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月報|美麗中國ESG指數與碳中和指數3月趨勢與收益?
摘要:
本月權益市場整體表現繼續下行。貝殼財經中誠信美麗中國ESG指數上漲0.15%,貝殼財經中誠信碳中和指數下跌4.29%,CCX1800指數下跌0.43%(CCX1800是滿足中誠信指數可投性定義且市值排名在前1800名的股票,該指數相對更能表征當月市場整體表現)。
本月相較于CCX1800,在風格層面,ESG指數的正收益主要來自于超配的低估值和低殘差波動率因子,超額負收益主要來自于超配的大小市值因子;碳中和指數的正收益主要來自于正收益主要來自于超配的低估值因子,超額負收益主要來自于超配的小市值因子。在行業方面,ESG指數相對于上月配置比例下降的電氣設備行業貢獻了主要正收益,相對于上月配置比例下降的計算機行業產生了主要負收益;碳中和指數低配的銀行和食品飲料行業貢獻了主要正收益,高配的電氣設備行業貢獻了主要負收益。
本月ESG行業動態方面,CDP 報告近60%公司未披露任何范圍三碳排放信息;英國標準協會采納ISO制定的可持續金融標準,歐洲金融監管機構鼓勵資產結構化產品進行氣候相關披露,加拿大金融監管機構發布銀行和保險機構氣候風險管理報告的規定,美國拜登總統否決“反對ESG投資規則議案”,日本可持續準則理事會計劃未來基于ISSB準則發布本國版本,恒生指數公司發布3只ESG相關指數公告,印度社會證券交易所板塊已獲成立批準,中國發改委、市場監管總局發布加強節能標準更新升級和應用實施的通知。
本月具體分析了公用事業行業的ESG表現,從該行業上市公司ESG相關報告披露、ESG整體評級、三維度評級表現及碳排放管理水平等角度進行展示。
一、 指數本月走勢概覽
1. 指數本月表現分析
中誠信指數選取在2023年2月25日-2023年3月25日的數據,觀察貝殼財經中誠信美麗中國ESG指數與碳中和指數的表現。
本月ESG指數上漲0.15%,碳中和指數下跌4.29%。我們選取CCX1800作為基準指數對比,其中ESG指數與CCX1800點位變化、收益率變化均具有一定程度較強的正相關性。整體而言,ESG指數和CCX1800指數表現優于碳中和指數,其中3月6日后ESG指數相對于CCX1800指數有超額收益。
二、 歸因分析
中誠信指數選取在2023年2月25日-2023年3月25日的數據,利用中誠信股票風險模型,對美麗中國ESG指數與碳中和指數持倉進行歸因分析,內容包括組合和主動收益部分的風格暴露和收益歸因。
1. ESG指數歸因分析
(1)指數暴露情況分析
下方圖示分別展示指數的CCX股票風格因子暴露值和申萬行業占比分布,指數超配了高盈利、低估值和低殘差波動率因子。在醫藥生物、化工和公用事業行業占比較大。較上月而言,公用事業行業占比小幅擴大,化工行業占比小幅降低。
(2)指數相較于基準的暴露情況
下方圖示分別為ESG指數相對于CCX1800基準的CCX股票風格因子暴露和申萬行業暴露。指數相對于基準,超配了高盈利、小市值、低估值和低流動性因子。行業上超配了公用事業、化工、醫藥生物和輕工制造,低配了食品飲料、電氣設備與銀行行業。較上月而言,電氣設備低配程度小幅下降。
(3)ESG指數超額收益分析
下圖所示為股票收益相對CCX1800指數收益的超額收益拆分為風格、行業和特質收益三部分,可以發現指數超額正收益主要來自于風格收益。
結合風格因子相對暴露和行業相對暴露,對風格收益和行業收益進行拆解,以分析各因子或各行業的收益情況。
如下圖所示,指數風格因子帶來的主要正收益來自于超配的低估值和低殘差波動率因子,負收益主要來自于超配的大小市值因子。
如下圖所示,指數相對于上月配置比例下降的電氣設備行業貢獻了主要正收益,相對于上月配置比例下降的計算機行業產生了主要負收益。
2. 碳中和指數歸因分析
(1)指數暴露情況分析
下方圖示分別展示指數的CCX股票風格因子暴露值和申萬行業占比分布,指數高配了小市值和高貝塔因子。相對于上月而言,配置高貝塔和小市值因子的比例有所下降。在電氣設備、汽車和化工行業占比較大,其中電氣設備行業暴露超過40%;且相對于上月而言,電氣設備、化工行業占比小幅下降。
(2)碳中和指數相較于基準的暴露情況
下方圖示分別為碳中和指數相對于CCX1800基準的CCX股票風格因子暴露和申萬行業暴露。指數相對于基準,超配了小市值和高動量因子。行業上超配了電氣設備、汽車行業,低配了食品飲料、醫藥生物、銀行和電子行業。
(3)碳中和指數超額收益分析
下圖所示為股票收益相對CCX1800指數收益的超額收益拆分為風格、行業和特質收益三部分,可以發現指數相對于基準的超額正收益主要來自于特質,負收益主要來自于行業。
結合風格因子相對暴露和行業相對暴露,對風格收益和行業收益進行拆解,以分析各因子或各行業的收益情況。
如下圖所示,指數風格因子正收益主要來自于超配的低估值因子;負收益主要來自于超配的小市值因子。
如下圖所示,指數相對基準低配的銀行和食品飲料行業貢獻了主要正收益,相對基準高配的電氣設備行業貢獻了主要負收益。
三、ESG發展動態
1. 國際組織
CDP報告近60%公司未披露任何范圍三碳排放信息
CDP全球環境信息研究中心發布《2022年全球供應鏈報告》,CDP收到全球18700家公司在供應鏈方面的反饋。報告中被訪公司碳排放信息較2021年有所提升,71%的公司披露了范圍一、范圍二碳排放信息,但僅有41%公司披露了一種或多種類別的范圍三碳排放信息。范圍三碳排放信息是企業價值鏈上發生的所有間接排放(范圍二中未包括的),包括上游和下游的。報告指出,范圍三碳排放信息測量和統計目前確實存在多重困難,包括價值鏈上可追溯、可獲取的信息很有限,數據質量較低,提取數據缺少自動、大批量的工具,大部分范圍三種類的數據可獲得性較差,持續變化的監管環境等。報告表示僅有36%的公司披露“外購商品和服務”類別的范圍三碳排放,幾乎每個行業都涉及“外購商品和服務”類別排放。“商務旅行”類別是影響程度較低但最容易衡量的,42%的公司披露了此類范圍三碳排放,是所有類別中披露率最高的。
范圍三碳排放信息是公司氣候足跡(climate footprint)的主要組成部分。目前歐盟、美國正在制定中的氣候相關信息披露的有關制度,ISSB可持續性信息披露準則,都在近幾年要求價值鏈上范圍三碳排放信息披露,ISSB可持續性信息披露準則對范圍三碳排放信息披露的要求將于2024年生效。(資料來源:CDP)
2. 歐洲地區
英國標準協會采納ISO制定的可持續金融標準
3月1日,英國標準協會(British Standards Institute, BSI) 表示采納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在2022年10月制定發布的ISO 32210 可持續金融原則指導-適用于金融行業機構的標準,與英國英格蘭銀行、英國金融市場監管局FCA的可持續金融專家們共同對外發布英國可持續金融標準-適用于金融行業機構(BS ISO 32210 - Sustainable finance - Guidance on the application of sustainability principles for organizations in the financial sector)。
此項標準指引是專門為融資機構在可持續金融原則應用方面設立的,涵蓋多個關鍵主題,包括治理文化、戰略與目標的協同、風險機遇管理與效益評測、與利益相關方的互動、監測測量指標、報告披露透明性和鑒證保證、持續改進和強化目標等。(資料來源:BSI)
歐洲金融監管機構鼓勵資產結構化產品進行氣候相關披露
3月13日,歐洲中央銀行ECB與歐洲金融監管機構(包括歐洲銀行管理局EBA, 歐洲保險與職業養老金管理局EIOPA, 歐洲證券及市場管理局ESMA)聯合發布聲明,表示計劃將開始起草資產結構證券化產品的底層資產的氣候相關披露規則,旨在幫助投資人更好揭示氣候相關風險。聲明指出,歐洲中央銀行與三大歐洲金融監管機構都在各自監管職權范圍內推動向可持續經濟轉型。歐洲證券及市場管理局牽頭加強資產證券化產品氣候變化相關信息披露,并且號召資產證券化產品發起人去了解投資人需要的評測產品底層資產的氣候相關信息,形成一致、可比的信息披露要求。資產擔保債券可能未來也會受此信息披露要求影響。(資料來源:ECB)
3. 北美地區
加拿大金融監管機構發布銀行和保險機構氣候風險管理報告的規定
3月7日,加拿大金融機構監管辦公室(OSFI)發布《氣候相關風險管理指引》,提出銀行、保險機構對氣候相關風險披露和管理的要求,要求主要大型銀行、保險機構從2024年開始披露,而小型銀行、保險機構從2025年開始披露。
該指引要求信息披露涵蓋四大維度,包括治理、戰略、風險管理、指標和目標。核心的治理戰略維度要披露已識別的氣候相關風險和機遇、董事會和領導層如何評估和監管,這些氣候相關風險和機遇對公司自身業務和戰略的影響,以及要說明公司制定的氣候轉型計劃。氣候相關披露還要披露范圍1、2、3類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包括金融支持的、促進的和保險保證的排放量,以及相關的管理目標、參與相關凈零聯盟的承諾,如凈零碳排放銀行業聯盟(Net Zero Banking Alliance, NZBA)、凈零保險業聯盟(Net Zero Insurance Alliance, NZIA)。該指引還包括了金融機構監管署對銀行、保險機構在氣候相關風險和機遇治理方面的期望,希望通過多種方式提升管理領導力和風險管理水平,也指導銀行、保險機構要保有應對氣候相關風險充足的資本流動性緩沖(capital and liquidity buffers),將氣候因素納入資本充足率和流動性風險概況的評測過程。(資料來源:OSFI)
美國拜登總統否決“反對ESG投資規則議案”
3月20日,美國拜登總統首次行使否決權,否決了由共和黨提出的與ESG投資規則有關的議案。該議案要求禁止養老基金經理在做出投資決策時考慮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因素,是一項反對將ESG因素納入投資規則考量的議案。
此前,2020年12月,為消除特朗普總統在任期間“限制養老基金計劃考慮ESG因素”的影響,拜登總統上任后更新了有關勞工部規定。但勞工部提出的“簡化基金經理考慮ESG問題的流程,包括通過代理投票行使股東權利等規定”的法案,3月1日美國參議院以微弱票數優勢否定該法案,認為考慮ESG因素會損害養老金回報,主張在養老金管理中“禁止”考慮ESG因素。拜登總統針對此項議案行使了否決權,表達了對美國勞工部與ESG投資相關規定的支持。(資料來源:Reuters)
4. 亞太地區
日本可持續準則理事會計劃未來基于ISSB準則發布本國版本
3月1日,國際可持續準則理事會ISSB和日本可持續準則理事會(SSBJ)舉行雙邊會談,兩個理事會代表交流了各自的工作進展,以及兩項可持續披露準則(IFRS S1 General Sustainability-related Disclosures,IFRS S2 Climate-related Disclosures)的實施計劃安排。
日本表示將基于ISSB兩項準則制定發布本國版本,意見稿不晚于2024年3月底前發布,正式稿不晚于2025年3月底前發布。日本可持續準則理事會將討論關于生效日期和提前采用的問題,如最終準則按計劃發布,將允許企業在準則發布后的財年開始時提前采用該準則。ISSB和日本可持續準則理事會計劃保持意見交流。日本可持續準則理事會主席表示,將基于ISSB制定的可持續相關披露準則全球基準,制定一套日本可持續披露準則。(資料來源:IFRS)
恒生指數公司發布3只ESG相關指數公告
3月1日,恒生指數有限公司公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恒指ESG增強指數、恒指ESG增強精選指數及恒生國指ESG增強指數的季度指數檢討結果。恒指ESG增強指數、恒指ESG增強精選指數沒有變動,成分股分別維持64只、61只。恒生國指ESG增強指數加入了小鵬汽車有限公司、剔除中國飛鶴有限公司,成分股維持45只,有關變動將于2023年3月13日生效。(資料來源:恒生指數有限公司)
印度社會證券交易所板塊已獲成立批準
印度國家證券交易所NSE已獲印度證監會批準將成立社會證券交易所(Social Stock Exchange, SSE)板塊,幫助社會公益組織獲得資金。無論是營利性組織或非營利性組織,滿足以社會公益為運營目標均可以在社會證券交易所上市。營利性組織可以發行股票或債券進行融資,<愛尬聊_百科全書>而非營利性組織可以發行至少1000萬印度盧比(約合12.2萬美元)的零息零本金債券(zero coupon zero principal, ZCZP bond),其核心是捐贈附帶額外的信息透明性要求。
印度證監會將在7月正式發布社會證券交易所框架文件,涵蓋社會組織需要滿足的上市條件,如社會組織三年平均的收入、費用或客戶群要滿足三分之二投向了符合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的社會活動。孟買證券交易所是印度另一大型證券交易所,已在2022年12月獲得社會證券交易所板塊成立批準。(資料來源:NSE)
發改委、市場監管總局發布加強節能標準更新升級和應用實施的通知
3月20日,發改委、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節能標準更新升級和應用實施的通知》,通知指出,目前我國已發布實施強制性能耗限額國家標準108項、強制性能效國家標準66項、推薦性節能國家標準190項,節能標準體系基本建立,對促進技術創新、推動產業升級、加快綠色低碳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加快推進節能標準更新升級”方面提出四項舉措:
組織實施“十四五”百項節能降碳標準提升行動,加快制定修訂工業、能源、城鄉建設、交通運輸、農業農村領域重點領域節能標準。
在重點用能行業提升能耗限額要求,強制性能耗限額標準分為先進值、準入值和限定值,在三項取值作出規定要求。
持續提高重點用能產品設備能效水平,強制性能效標準的1級、2級、3級(或5級)應與現行先進水平、節能水平、準入水平保持協調。
不斷擴大節能標準覆蓋范圍,加快數據中心、通信基站等新型基礎設施和冷鏈物流、新型家電等領域節能標準制定修訂,補齊重點領域節能標準短板,完善節能標準配套體系建設,統籌開展節能標準和碳排放相關標準研究制定,從全生命周期角度銜接節能標準和碳排放相關標準指標,探索將碳排放相關指標納入節能標準。(資料來源:中國政府網)
四、 ESG行業表現
公用事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點行業,包括電力和燃氣兩個二級行業,其中電力包括火電和水電、風電、光伏發電等行業,是國民經濟發展中重要的基礎能源產業,也是2022年發布的“京津冀上市公司ESG評級榜單”中上市公司數量較多的行業。本月將對2021年度A股和中資股上市公司中公用事業行業企業的ESG信息披露情況、ESG表現情況及碳排放水平進行統計分析。
1. 行業報告披露比例高于上市公司整體水平,社會責任報告披露數量較多
根據中誠信綠金統計,2021年度公用事業行業A股和中資股上市公司共160家,94家披露了ESG相關報告,披露比例為58.75%。其中,披露ESG報告共37家,披露社會責任報告共52家,披露可持續發展報告共5家,66家企業未披露相關報告。
2. 20家公司獲得A級別及以上評級, BB級別上市公司數量占比近一半
基于ESG公開披露信息,中誠信綠金根據《中誠信綠金公用事業行業ESG評級方法》,對160家上市公司進行了ESG評級。通過對評級結果統計分析,公用事業行業2021年度ESG評級序列整體呈正態分布趨勢。尚未有公司達到AAA級別,僅有一家公司達到AA級別,19家公司達到A級別,A級別及以上公司占比為12.50%, BBB~B級別公司數量占比為86.25%,其中,BBB級別的公司數量占比為33.75%,BB級別的公司數量占比為44.38%,公用事業行業企業整體表現優于其他行業。
3. 公司治理維度A級別及以上公司占比近50.00%,環境維度C級別占比超35.00%
從公司治理(G)、社會(S)和環境(E)三個維度的級別分布來看,公司治理(G)維度整體表現優于其他兩個維度,整體級別集中于A-BB之間,其中A級別公司數量最多,占比為40.63%;BBB級別公司數量次之,占比為30.00%。社會(S)維度公司ESG級別分布較均勻,BB級別公司數量占比26.88%,B級別公司數量占比23.13%,C級別公司數量占比10.63%。而環境(E)維度的級別分布呈“金字塔型”,集中于尾部C級別的公司數量占比為37.50%,A級別有11家公司,占比為6.88%,環境(E)管理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
4. 碳排放管理水平整體待提升,超60分公司占比為8.13%
公用事業行業上市公司碳排放管理百分制分數分布如下圖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0~10分區間的公司數量最多,高達62家;10~30分區間企業數量為48家,占比為30.00%;30~60分區間共有公司37家,占比為23.13%;有13家公司得分超過60分,碳排放管理處于行業領先水平。從公用事業行業的碳排放管理整體得分表現來看,雖然部分企業在碳排放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行業重視程度和披露水平仍應繼續加強。
公用事業行業作為碳排放和管理的重要領域,其低碳轉型發展對于我國實現“雙碳”目標發揮著重要作用。公用事業行業企業應建立自上而下ESG管理體系,建立用于監督和管理可持續相關風險和機遇的治理流程、控制措施和程序,以便在行業的新變局中抓住機遇,規避風險。加強氣候風險的識別與評估,并制定應對措施;持續推進節能減碳降污工作,系統化地開展內部污染物排放、能耗、碳排放等績效數據的統計、測算與分析工作,并在數據統計分析的基礎上,明確節能減碳目標,強化能源節約和溫室氣體減排管理,積極推動企業低碳轉型等;增強內控管理意識,強化風險管理,規范內部風險管理流程降低企業內控風險,保證企業平穩轉型。同時也要加強對供應商可能帶來的環境與社會風險的管理,進一步降低整個產業鏈的環境和社會風險暴露水平,助力“雙碳”目標的實現。
免責聲明:本報告內容旨在進行行業相關探討、經驗交流、模式評述。本報告及其所含任何信息均不構成任何證券、金融產品、衍生品或其他投資工具或任何交易策略的投資依據或建議。本報告中的信息、觀點以及數據有可能因提供日之后的行情或其他因素的變更而不再準確或失效,對任何因直接或間接使用本文內容而造成的損失,包括但不限于因有關內容不準確、不完整而導致的損失,中誠信指數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在遵守中國有關法律與本聲明的前提下,任何機構或者個人可基于非商業目的瀏覽、使用本報告的內容,但非經中誠信指數事先同意,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媒介上予以【非法】轉載。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胡萌 任婉晴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劉軍