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容》是誰畫的呢??
請問《寬容》<愛尬聊_百科知識>是誰畫的呢?
ppkart#p#beyond 2022-07-24 21:19 1、護士挺緊張,手有些顫抖,第一針沒有扎中。2、她的手抖抖地扎第二針,又不見回血,只好把針頭推出。
郭勝偉 2022-07-24 21:26 反應的新文化運動,因為北大的校長蔡元培推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辦學方針,聘請很多油新思想的知識分子來北大講學,北大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北大影響了中國喚醒民眾,造就了一代新人,使之成為國之棟梁。
sy19841024 2022-07-24 21:29 房龍《寬容》簡介威廉·亨德里克·房龍(1882-1944)系荷裔美國作家和歷史學家。 1921年,《人類的故事》的出版使他一舉成名,其著作主要是歷史和傳記,包括《人的故事》(即《寬容》)、《文明的開端》、《奇跡與人》、《圣經(jīng)的故事》、《發(fā)明的故事》、《人類的家園》及《倫勃朗的人生苦旅》等。 早在20世紀20—30年代,房龍的部分著作即被譯成中文出版,影響當時整整一代年代人,房龍的著作,其選題基本上圍繞人類生存發(fā)展的最本質(zhì)的問題,其目的是向人類的無知與偏執(zhí)挑戰(zhàn),普及知識與真理,使之成為人所知的常識,因而具有歷史不衰的魅力,在久違近半個世紀的今天,又被國人重新發(fā)現(xiàn), 引起讀者的熱烈反響。1925年,美國著名的作家房龍出版了一本叫《寬容》的書。在這本書里面,房龍以他一貫妙趣橫生的筆法,娓娓道出了由希臘時代到十九世紀二十年代的那段人類史上不寬容的歷史。 房龍以「我讀過不少關于各種奇跡的書。但有一種奇跡卻漏掉了:人類得以幸存的奇跡」為開頭,指出人類得以幸存這個奇跡是「不可能單憑個人的力量完成」的,個體「為了成功,他不得不將自己的個性隱埋于部落的復合之中?!筟1]但是,為此,人類付出了龐大的代價。房龍指出:「生活本來是一次光榮的冒險,結果卻變成了一個可怕的經(jīng)歷。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迄今為止人類的生存完全被恐懼控制著?!筟2]他指出:所有的不寬容都是來自人的避死求生的意志在作怪。他說:「原始社會被一個信念所統(tǒng)領,那就是超越一切的求生渴望?!筟3]任何危害一個社群生存的人或群體,都將會遭到無情的排斥、甚至處決。 房龍一再重復指出:不論古今,「所有不寬容的根源,都是恐懼。」、「人如果不受恐懼的影響,是很愿意正直、公正的?!筟4]求生的恐懼壓倒了一切,他說:中世紀所謂的「宗教革命實際上就是一場戰(zhàn)爭,而且是一場慘烈的戰(zhàn)爭。在這次戰(zhàn)爭中,沒人請求饒命,也沒有人饒了別人的命。加爾文的國家實際上是個軍營,所有表面上的個人自由逐漸被壓制下去了?!筟5]宗教或神學因素的影響幾乎是微乎其微的。換言之,中世紀的宗教迫害或不寬容都是來自生存的恐懼。 如何生存成為人類史上的奇跡 — 房龍指出西方得以存在的代價是以犧牲他人來成就自己這個奇跡的。在回顧這段不寬容的歷史后,房龍回到了美國的開國史。他得出了這樣的結論,美國的出現(xiàn),是人類歷史不寬容的成果之一。所以,美國的開國之父們都苦思這樣的一個問題 — 就是「自己活,也讓別人活」 (這是房龍引用羅馬帝國皇帝的格言)。因為逃難來到美國的不只是新教徒,也包括其它的教派、以及受無理迫害的人們等。 也因此,美國的開國之父們創(chuàng)造了美國人引以為傲的憲法,讓每個人都有機會在美國生存 — 只要他是人,他擁護美國的憲法 (不是愛美國這個國家),因為美國的憲法保證了任何人的生存權利,而作為回報只要擁護它,這是因為美國的憲法是 — 請容許我再重申一次 —「自己活,也讓別人活」。遺憾的是,美國人不論在伊拉克戰(zhàn)爭還是反恐怖主義問題上,都給「愛國」問題分散了注意力,贊成戰(zhàn)爭的人變成了「自己活,不讓別人活」的人,他們考慮到的只是自己的利益,不再擁護憲法中「自己活,也讓別人活」的精神。 美國人忘記了自己寫的歷史 在這本書中,房龍回顧了羅馬的興亡史,他說,那些被羅馬征服的部族享有很大的自由度,信或不信什么,都各隨己見。這是因為,「這個世界性的帝國的有魚龍混雜的成員們都被反復提醒:『「羅馬的和平」之所以成功,是仰仗于普遍實踐了這樣的一個原則—「自己活,也讓別人活?!埂籟6]在任何的情況下,他們都不能干涉自己鄰人的生活,尤其是宗教。因為,當時的提比略皇帝曾在一個重大的場合發(fā)表意見說:「如果神靈認為自己確實蒙冤受屈,他們自己會解決的?!筟7]即別人不相信基督教或歪曲了基督教,那上帝會自己處理。所以,羅馬又有這樣一句眾人皆知的名言:「凱撒的歸凱撒,上帝的歸上帝。」 亦因此,羅馬帝國滅亡的其中一個致命原因是羅馬相信了基督教。但是,這是有原因的。房龍說:「一個城邦統(tǒng)治整個世界,這個人力所不及的任務使羅馬人身心俱疲。然后,一個可怕的事情發(fā)生了。所有人厭倦了生活,失去了生活的激情。」換言之,羅馬人太累了和享受太多了,已經(jīng)麻木了。這是因為,他們已經(jīng)擁有了整個世界,他們「嘗遍了各種美味、目睹了各地美景、耳聞了各式樂聲。他們嘗遍各種口味的美酒,到過世界各地,與從巴塞羅那到底比斯的所有女人譚清說起。世上曾經(jīng)寫就的所有的書籍進了他們的圖書館,所有精美的繪畫都懸掛于他們的墻壁上。全世界最具天資的音樂家都為他們的宴席演奏助興。孩童們由最好的教授和老師輔導,能學到應該學習的一切知識。其結果是,一切美酒佳肴失去了滋味,所有書籍都顯得極度無聊,所有女人的魅力都蕩然無存。生活變成了一種負擔。許多人一有體面的機會,就想結束生命。他們僅存一絲安慰,那就是對未知的、不可見的天堂的期望?!筟8]結果是,「羅馬人征服了世界,但在這種的努力中,它也毀滅了自己。」[9]結果,羅馬雖然戰(zhàn)勝了一切,卻屈服在死亡的面前,他們向往來生的享受,基督教乘虛而入。 房龍指出,基督教之所以有今天的地位,也是有其它原因配合的。他指出,公元4世紀前半葉的教會領袖都是講究實用的政治家,他們都利用宗教效忠作為政治的交易。例如,在羅馬皇帝西奧多斯時代,長老涅斯托爾向皇帝說:「救救我吧,我強大的君主,把我教會內(nèi)的所有敵人都除掉。作為交換,我給你天堂。 … … 」對于這宗交易,房龍就毫不客氣的指出:在「過去兩千年的歷史上,還有別的交易。但是,很少有哪個交易,像基督教上臺的交易這樣厚顏無恥的了?!筟10] 而羅馬與基督教的結合,在房龍看來,是人類史上的一大災難。他說:「基督教會將羅馬人的效率和猶太人的不寬容結合起來,其結果是,它在人類的思想領域建立了恐怖統(tǒng)治?!筟11]房龍指出:對于基督教入侵羅馬,「絲毫不亞于匈奴人或哥特人的入侵」[12] 生存的恐懼 而當今的美國之所以不顧一切,掠奪資源,都是因為生存的恐懼?;浇虨榱松妫麄儙缀醪粚捜莸貧缌怂兄惺兰o以前的文明。現(xiàn)在的美國也在走基督教的同一條路 —「順我者生,逆我者亡」。自從上帝退位后,自由民主變成了人類的新宗教新福音,不同的是一個在天國,一個在塵世?;浇檀蛑系鄣娜蚀让x,殘忍地迫害任何不相信上帝,或者懷疑教會的人;而美國打著人權的旗幟,殘忍地迫害任何不相信自由民主的,或者懷疑美國動機的人 — 但卻掩蓋了美國自己生存的恐懼。 像鼎盛期的羅馬帝國一樣的是,美國擁有各種較為完善的制度,有學者指出:美國的霸權是政治霸權、經(jīng)濟霸權、文化霸權與科技霸權集于一身的綜合性和全能性的霸權。的確,就像當時的羅馬帝國一樣,美國的綜合力在當今是舉世無敵的。 但正如有人指出:「我們自己總是自己最壞的敵人」。同羅馬帝國一樣,美國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美國同羅馬在基督教入侵前一樣的是,羅馬信奉這樣的一個原則:「自己活,也讓別人活?!?而二百年前的美國國父們先制定了相同的原則??杀氖?,美國也在重蹈羅馬人的覆轍,違背了祖先們定下的規(guī)則 —「自己活,卻不讓別人活」。 而「自己活,不讓別人活」的后果是世界被迫與美國較量。下場有三個:一是,像羅馬一樣,被世界遺棄;二是與世界同歸于盡;三是美國能幸存下來。但是,第三個結果機會很微,即使能幸存,美國也會像羅馬一樣,失去生存的意義。 在《寬容》這本書的結尾,房龍指出,雖然我們自稱是文明時代的人,但是在本質(zhì)上,現(xiàn)代的人跟古代的人并無二樣,他說:「我們只是穴居的同時代人,只是抽著香煙、開著福特的新石器時代人,是坐著電梯才能到達家住在懸崖的人。」[13]他繼續(xù)指出:「只要統(tǒng)治這個世界的是恐懼,那么談論黃金時代、摩登時代、進步,就都是圖然浪費時間。」[14]換言之,只有人類克服自己生存的恐懼,「自己活,也讓別人活」,人類才能和平共處。 對美國人的祖先們來說,他們是幸運的,因地球上畢竟還有他們一塊容身之所 — 美洲新大陸。不幸的是,當代的移民已經(jīng)受到嚴格的限制,而我們再也沒有一塊新的美洲大陸容納那些受不寬容對待的人了。(受各種迫害的人雖然依然可以得到美國的庇護,但是受庇護的對象已經(jīng)不再是任何人,而是有選擇性政治交易對象。) 最后,筆者愿意引用公元4世紀后期,羅馬參議院中的議員昆圖斯?奧勒利烏斯?西馬楚斯在一封著名的信來結束本文。他寫道:「我們這些異教徒和我們基督徒的鄰居,為什么就不能和平共處呢?我們仰望著同一個星空,都是一個星球上的過客,住在同一片天空下。每個人順著什么道路達到最終真理,這有什么要緊呢?生存之謎太大了,不可能只有一種答案。」[15]正如異教徒有權利相信上帝以外的神一樣,每個民族都有他自己的歷史,他們未必一定要選擇美國的自由民主制度,即使是選擇美國的制度,那也必須是自愿的,而非像中世紀的基督教一樣 — 強迫接受,否則暴力相向。 房龍著,秦立彥、馮士新譯,《寬容》,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10月。
浮生一日涼 2022-07-24 21:34
浮生一日涼 2022-07-24 21:35 愛你的人會給你寬容。不愛你的人不會容忍你。
沉香火底坐吹笙 2022-07-24 21:39 大海從魚躍,長空任鳥飛。寬容是一種博大的胸襟,是一種深沉的愛,是一種人生的修養(yǎng)。寬容是敞開自己的心胸,讓心靈自由。人生最大的痛苦,莫過于心胸狹隘,人生最大的煩惱,莫過于庸人自擾。寬容別人,其實是解放自己;寬容自己,其實是救贖他人。退一步海闊天空,有時候人生退步就是向前。只知道進不知道退的人,不懂兵法。寬容是一種美,是一種善,是一種高尚的品德。世界上最寬廣的心胸是佛的心胸,佛能容天下難容之事,笑天下可笑之人,舉目世都是可憐人,包括億萬富豪,包括總統(tǒng),包括名人明星,都有生老病死,都有六道輪回,所以佛慈悲,因為他懂。人生是一場修行,在短暫的一生中,我們選擇快樂,選擇幸福,選擇感恩,選擇寬容,其實就是善待我們自己。生活是一面鏡子,你看到的永遠是你心里想到的,是你現(xiàn)在的心境。為什么我們要憤青呢,為什么我們要不平呢,心寬則天地寬,心窄則天地窄,擴大自己的心量其實是放自己一條生路。如果說幸福像水,那么寬容就是盛水的容器。心有多寬人生的舞臺就有多大,心有多廣人生的幸福就有多深。寬容就像書法繪畫的留白,心無寬容則亡。寬容是內(nèi)心的豁達,會心的微笑。世乃濁世,人無完人,何必強求,害了別人,苦了自己。寬容生命里最美麗的花朵,自然因為寬容而生生不息,社會因為寬容而和諧,生命因為寬容而多彩,內(nèi)心因為寬容而平靜,你我因為寬容而友愛。人生的最高境界其實就是擁有一顆寬容的心,讓心善良,讓心美好,讓心不染塵埃。雨果說:世界上最遼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遼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遼闊的是人的心靈。讓心靈容天容地容世間萬物,豈不比天空更遼闊。有人說:我見人3P,4P都不覺淫亂。很多人贊他有佛心??梢娝怯幸活w寬容的心,寬容別人的罪,寬容世間的惡,其實就是凈化自己。天從不拋棄每一片云彩,海從遺棄每一滴水珠,山從不放棄每一粒砂石。所以天大,海闊,山高。寬容需要忍讓,需要理解,需要仁愛,需要慈悲。人不分貴賤,物不論美丑,世不辨清濁,統(tǒng)統(tǒng)以慈悲心對之,統(tǒng)統(tǒng)以善良心對之。寬容其實就是一任自然,讓萬物回歸自然,讓世界順應大道,讓人類重返純真,讓心靈重獲自由。寬容能讓社會更和諧,文明更進步,誰不想海闊天空,誰不想自由自在。輕松的生活,自由的氛圍,是我們最大的夢想。從丑中發(fā)現(xiàn)美,從假中找到真。每一個事物都有它存在的理由,每一個人都有他美的一面,每一件事情都有正反兩面,有利的必有弊,有弊的必有利,只是因時因地因人而變化而已,寬容是從殘缺中找到完美。坦然面對生活,從容面對世界,記住生活的,世界的,朋友的,愛人的,親人的好,忘掉他們的不好,面對侮辱,面對誤解,面對輕蔑,面對不公,能淡然一笑。彌勒佛為什么是未來佛呢,因為那就是未來的我們。容天下難容之事,笑世間可笑之人,慢慢擴大我們的胸襟,我們就是佛。如果計較是貧窮的開始,那么寬容就是富貴的開端。寬容讓生命坦然,寬容讓心靈純凈,寬容讓自己自由。地獄在哪里,地獄只在人心里。凈土在哪里,凈土也只在自己心里。計較讓心靈充滿憎恨,充滿哀怨,充滿不平,充滿憤怒,豈不自造地獄。寬容讓心靈充滿寧靜,充滿美好,充滿善良,充滿幸福,豈不自造天堂。針針計較,散失友誼,泯滅親情,葬送愛情,人生之路越走越窄,最后瀕臨絕境。處處寬容,與世界和諧,與社會相容,與自然同步,天人合一。寬容是一種美麗,寬容是一種智慧,寬容是一種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唯有寬容的心才能遠離黑暗,擁抱光明。唯有寬容的人,才能擁有幸福,感恩生活。讓我們做一個寬容的人吧,與自然合一,簡單而快樂。
ppkart#p#beyond 2022-07-24 21:19 1、護士挺緊張,手有些顫抖,第一針沒有扎中。2、她的手抖抖地扎第二針,又不見回血,只好把針頭推出。
郭勝偉 2022-07-24 21:26 反應的新文化運動,因為北大的校長蔡元培推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辦學方針,聘請很多油新思想的知識分子來北大講學,北大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北大影響了中國喚醒民眾,造就了一代新人,使之成為國之棟梁。
sy19841024 2022-07-24 21:29 房龍《寬容》簡介威廉·亨德里克·房龍(1882-1944)系荷裔美國作家和歷史學家。 1921年,《人類的故事》的出版使他一舉成名,其著作主要是歷史和傳記,包括《人的故事》(即《寬容》)、《文明的開端》、《奇跡與人》、《圣經(jīng)的故事》、《發(fā)明的故事》、《人類的家園》及《倫勃朗的人生苦旅》等。 早在20世紀20—30年代,房龍的部分著作即被譯成中文出版,影響當時整整一代年代人,房龍的著作,其選題基本上圍繞人類生存發(fā)展的最本質(zhì)的問題,其目的是向人類的無知與偏執(zhí)挑戰(zhàn),普及知識與真理,使之成為人所知的常識,因而具有歷史不衰的魅力,在久違近半個世紀的今天,又被國人重新發(fā)現(xiàn), 引起讀者的熱烈反響。1925年,美國著名的作家房龍出版了一本叫《寬容》的書。在這本書里面,房龍以他一貫妙趣橫生的筆法,娓娓道出了由希臘時代到十九世紀二十年代的那段人類史上不寬容的歷史。 房龍以「我讀過不少關于各種奇跡的書。但有一種奇跡卻漏掉了:人類得以幸存的奇跡」為開頭,指出人類得以幸存這個奇跡是「不可能單憑個人的力量完成」的,個體「為了成功,他不得不將自己的個性隱埋于部落的復合之中?!筟1]但是,為此,人類付出了龐大的代價。房龍指出:「生活本來是一次光榮的冒險,結果卻變成了一個可怕的經(jīng)歷。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迄今為止人類的生存完全被恐懼控制著?!筟2]他指出:所有的不寬容都是來自人的避死求生的意志在作怪。他說:「原始社會被一個信念所統(tǒng)領,那就是超越一切的求生渴望?!筟3]任何危害一個社群生存的人或群體,都將會遭到無情的排斥、甚至處決。 房龍一再重復指出:不論古今,「所有不寬容的根源,都是恐懼。」、「人如果不受恐懼的影響,是很愿意正直、公正的?!筟4]求生的恐懼壓倒了一切,他說:中世紀所謂的「宗教革命實際上就是一場戰(zhàn)爭,而且是一場慘烈的戰(zhàn)爭。在這次戰(zhàn)爭中,沒人請求饒命,也沒有人饒了別人的命。加爾文的國家實際上是個軍營,所有表面上的個人自由逐漸被壓制下去了?!筟5]宗教或神學因素的影響幾乎是微乎其微的。換言之,中世紀的宗教迫害或不寬容都是來自生存的恐懼。 如何生存成為人類史上的奇跡 — 房龍指出西方得以存在的代價是以犧牲他人來成就自己這個奇跡的。在回顧這段不寬容的歷史后,房龍回到了美國的開國史。他得出了這樣的結論,美國的出現(xiàn),是人類歷史不寬容的成果之一。所以,美國的開國之父們都苦思這樣的一個問題 — 就是「自己活,也讓別人活」 (這是房龍引用羅馬帝國皇帝的格言)。因為逃難來到美國的不只是新教徒,也包括其它的教派、以及受無理迫害的人們等。 也因此,美國的開國之父們創(chuàng)造了美國人引以為傲的憲法,讓每個人都有機會在美國生存 — 只要他是人,他擁護美國的憲法 (不是愛美國這個國家),因為美國的憲法保證了任何人的生存權利,而作為回報只要擁護它,這是因為美國的憲法是 — 請容許我再重申一次 —「自己活,也讓別人活」。遺憾的是,美國人不論在伊拉克戰(zhàn)爭還是反恐怖主義問題上,都給「愛國」問題分散了注意力,贊成戰(zhàn)爭的人變成了「自己活,不讓別人活」的人,他們考慮到的只是自己的利益,不再擁護憲法中「自己活,也讓別人活」的精神。 美國人忘記了自己寫的歷史 在這本書中,房龍回顧了羅馬的興亡史,他說,那些被羅馬征服的部族享有很大的自由度,信或不信什么,都各隨己見。這是因為,「這個世界性的帝國的有魚龍混雜的成員們都被反復提醒:『「羅馬的和平」之所以成功,是仰仗于普遍實踐了這樣的一個原則—「自己活,也讓別人活?!埂籟6]在任何的情況下,他們都不能干涉自己鄰人的生活,尤其是宗教。因為,當時的提比略皇帝曾在一個重大的場合發(fā)表意見說:「如果神靈認為自己確實蒙冤受屈,他們自己會解決的?!筟7]即別人不相信基督教或歪曲了基督教,那上帝會自己處理。所以,羅馬又有這樣一句眾人皆知的名言:「凱撒的歸凱撒,上帝的歸上帝。」 亦因此,羅馬帝國滅亡的其中一個致命原因是羅馬相信了基督教。但是,這是有原因的。房龍說:「一個城邦統(tǒng)治整個世界,這個人力所不及的任務使羅馬人身心俱疲。然后,一個可怕的事情發(fā)生了。所有人厭倦了生活,失去了生活的激情。」換言之,羅馬人太累了和享受太多了,已經(jīng)麻木了。這是因為,他們已經(jīng)擁有了整個世界,他們「嘗遍了各種美味、目睹了各地美景、耳聞了各式樂聲。他們嘗遍各種口味的美酒,到過世界各地,與從巴塞羅那到底比斯的所有女人譚清說起。世上曾經(jīng)寫就的所有的書籍進了他們的圖書館,所有精美的繪畫都懸掛于他們的墻壁上。全世界最具天資的音樂家都為他們的宴席演奏助興。孩童們由最好的教授和老師輔導,能學到應該學習的一切知識。其結果是,一切美酒佳肴失去了滋味,所有書籍都顯得極度無聊,所有女人的魅力都蕩然無存。生活變成了一種負擔。許多人一有體面的機會,就想結束生命。他們僅存一絲安慰,那就是對未知的、不可見的天堂的期望?!筟8]結果是,「羅馬人征服了世界,但在這種的努力中,它也毀滅了自己。」[9]結果,羅馬雖然戰(zhàn)勝了一切,卻屈服在死亡的面前,他們向往來生的享受,基督教乘虛而入。 房龍指出,基督教之所以有今天的地位,也是有其它原因配合的。他指出,公元4世紀前半葉的教會領袖都是講究實用的政治家,他們都利用宗教效忠作為政治的交易。例如,在羅馬皇帝西奧多斯時代,長老涅斯托爾向皇帝說:「救救我吧,我強大的君主,把我教會內(nèi)的所有敵人都除掉。作為交換,我給你天堂。 … … 」對于這宗交易,房龍就毫不客氣的指出:在「過去兩千年的歷史上,還有別的交易。但是,很少有哪個交易,像基督教上臺的交易這樣厚顏無恥的了?!筟10] 而羅馬與基督教的結合,在房龍看來,是人類史上的一大災難。他說:「基督教會將羅馬人的效率和猶太人的不寬容結合起來,其結果是,它在人類的思想領域建立了恐怖統(tǒng)治?!筟11]房龍指出:對于基督教入侵羅馬,「絲毫不亞于匈奴人或哥特人的入侵」[12] 生存的恐懼 而當今的美國之所以不顧一切,掠奪資源,都是因為生存的恐懼?;浇虨榱松妫麄儙缀醪粚捜莸貧缌怂兄惺兰o以前的文明。現(xiàn)在的美國也在走基督教的同一條路 —「順我者生,逆我者亡」。自從上帝退位后,自由民主變成了人類的新宗教新福音,不同的是一個在天國,一個在塵世?;浇檀蛑系鄣娜蚀让x,殘忍地迫害任何不相信上帝,或者懷疑教會的人;而美國打著人權的旗幟,殘忍地迫害任何不相信自由民主的,或者懷疑美國動機的人 — 但卻掩蓋了美國自己生存的恐懼。 像鼎盛期的羅馬帝國一樣的是,美國擁有各種較為完善的制度,有學者指出:美國的霸權是政治霸權、經(jīng)濟霸權、文化霸權與科技霸權集于一身的綜合性和全能性的霸權。的確,就像當時的羅馬帝國一樣,美國的綜合力在當今是舉世無敵的。 但正如有人指出:「我們自己總是自己最壞的敵人」。同羅馬帝國一樣,美國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美國同羅馬在基督教入侵前一樣的是,羅馬信奉這樣的一個原則:「自己活,也讓別人活?!?而二百年前的美國國父們先制定了相同的原則??杀氖?,美國也在重蹈羅馬人的覆轍,違背了祖先們定下的規(guī)則 —「自己活,卻不讓別人活」。 而「自己活,不讓別人活」的后果是世界被迫與美國較量。下場有三個:一是,像羅馬一樣,被世界遺棄;二是與世界同歸于盡;三是美國能幸存下來。但是,第三個結果機會很微,即使能幸存,美國也會像羅馬一樣,失去生存的意義。 在《寬容》這本書的結尾,房龍指出,雖然我們自稱是文明時代的人,但是在本質(zhì)上,現(xiàn)代的人跟古代的人并無二樣,他說:「我們只是穴居的同時代人,只是抽著香煙、開著福特的新石器時代人,是坐著電梯才能到達家住在懸崖的人。」[13]他繼續(xù)指出:「只要統(tǒng)治這個世界的是恐懼,那么談論黃金時代、摩登時代、進步,就都是圖然浪費時間。」[14]換言之,只有人類克服自己生存的恐懼,「自己活,也讓別人活」,人類才能和平共處。 對美國人的祖先們來說,他們是幸運的,因地球上畢竟還有他們一塊容身之所 — 美洲新大陸。不幸的是,當代的移民已經(jīng)受到嚴格的限制,而我們再也沒有一塊新的美洲大陸容納那些受不寬容對待的人了。(受各種迫害的人雖然依然可以得到美國的庇護,但是受庇護的對象已經(jīng)不再是任何人,而是有選擇性政治交易對象。) 最后,筆者愿意引用公元4世紀后期,羅馬參議院中的議員昆圖斯?奧勒利烏斯?西馬楚斯在一封著名的信來結束本文。他寫道:「我們這些異教徒和我們基督徒的鄰居,為什么就不能和平共處呢?我們仰望著同一個星空,都是一個星球上的過客,住在同一片天空下。每個人順著什么道路達到最終真理,這有什么要緊呢?生存之謎太大了,不可能只有一種答案。」[15]正如異教徒有權利相信上帝以外的神一樣,每個民族都有他自己的歷史,他們未必一定要選擇美國的自由民主制度,即使是選擇美國的制度,那也必須是自愿的,而非像中世紀的基督教一樣 — 強迫接受,否則暴力相向。 房龍著,秦立彥、馮士新譯,《寬容》,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10月。
浮生一日涼 2022-07-24 21:34
《我喜歡你,你也喜歡我好不好》
浮生一日涼 2022-07-24 21:35 愛你的人會給你寬容。不愛你的人不會容忍你。
沉香火底坐吹笙 2022-07-24 21:39 大海從魚躍,長空任鳥飛。寬容是一種博大的胸襟,是一種深沉的愛,是一種人生的修養(yǎng)。寬容是敞開自己的心胸,讓心靈自由。人生最大的痛苦,莫過于心胸狹隘,人生最大的煩惱,莫過于庸人自擾。寬容別人,其實是解放自己;寬容自己,其實是救贖他人。退一步海闊天空,有時候人生退步就是向前。只知道進不知道退的人,不懂兵法。寬容是一種美,是一種善,是一種高尚的品德。世界上最寬廣的心胸是佛的心胸,佛能容天下難容之事,笑天下可笑之人,舉目世都是可憐人,包括億萬富豪,包括總統(tǒng),包括名人明星,都有生老病死,都有六道輪回,所以佛慈悲,因為他懂。人生是一場修行,在短暫的一生中,我們選擇快樂,選擇幸福,選擇感恩,選擇寬容,其實就是善待我們自己。生活是一面鏡子,你看到的永遠是你心里想到的,是你現(xiàn)在的心境。為什么我們要憤青呢,為什么我們要不平呢,心寬則天地寬,心窄則天地窄,擴大自己的心量其實是放自己一條生路。如果說幸福像水,那么寬容就是盛水的容器。心有多寬人生的舞臺就有多大,心有多廣人生的幸福就有多深。寬容就像書法繪畫的留白,心無寬容則亡。寬容是內(nèi)心的豁達,會心的微笑。世乃濁世,人無完人,何必強求,害了別人,苦了自己。寬容生命里最美麗的花朵,自然因為寬容而生生不息,社會因為寬容而和諧,生命因為寬容而多彩,內(nèi)心因為寬容而平靜,你我因為寬容而友愛。人生的最高境界其實就是擁有一顆寬容的心,讓心善良,讓心美好,讓心不染塵埃。雨果說:世界上最遼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遼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遼闊的是人的心靈。讓心靈容天容地容世間萬物,豈不比天空更遼闊。有人說:我見人3P,4P都不覺淫亂。很多人贊他有佛心??梢娝怯幸活w寬容的心,寬容別人的罪,寬容世間的惡,其實就是凈化自己。天從不拋棄每一片云彩,海從遺棄每一滴水珠,山從不放棄每一粒砂石。所以天大,海闊,山高。寬容需要忍讓,需要理解,需要仁愛,需要慈悲。人不分貴賤,物不論美丑,世不辨清濁,統(tǒng)統(tǒng)以慈悲心對之,統(tǒng)統(tǒng)以善良心對之。寬容其實就是一任自然,讓萬物回歸自然,讓世界順應大道,讓人類重返純真,讓心靈重獲自由。寬容能讓社會更和諧,文明更進步,誰不想海闊天空,誰不想自由自在。輕松的生活,自由的氛圍,是我們最大的夢想。從丑中發(fā)現(xiàn)美,從假中找到真。每一個事物都有它存在的理由,每一個人都有他美的一面,每一件事情都有正反兩面,有利的必有弊,有弊的必有利,只是因時因地因人而變化而已,寬容是從殘缺中找到完美。坦然面對生活,從容面對世界,記住生活的,世界的,朋友的,愛人的,親人的好,忘掉他們的不好,面對侮辱,面對誤解,面對輕蔑,面對不公,能淡然一笑。彌勒佛為什么是未來佛呢,因為那就是未來的我們。容天下難容之事,笑世間可笑之人,慢慢擴大我們的胸襟,我們就是佛。如果計較是貧窮的開始,那么寬容就是富貴的開端。寬容讓生命坦然,寬容讓心靈純凈,寬容讓自己自由。地獄在哪里,地獄只在人心里。凈土在哪里,凈土也只在自己心里。計較讓心靈充滿憎恨,充滿哀怨,充滿不平,充滿憤怒,豈不自造地獄。寬容讓心靈充滿寧靜,充滿美好,充滿善良,充滿幸福,豈不自造天堂。針針計較,散失友誼,泯滅親情,葬送愛情,人生之路越走越窄,最后瀕臨絕境。處處寬容,與世界和諧,與社會相容,與自然同步,天人合一。寬容是一種美麗,寬容是一種智慧,寬容是一種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唯有寬容的心才能遠離黑暗,擁抱光明。唯有寬容的人,才能擁有幸福,感恩生活。讓我們做一個寬容的人吧,與自然合一,簡單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