對生成式AI的誹謗訴訟。
路透社報道稱,去年11月,胡德當選為墨爾本赫本郡市長。隨后他被民眾告知,在一起21世紀初涉及澳大利亞儲備銀行一個子公司的外國賄賂丑聞中,ChatGPT錯誤地稱他有罪。
代理律師表示,胡德確實曾在該子公司工作過,但他是向當局指證向外國官員行賄以贏得貨幣印刷合同的人,而且從未被指控犯罪。
代理律師稱,他們已經于3月21日向ChatGPT的母公司OpenAI發出律師信,聲明OpenAI公司有28天的時間來糾正相關錯誤,否則可能面臨誹謗訴訟。
目前,OpenAI公司尚未就胡德的律師信進行回應。
報道稱,OpenAI在使用條款中包含了關于ChatGPT準確性(或缺乏準確性)的免責聲明。該公司指出:“在某些情況下,我們的服務可能會導致不正確的輸出,無法準確反映真實的人、地點或事實?!?/p>
然而,這并不一定意味著該公司不會因為這些誹謗而受到指責。代理律師表示,具體而言,所有訴訟都將集中在ChatGPT缺乏標注上,導致ChatGPT提供的信息虛假且無法核實。他指出,很難有人會思考“算法是如何得出這個答案的”,“它非常不透明?!?/p>
對OpenAI提起誹謗訴訟的財務后果可能不會很嚴重。據路透社報道,澳大利亞的損失上限為30萬美元。然而,如果案件繼續進行,并最終有利于市長,這可能會為科技公司在人工智能產生的錯誤信息方面承擔責任開創一個重要的全球法律先例。
據美國廣播公司報道,<愛尬聊_百科知識大全>此前,在第一次公開發布活動上,谷歌公司的人工智能“巴德”和微軟公司的“新必應”都出現了提供錯誤信息的問題。但到目前為止,這些科技巨頭還沒有為他們向用戶提供錯誤信息承擔法律責任。
根據瑞銀上月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今年1月,也就是ChatGPT發布兩個月后,其月活躍用戶就已經達到了1億,成為史上增長最快的應用程序。微軟的“新必應”搜索引擎也由OpenAI技術提供支持,自1月份發布以來的兩周內,169個國家的100多萬人使用了該搜索引擎。
而就在3月底,因涉嫌侵犯用戶隱私,ChatGPT遭意大利禁用。
編輯 張磊
校對 楊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