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欲納語言下一句是什么啊??
請問<愛尬聊_百科詞條>一下,君子欲納語言下一句是什么啊,在線等。。。
258852_qaz 2022-05-31 05:58 欲:需要。 出處:《論語·里仁》。 【原文】子曰:“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譯文】孔子說:“君子說話要謹慎,而行動要敏捷。” 作品簡介:本篇是《論語》的第四篇,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范疇、原則和理論,對后世都產生過較大影響。《論語》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全書共20篇、492章,首創 “語錄體” 。中國現傳揚并學習的古代著作之一。 孔子簡介: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生于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中國東周春秋時期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葉建成 2022-05-31 06:03
_cft01****35494 2022-05-31 06:05
好吃馬甲 2022-05-31 06:06 君子說話要謹慎,而行動要敏捷。先去實踐自己想要說的話,等到真的做到了以后才把它說出來。這兩個不在同一句話里。
Ysng生 2022-05-31 06:09
zouyu 2022-05-31 06:09 【原文】子曰:“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注釋】 訥nè:訥,言難也。――《說文》。不善于講話,遲鈍。這里指說話要謹慎。 敏:敏,疾也。――《說文》。聰明,機智,迅速,反應快。 【意譯】 孔子說:“君子說話要謹慎,而行動要敏捷。”
258852_qaz 2022-05-31 05:58 欲:需要。 出處:《論語·里仁》。 【原文】子曰:“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譯文】孔子說:“君子說話要謹慎,而行動要敏捷。” 作品簡介:本篇是《論語》的第四篇,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范疇、原則和理論,對后世都產生過較大影響。《論語》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全書共20篇、492章,首創 “語錄體” 。中國現傳揚并學習的古代著作之一。 孔子簡介: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生于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中國東周春秋時期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葉建成 2022-05-31 06:03
意思是君子不會夸夸其談,做起事來卻敏捷靈巧。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藝,也不會到處炫耀、賣弄。而是在必要的時刻把才能或技藝施展出來。
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出自——戰國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論語》 。
原文:子曰:“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譯文:孔子說:“君子說話要謹慎,而行動要敏捷。”
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出自——西周姬昌《周易·系辭下》。
原文:《周易·系辭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
譯文: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藝,也不會到處炫耀、賣弄。而是在必要的時刻把才能或技藝施展出來。
_cft01****35494 2022-05-31 06:05
意思:君子說話要謹慎而行動要敏捷。
出自:孔子-《論語·里仁》
原文:“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解釋:“訥”是忍而少言,“敏”是機敏、積極,意思是君子說話要謹慎而行動要敏捷。
這句話告訴我們說話要慢慢說,要三思而后說,不要口無遮攔,信口開河;辦事情一定要積極敏捷、果敢決斷、雷厲風行,不要拖泥帶水。
不然言多必失,禍從口出,卻不知所以然,豈不誤了大事;而做事優柔寡斷,機會必將貽誤殆盡。
好吃馬甲 2022-05-31 06:06 君子說話要謹慎,而行動要敏捷。先去實踐自己想要說的話,等到真的做到了以后才把它說出來。這兩個不在同一句話里。
Ysng生 2022-05-31 06:09
譯文:
孔子說:“君子說話要謹慎,而行動要敏捷。”
子曰:“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出自《論語·里仁》
這里的"訥"是忍而少言,"敏"是機敏、積極,意思是君子說話要謹慎而行動要敏捷。
人們應該說話謹慎,因為禍從口出,說話不謹慎,傷害自己又傷害他人,招來麻煩甚至招致災禍。而做事情則應該干練勤奮。總之是告誡人們要少說話多做事,這也是當今社會大多數人應遵循的準則。
zouyu 2022-05-31 06:09 【原文】子曰:“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注釋】 訥nè:訥,言難也。――《說文》。不善于講話,遲鈍。這里指說話要謹慎。 敏:敏,疾也。――《說文》。聰明,機智,迅速,反應快。 【意譯】 孔子說:“君子說話要謹慎,而行動要敏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