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婦》是誰畫的啊??
123457021 2022-07-18 11:39 《三毛流浪記》是著名漫畫家張樂平先生的漫畫名作。張樂平,男,1910年11月10日出生于浙江省海鹽縣海塘鄉黃庵頭村,逝世于1992年9月28日。中國著名漫畫家。張樂平筆下的三毛漫畫,早在1935年就問世了。盡管是博人一粲,但還是受到了讀者的歡迎。抗戰勝利后,三毛漫畫又在上海的《大公報》連載,三毛形象在上海家喻戶曉,并成為了當時多數中國窮苦兒童命運的象征,有較強的社會諷喻和批判意義。張樂平以機智的筆觸,精心地結構了一組一組的笑中帶淚的畫幅,描寫了瘦削矮小的三毛怎樣做報販、擦皮鞋、當學徒……總之,三毛聰明機靈、樂觀幽默而又不畏強暴的性格躍然紙上。三毛漫畫,受到了當時廣大讀者,特別是許多小朋友的熱烈喜愛。陽翰笙創作的《三毛流浪記》的電影劇本,盡管運用了三毛漫畫提供的許多情節,但還是一個嚴肅的正劇。后經過編導委員會討論、研究,大家認為這部影片應該搞成喜劇形式,盡可能與漫畫風格相接近。但此時陽翰笙已經離開上海,便由陳白塵代為修改;不久陳白塵也離開上海,又交給李天濟修改。最后,交由導演趙明、嚴恭寫出分鏡頭劇本,投入拍攝 。
taotao19889 2022-07-18 11:42
《蒙娜麗莎》是文藝復興時代畫家列奧納多·達·芬奇所繪的麗莎·喬宮多的肖像畫,法國政府把它保存在巴黎的盧浮宮供公眾欣賞。
圖示:
1、2012年7月17日,意大利考古學家日前聲稱找到了疑似修女麗莎?蓋拉爾迪尼的遺骨。
對《蒙娜麗莎》原型的身份,各界眾說紛紜,不過麗莎?蓋拉爾迪尼即為“蒙娜麗莎”的說法得到普遍認同。英媒稱,通過對這具遺骨的還原,或許能幫助人們揭開“蒙娜麗莎微笑之謎”。
2014年2月,研究人員對16世紀意大利佛羅倫薩貴婦麗莎·格拉蒂尼的骨骼DNA測試表明,她可能是《蒙娜麗莎》作品中的原型模特。
2014年12月1日報道,根據意大利史學家暨小說家帕拉蒂科,達芬奇生母就是曠世名畫《蒙娜麗莎》的畫中人,而她有可能是來自中國大陸的奴隸。
2、賞析:
《蒙娜麗莎》是一幅享有盛譽的肖像畫杰作。
它代表達·芬奇的最高藝術成就,成功地塑造了資本主義上升時期一位城市有產階級的婦女形象。畫中人物坐姿優雅,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淋漓盡致地發揮了畫家那奇特的煙霧狀“無界漸變著色法”般的筆法。
畫家力圖使人物的豐富內心感情和美麗的外形達到巧妙的結合,對于人像面容中眼角唇邊等表露感情的關鍵部位,也特別著重掌握精確與含蓄的辯證關系,達到神韻之境,從而使蒙娜麗莎的微笑具有一種神秘莫測的千古奇韻,那如夢似的嫵媚微笑,被不少美術史家稱為“神秘的微笑”。
joist 2022-07-18 11:48 《朝花夕拾》中刻畫的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婦女形象有:阿長 衍太太. 《阿長與〈山海經〉》——阿長是魯迅小時候的保姆。記述兒時與阿長相處的情景,描寫了長媽媽善良、樸實而又迷信、嘮叨、“滿肚子是麻煩的禮節”的性格;對她尋購贈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繪圖《山海經》之情,充滿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語言,表達了對這位勞動婦女的真誠的懷念。 《瑣記》中講過一位衍太太。倘若看見小朋友在冬天的早晨比賽撈水缸里的冰吃,她“一定和藹地笑著說,“好,再吃一塊。我記著,看誰吃的多。”而且,還會鼓勵小朋友痛快淋漓地享受其他種種如“打旋子”之類必定會被其他成人視為危險并大聲喝止的游戲。看上去真的像一位和藹可親的女人吧。可是事實上她的內心是多么丑陋虛偽,給魯迅看不健康的畫,唆使魯迅偷母親的首飾變賣。而衍太太自己的孩子頑皮弄臟了自己的衣服,衍太太卻是要打罵的。魯迅表面上贊揚她,實際心中卻是鄙視衍太太的,因為這是個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歡使壞的婦人。同時又在《父親的病》中對其一提, 到篇尾,衍太太唆使作者大叫父親,卻遺留給作者的"最大的錯處"。感人肺腑,又不乏暗中對衍太太這個自私多言使壞形象的嘲諷。 但仔細想想,生活中也不缺乏這樣的“衍太太”。
daviszcp 2022-07-18 11:50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是蘇軾對王維的評價。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王維的大多數詩都是山水田園之作,在描繪自然美景的同時,流露出閑居生活中閑逸蕭散的情趣。王維的寫景詩篇,常用五律和五絕的形式,篇幅短小,語言精美,音節較為舒緩,用以表現幽靜的山水和詩人恬適的心情,尤為相宜。王維從中年以后日益消沉,在佛理和山水中尋求寄托,他自稱“一 悟寂為樂,此生閑有余”(《飯覆釜山僧》)。這種心情充分反映于他的詩歌創作之中。過去時代不少人推崇王維此類詩歌,一方面固然由于它們具有頗高的藝術技巧,一方面也由于對其中體現的閑情逸致和消極思想產生共鳴。明代胡應麟稱王維五絕“卻入禪宗”,又說《鳥鳴澗》、《辛夷塢》二詩,“讀之身世兩忘,萬念皆寂”(《詩藪》),便是一個明證。雪景 傳為王維作,王維其他題材的作品,如送別、紀行之類的詩中,也經常出現寫景佳句,如“遠樹帶行客,孤城當落暉”(《送綦毋潛落第還鄉》)、“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送梓州李使君》)、“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青”(《送邢桂州》)、“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使至塞上》)等,都是傳誦不衰的名句。邊塞軍旅詩以軍旅和邊塞生活為題材的《從軍行》、《隴西行》、《燕支行》、《觀獵》、《使至塞上》、《出塞作》等,都是壯闊飛動之作。《隴頭吟》、《老將行》則抒發了將軍有功不賞的悲哀,反映了封建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的一個側面。《觀獵》生動地描寫了打獵時的情景。《夷門歌》歌詠歷史人物的俠義精神。《少年行》四首表現俠少的勇敢豪放,形象鮮明,筆墨酣暢。這些作品一般認為是王維早期所作。還有一些詩歌,如貶官濟州時所作《濟上四賢詠》以及《寓言》、《不遇詠》和后期所作《偶然作》六首之五《趙女彈箜篌》,對于豪門貴族把持仕途、才士坎坷不遇的不合理現象表示憤慨,反映了開元、天寶時期封建政治的某些陰暗面。《洛陽女兒行》、《西施詠》、《竹里館》則以比興手法,寄托了因貴賤不平而生的感慨和對權貴的諷刺。還有抒寫婦女痛苦的《息夫人》、《班婕妤》等,悲惋深沉,也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一些贈送親友和描寫日常生活的抒情小詩,如《送別》“山中相送罷”、《臨高臺送黎拾遺》、《送元二使安西》、《送沈子福之江東》,《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相思》、《雜詩》“君自故鄉來”等,千百年來傳誦人口;《送元二使安西》、《相思》等在當時即播為樂曲,廣為傳唱。這些小詩都是五言或七言絕句,感情真摯,語言明朗自然,不用雕飾,具有淳樸深厚之美,可與李白、王昌齡的絕句比美,代表了盛唐絕句的最高成就。
qkoufu6490 2022-07-18 11:51 劇情簡介:當大衛(羅伯特·德尼羅飾)的妻子睡前對他說"有些事情是無法挽回的"的時候,他還不是特別留意,因為他們最近的關系一直比較緊張。直到凌晨兩點六分突然被夢驚醒后發現妻子沒有躺在自己的身邊,最后大衛發現浴室里有燭光——她已經在浴缸里自殺了。這血淋淋的一幕也被自己的女兒艾米莉(達科塔·范寧飾)看見了...... 為了擺脫這種痛苦,特別是對艾米莉心靈的傷害。大衛把家搬到紐約北部的一個被森林環繞、人煙稀少的名叫伍德蘭的小鎮(人口僅有2206)。他希望能讓艾米莉在這里慢慢恢復過來。而且他也努力讓自己做一個好父親,盡量讓艾米莉過得和以前一樣。 在這小鎮上,他們先后認識了鎮上的警官,一個房地產經紀人,住在隔壁的一對夫婦(他們曾有過一個和艾米莉同歲的女兒,但大衛覺得那位丈夫有點怪)。 第二天晚上睡覺時,大衛發現艾米莉最喜歡的一個娃娃不見了,便問了起來,艾米莉告訴大衛自己認識了一個叫查理的男孩子,不再需要它了。大衛覺得這是個轉變,是件好事。但隨后他便在垃圾桶里發現了那個娃娃,只是那張臉被什么割破了。當天夜里兩點六分大衛又被夢驚醒了,他發現浴室里又有燭光,接著便看到了相似的一幕:浴缸里放滿了水......只是墻上多了幾個紅色的字"你讓她死的"。這時他發現艾米莉就站在門口。她說是查理干的。大衛當然不相信,他覺得這只是艾米莉的一種發泄。 不久,大衛遇見了活潑的伊麗莎白。兩人很快成了好朋友。而與此同時,艾米莉則天天和她的幻想朋友查理玩捉迷藏。開始,大衛也不怎么在意,可查理好像慢慢介如自己的生活里來了,仿佛查理真的存在!!而艾米莉也變得更加古怪了。 次日伊麗莎白帶著同樣活潑好動的侄女來大衛家玩。可艾米莉卻用一個毀容的娃娃把那個小女孩嚇跑了。大衛覺得艾米莉不喜歡看到伊麗莎白來自己家。這天晚上又發生了奇怪的事,艾米莉被誰關在了地下室而尖叫著,大衛問她是誰,艾米莉說自己和查理在玩捉迷藏。 一天伊麗莎白來看大衛和艾米莉,而艾米莉表現得很不友好,弄得大衛很尷尬。凌晨兩點六分大衛再次被夢驚醒,又一次,他在浴室里發現了幾個紅字"你看你做的好事",接著大衛又從浴缸里撈出一只家里養的貓......同樣,艾米莉說是查理干的,他不希望看見大衛和伊麗莎白好。 過了段日子,大衛的朋友兒童心理學家凱瑟琳來看艾米莉,艾米莉很高興。但她告訴凱瑟琳,查理也曾談到過她,覺得她會破壞游戲。當問及是什么游戲時,艾米莉簡單地說了句"激怒爹地"。晚上,大衛發現艾米莉在日記本的每頁左下角畫了些圖畫,當他翻動本子的時候,那些畫就變成了妻子在浴缸里自殺的動畫...... 又一天伊麗莎白來大衛家,大衛在樓下寫東西,沒注意。于是伊麗莎白就上樓找艾米莉。艾米莉告訴她自己正和查理在玩捉迷藏。當伊麗莎白打開衣櫥時吃驚極了,隨后便被什么東西撞出了窗外......晚上,大衛發現艾米莉在畫畫,一個女人被人扔出了窗戶,同時他發現艾米莉房間的窗戶玻璃打破了。隨后,鎮上的警官來找大衛,告訴他伊麗莎白出車禍了,但只有車子,沒見到她本人,她失蹤了。她的侄女說她來看大衛。明顯大衛說自己沒看到,警官問艾米莉,她也說沒看到。警官走后,大衛便追問艾米莉伊麗莎白在哪,這時艾米莉哭著拿出一個鬧鐘,上面顯示著兩點六分。接著他就在浴缸里發現了伊麗莎白的尸體,旁邊仍然是幾個紅字"你現在看到了嗎"。大衛驚恐萬分地去找艾米莉,可她只是一個勁地說是查理干的,其他什么都不能說。不管問什么,艾米莉就是不敢說,只是哭,她也嚇壞了。大衛把艾米莉鎖在房間里,自己出去找查理。艾米莉試著打開房門,這時有人把門開了。艾米莉下樓去打電話給凱瑟琳說自己不想再和查理玩了。當大衛去拿袋子裝尸體時卻發現浴缸是空的。這時艾米莉站在門口說他剛離開。大衛出去找查理卻發現鄰居的那個男人,以為他就是查理便用刀弄傷了他,自己跑回了家。這時他在廚藏間發現了很多箱子,是搬家來這還沒打開的。里面有全新的筆記本,未用的耳塞......而大衛覺得自己一直在用這本子記錄艾米莉的最近狀態的,耳塞自己也用過好幾次了!!!現在大衛什么都想起來了,而且通過種種跡象,以前的許多不可思議的事情現在都講得通了:每晚做的夢就是看見自己妻子和別的男人通奸的再現!!是自己把妻子悶死的!!!伊麗莎白也是自己殺的!!!!自己其實是個雙重性格有精神分裂癥的人!!!但接著大衛就完全失控,成了查理了。他先是殺了警官,接著又把接了電話趕來的凱瑟琳打暈關在地下室。開始和艾米莉玩起了殺人的捉迷藏游戲。最后在一個地洞里,大衛找到了艾米莉,就在他準備下手的時候,凱瑟琳趕到用槍打倒了大衛...... 由于受到的打擊太大,影片在艾米莉住進兒童隔離病房里結束。 簡評:雖然大部分主流媒體給這部片子打出了中下的分數,但觀眾還是很給面子地打了個良,同時在北美票房排行榜上,《捉迷藏》以首周2200萬美元拿下了冠軍位置。 其實有時美國的一些評論家也夠神經病的,再怎么說這部片子也不可能算是爛片。如果五顆星滿分的話,我給它打三顆星。 其實不能說《捉迷藏》沒有一點新意。至少它在處理查理的問題上很有一手。過去我讀過類似的靈異小說,都是講小孩子在遭受巨大打擊后產生幻想,有一個看不見的孩子和自己一起玩。而往往那個"查理"的確存在,只不過是以鬼魂的方式。該片就打算把人的正常思路往這上面帶。一會安排莫名其妙的尸體,一會讓艾米莉神出鬼沒,一會又提到鄰居家死過一個孩子......而另一方面,《捉迷藏》又擺出截然不同的迷魂陣,讓觀眾覺得這個"查理"不是鬼,而是人,比如神經質的房地產經紀人,陰冷的隔壁家的男人。總之一句話,就要把你的思路往死路上帶。而在電影結尾前30分鐘讓"查理"現身。 羅伯特·德尼羅的演技仍然是很自然到位的,拋開情節不講,單大衛的形象就塑造地很成功。可以說《捉迷藏》只是德尼羅和達柯塔·芳妮的對手戲。如果缺了兩人中的任何一個,那么這部片子就不大可能拿到冠軍位置了。 總覺得歐美片中的小孩子演技狂自然的。光是《第六感》中那個可以看見鬼魂的小柯爾的完美表演就足以令人瞠目結舌了。去年一個電影節給日本一個男孩影帝的稱號,真不知道那些白癡評委在干些什么,那家伙是影帝的話,那這世界上就沒必要設那么多電影節了。達柯塔·芳妮在片中把艾米莉的憂郁,冷淡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全身帶有濃厚的陰暗氣息,甚至讓人覺得她就是幕后的通靈人...... 《捉迷藏》一片可以很明顯地看出模仿了不少《閃靈》的痕跡:一輛車開向偏僻的小鎮;大衛慢慢走向崩潰邊緣;對艾米莉追殺;無辜介入者的慘死......但可惜的是在處理一些邏輯細節上不是很到位,比如艾米莉對查理的態度同后面大衛的崩潰銜接地不是很好。雖然最后的一大堆證據顯示查理就是大衛,卻難免有點牽強附會,不是很說得過去。也許這才是影評人對該片大加批罵的原因。有一個版本是小女孩接受治療,另一個版本是小女孩和那個女的生活在一起,但是她畫了一張圖上面的她有兩個頭,兩個頭象征著她還是沒擺脫雙重人格的身份。
小警探detective 2022-07-18 11:56
1、原文:
“如今啊/我也是個Bohemien(波希米亞人)了!/——但愿在色彩的領域里/不要有家邦和種族的嗤笑。”
賞析:
這幾行詩,刺痛了我的心靈,我想到《畫者的行吟》的作者在塞納河邊一定受到了屈辱和嘲笑,因此他回到了自己的家鄉。當我讀到“我——這世上的生客”之后的十幾行詩,我聽到了詩人的一顆赤誠的心靈在咚咚地跳動,有如他家鄉斗牛場上激動人心的鑼鼓聲。詩人多么企盼著過上真正彩色而明朗的時日:
2、原文:
“在最古舊的世界上/唱一支鏘鏘的歌,/這歌里/以濺血的震顫祈禱著:/愿這片暗綠的大地/將是一切流浪者們的王國。”
賞析:
這幾行詩,如火種點燃起了我心中的夢想。它的情韻是多么開朗,是一顆真誠的跳動的心錄,感情毫無遮蔽,想象毫無顧忌,語言不羈而流暢,完全是詩人自己的聲調。我非常欣賞詩人這種獨特的情感和節奏。它是艾青青春的聲音。我少年時欣賞,現在也仍然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